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高標準農田建設突圍“十年九旱”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06: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呼和浩特7月27日電 (記者賀勇)土地平整劃一,道路平坦寬闊,綠色林網縱橫交錯,紅色井房亭亭玉立……這是記者日前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見到的田園美景。

  作為我國最缺水的省份之一,內蒙古旱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乾旱缺水是制約內蒙古農業發展的最突出因素。如何實現旱作農業的穩産高産,一直是內蒙古人長期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支持下,內蒙古大力推廣和普及滴灌、噴灌、地膜覆蓋等以節水為重要內容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據內蒙古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韓樹清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17個旗縣實施了這一項目,鋪設地埋管道2582公里,開挖疏浚渠道176公里,累計建成45.7萬畝高標準農田,基本實現“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産高效”的總體目標。

  在項目示範區現場,奈曼旗農發辦主任李立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該旗5萬畝項目建成後,徹底結束了一家一戶柴油機配套小井澆地的歷史,澆地費用由原來每畝每年6遍水108元減少到現在的42元,每畝節省澆地費用66元;糧食産量每畝至少增産150公斤以上,整個項目區至少增加750萬公斤糧食産量。同時,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普遍增強,預計5萬畝項目區每年可節水450萬立方米。

  項目實施區阿榮旗新發朝鮮族鄉新發村村民馬長有,以前年收入只有1萬多元,經過搞農業綜合開發,水田增産明顯,馬長有家年純收入達到2.5萬至3萬元。“按照每畝地平均增收300元計算,全區45.7萬畝高標準農田將為當地農民增收1.3億元以上。”內蒙古自治區農業評審中心副主任那日蘇説。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表示,內蒙古將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中低産田改造等措施,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提高單位面積糧食生産能力,力爭到2020年實現增産100億斤商品糧的目標。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農田
  • 內蒙古農業
  • 科學發展
  • 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