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港府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與北京市交流公共房屋政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0日 18: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劉舒淩)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21日應邀到北京介紹香港公共房屋政策。她表示,公屋政策在香港構成家庭向上流動、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主要因素;內地現在起步(公租房建設)是一個好事。

  第十五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當天在北京舉行,兩個城市在住房保障、食品安全、醫療衛生、交通服務等民生領域的交流、合作受到重視。北京市主辦機構人士此前向媒體表示,希望學習香港相關成功經驗,積極探討北京在政策性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方面的建設與管理。

  20日上午,鄭汝樺在受邀向北京市官員、有關住房建設部門人士介紹公共房屋發展及運營管理經驗前,接受了香港與內地媒體的聯合採訪。

  鄭汝樺介紹,香港目前有700萬人口,48%居住在政府有資助的房屋(30%住在出租的公共房屋,18%住在已購買的、以前有政府資助的“居屋”),另有52%人口住在私人樓宇。

  她指出,香港公屋政策的特色,首先是有一個持續的、長期的政策承諾。如今年特區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提出,香港未來平均每年興建1萬5000套公屋,確保合資格的一般輪候冊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約為3年。

  其次,這是一個平衡發展的項目。46%的公共屋村在市區,31%在將軍澳等新市鎮,23%在稍偏遠的新界區,香港特區政府強調公屋和“居屋”、私人樓宇的文化康樂設施要平衡發展。

  第三,將公共屋村建成居民有責任感、歸屬感的社區。每個公共屋村一併規劃、構建了老人中心、護理中心、青年活動中心等社會設施,政府和非政府機構作為夥伴共同服務居民。

  目前,內地許多城市正興建公租房。鄭汝樺強調,彼此起步點不同,香港自上世紀50年代啟動公屋建設,目前有70萬套以上公屋,每年回收及新增公屋需達3萬單位才能滿足平均輪候3年的政策目標。“(香港)現在的情況是經過了很多年的努力。”

  鄭汝樺認為,建屋本身不困難,有資金、土地即可,但如果目標是為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整體配套要重視。因為居民不單要有一個居住的地方,他要工作就要有交通運輸、提供不同社會服務,他需要一個社區。

  她表示,此外,香港有一個由建築師、律師、立法局議員等對政策有見地的社會人士組成的房屋委員會進行決策,有一個透明度很高、提供申請者信心和安心的輪候冊,都是此次兩地交流的內容。完

責任編輯:祝新宇

熱詞:

  • 鄭汝樺
  • 公共房屋
  • 公屋政策
  • 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