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建精神病三級康復體系 保障患者住出院權利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8日 07: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靜心園的患者在表演扇子舞。 本報記者 王海欣 攝

  6月10日,醞釀了26年的《精神衛生法(草案)》破繭而出。昨天,記者從衛生部門了解到,針對其中提到的社區康復、保障患者住出院權利、公眾的精神健康保健預防等問題,北京已著手制定政策,旨在搭建一個社區——區縣醫院——三甲醫院的就診康復體系。

  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200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數超過1600萬。目前,治療體系的不健全、社區康復體系的缺失、公眾的偏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藥物得不到保障等多種原因,導致患者住院難、康復難、找工作難、尋求平等權利更難等問題。

  ■發佈

  估計近3/4患者怕歧視未登記

  本市對重性精神病人實行登記管理制度,對他們的治療、服藥情況做記錄、隨訪。市衛生局表示,截至去年,本市累計登記在檔患者55781例。就類型而言,精神分裂症佔全部病例的62.6%,其次是雙向情感障礙和復發性抑鬱障礙;就年齡而言,新診斷和復發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21至30歲年齡段高發,處於該年齡段的精神分裂患者佔24.48%。

  衛生部門相關負責人、精神科醫務人員和社區工作者均表示,因社會對精神病人群的普遍歧視情緒,很多患者或家屬並未登記。參與精神衛生法多次修訂工作的北大六院副院長唐宏宇表示,按照北京的人口比例,北京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應該是20萬。

  “家醜不可外揚,一旦在社區登記後,醫生們的定期隨訪、用藥管理等都可能被鄰居們知道”,一家屬表示,孩子有病後,在家再怎麼鬧,只要按時服藥不讓他出去就是了,但一旦被別人知道,就很難在小區裏抬起頭來了,“唾沫星子淹死人”。

  1

  應對:出院參考平均住院日

  問題:患者“出院難”

  ■舉措

  據了解,目前,全市精神科醫療機構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為150至160天,因聯絡不到送治的家屬或家屬因種種原因不願為其辦理出院手續等原因,導致本就緊張的床位資源被長期佔用,其中不乏住院時間達10年、20年者,最長者已住了40年。

  非病情因素導致的“出院難”問題也造成了亟待治療的患者“入院難”。回龍觀醫院副院長王紹禮説:“有時一天我們收治20名符合入院標準的患者,但只有10個人能當時住院,其他人只能回去等通知,有了床位再來”。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配合精神衛生法對出院標準的界定,目前正對精神專科醫院的平均住院日進行測算,擬在此基礎上,對各種常見類型的精神病的治療方式、住院時間進行規範,並向全市推廣。治療後,度過急性發作期且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均須出院。

  2

  “社區康復機構與醫院治療應該是無縫銜接的,但現在絕大多數患者出院後就回家,這既不利於其病後恢復,也阻礙了其回歸社會”,唐宏宇認為,理想模式是在入院時,社區發現需要住院治療的精神病患者後,報告或轉送至區縣精神衛生機構住院治療,如病情變化或需接受上級專家診治,再轉送至三級專科醫院;度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則回到社區康復機構,進行社會功能的康復。”

  草案中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社區康復機構應當為需要康復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場所和條件,對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目前本市著力構建的普通患者“社區首診、層級就診”的模式相同,為提高包括二三級專科醫院、社區康復機構在內的運行效率,精神病患者的層級就診體系也在醞釀構建之中。他坦言,全市精神科床位共有00張,“只有進口沒有出口”,但如果能加大“底盤”建設,目前的床位數是足夠的。

  2

  應對:社區與醫院實行聯動

  問題:康復機構太少

  3

  應對:精神衛生宣傳進學校

  問題:社會壓力加大

  學生與戀人分手後自殺、某競選校領導的高材生失意後墜樓、工廠員工陷於高強度的工作時“連環跳”……此類“黑色事件”經常見於媒體。對此,唐宏宇表示,現在隨著工作壓力、生活節奏的變化,輕型精神障礙的發病率上升,如果不得到及時治療或者有效控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用極端的手段報復社會、或者傷害他人、抑或結束生命,“因此某種程度來説,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市衛生局透露,本市計劃建立市區兩級精神疾病預防與控制體系,包括向社會宣傳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承擔各級各類機構的健康教育工作等。其中,精神衛生及心理專家將走進企業、各級學校、社區等場所提供健康諮詢、心理輔導服務。

  ■探訪

  靜心園:難走出的桃花源

  靜心園是2008年6月成立的專門針對精神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機構。在這裡,患者接受生活、職業、社交能力等全方位的康復訓練,還有社區精神衛生中心和北京回龍觀醫院的專家定期為其進行免費的心理諮詢和治療。通過參與手工勞動,患者還能獲得一份收入。雖然其運行模式獲得了各方好評,但這個“桃花源”也面臨著專業人員不足、康復者“出口難”等困境。

  >>運行 這個“家”是天堂

  7月22日,像每週五一樣,靜心園內正進行著一週小結和自由活動。

  “這個是有訣竅的,來,我教你”,看到一旁的可欣擺弄著紅色的絲線卻半天編不出規定的模樣,患者小丹微笑著提出“支援”。

  作為靜心園的元老級“學員”,可欣是第一批入園者,如今已經是老師得力助手。看著眼前這個臉龐圓圓、微笑時露出兩個大大酒窩的女孩,很難聯想到她是有著12年的重性精神病史的精神病人。

  提到可欣,年邁的安爸爸已不再憂傷,情緒中透著激動和喜悅,“如果沒有這裡,真難想象孩子在家會變成什麼樣,估計不僅病情不會好轉,我們老兩口都得成神經病”,回想起可欣整日胡言亂語、光著腳上街的情景,安爸爸一家把靜心園形容為“天堂”。“現在孩子不僅能獨自上街買東西,還會砍價呢。全家人的存摺也都交由她保管,她會按時存取”,作為家中的獨生女,可欣的病情穩定、社會功能的恢復讓老兩口欣慰不已。

  >>困境 康復者難回社會

  雖然在靜心園的日子過得無憂無慮,但隨著病情的穩定,回到社會、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成了大家急切的願望。

  小丹在到這裡之前,是一名公交車售票員。現在的她正為記憶力的衰退苦惱著,“原來算賬、找錢都沒問題,但現在吃完藥後就愛犯困,想個事情要半天才想得起來”,她説考慮到自己要按時服藥和身體的原因,想找個超市收銀的工作。為了能儘快回到工作崗位,她每天都通過背誦、朗讀、手工等努力練習記憶力。

  回龍觀醫院社會工作科的牛醫生坦言,在公眾普遍的歧視心理反應下,病恥感和缺乏自信、對未來的未知導致多數康復期患者只能被“禁錮”在家中。

  唐宏宇表示,精神病本身是一種慢性病,只要堅持服藥、堅持社會康復,不僅病情反復發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2/3左右的患者都可以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自己創業等。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不及1/3的重性患者能重新回到社會。許多單位的大門都向精神病患者“關閉”,“這樣不僅不利於他們康復,而且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遠慮 “最擔心女兒養老”

  樂壇街道殘聯理事長董子琴表示,月壇街道目前有精神殘疾患者近600名,能到靜心園的還是少數,回到社會的更是少數。好消息是,依照靜心園模式,回龍觀醫院將在展覽路街道開辦第二家精殘人員康復場所。

  為了學員們能有事做,鍛鍊動手動腦能力,殘聯為大家在各工廠“連線搭橋”,讓學員們能小有收入。可欣每個月不僅能獲得街道提供的580元的生活補貼,還能有二三百元的“工錢”。

  “一年又一年,父親母親為我們日夜操勞,不知把多少白髮增添;一年又一年,又有誰知道,我們精殘病友歷經了多少苦辣酸甜”,朗誦到“父親母親”時,可欣的眼中泛起了淚花,聲音也有些哽咽。

  “我沒想過結婚,要一直陪著爸媽到老”,可欣説自己欠父母太多,要用一生來償還。她不知道,父母卻擔心他們百年之後,女兒如何過活,“精殘患者需要終生服藥,不僅沒有工作能力,連生活自理能力能否恢復都不確定”,可欣爸爸説,在其多次提議下,精神(疾病患者)養老機構建設已經納入西城“十二五”規劃。

  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 李秋萌 (出於保護隱私考慮,文中患者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精神病患者
  • 雙向情感障礙
  • 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