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廣東省 >

廣州報刊亭禁售飲料 攤主稱禁令合法不合情理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1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賣水賺錢

報攤不旺

  近日工商部門的一紙報刊亭禁售令,讓本來就艱難營生的攤主們直呼:不要“一刀切”

  這年頭,在感慨物價飛漲、一元錢還能買什麼的時候,市民略覺欣慰的是,至少,還能買份報紙!

  廣州城維持這“一元一份”的艱難營生的,是3000多個一年多前才統一設置的報刊亭的廣大攤主們。閉上眼都能想象得出,光靠賣報賺錢,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然而,就在十幾天前,廣州工商部門發出的“只許賣書報、不準賣飲料”的報刊亭禁售令(詳見本報6月30日a20版報道),著實像一把懸在城中3000多個報刊亭攤主頭上的利劍,一些攤主的情緒驟然變得“負面”,直指這紙禁令“合法不合情理”,會讓廣大從業者原本就不豐厚的利潤打個對折。

  據了解,經營報刊亭的攤主多是本地需要特別關照的下崗職工、殘疾人員、特困戶,政府提供這類崗位的初衷,就具有幫扶性質。他們很想和工商部門商榷:報刊亭賣飲料,是否要“一刀切”?希望政府能多些人性化的考慮,放寬報刊亭的經營範圍。

  記者調查:賣100份報紙只夠買一個盒飯

  拜亞運會之所賜,廣州的報攤升級成報刊亭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一年多前,越秀區在廣州率先進行報刊亭整治建設試點,該區明確了新型報刊亭建設的公益性原則,將新型報刊亭經營定性為公益性就業崗位,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經營者必須是該區轄內戶籍的失業和特困人員。那麼,他們的經營和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

  “我從業13年,報紙一直賣一元錢,物價都翻多少倍了,生活真的不容易,現在不是總在提‘幸福廣州’嗎?所有人幸福才是‘幸福廣州’,包括我們這些賣報紙的”,在環市東路經營報刊亭的馮姨一言以蔽之。

  在中山七路經營報刊亭的黃叔是殘疾人,女兒正在念高中,夫妻兩人3年前開始賣報紙。黃叔每天早上6時多就起床賣報,晚上七八點收檔,期間夫妻二人輪流照看報刊亭。

  黃叔説,他每天能賣出50至100份報紙,每份報紙賺一毛三分錢,賣100份報紙才夠買一個盒飯,而賣一瓶飲料的利潤相當於賣六七份報紙。夏天天氣炎熱,飲料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賣飲料的收入能佔到報刊亭總收入的50%以上。在記者訪談的半個多小時內,黃叔只賣出4份報紙,形形色色的雜誌則無人問津。如果禁售飲料、紙巾等小商品,夫妻兩人的月收入恐不足千元,難以維持女兒的學費、生活費及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

  中山五路六路就有17家報刊亭

  “要是一個月能有一千三四百元的收入,就好高興,晚上回家就要加菜慶祝。”在中山六路經營報刊亭的何女士對記者説,報刊亭攤主每天都要“練攤”12個小時以上,坐在街邊,忍耐40攝氏度的高溫,被動吸食汽車尾氣和粉塵。工作如此辛苦,但利潤卻相當微薄。

  記者調查發現,光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兩條路,就有17家報刊亭,競爭比較激烈。再加上網絡對紙質媒體的衝擊,報刊亭每天的報紙銷量並不是很大。光賣報紙,攤主月收入也就1000多元。在中山八路,每隔50米左右就會有一個報刊亭,有些報刊亭僅有一路之隔,競爭格外激烈。中山七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經營者介紹説,她剛開始做報刊亭的時候比較好賺,現在報刊亭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報紙一天賣不到100份,雜誌很多都上網了,也賣不出去。

  這些天,有些街道的工商、文化部門開始進行專項整治行動,許多報刊亭攤主收到來自街道辦事處的通知短信,稱將進行創文周檢,“報刊亭內不能出售任何飲料、香煙之類的東西,同時亭內不準放置冰箱,如違規市檢查隊將作沒收處理”。中山七路、中山八路接受採訪的報刊亭經營者也表示已經收到荔灣工商分局的責令改正通知。

  “不讓賣水,還怎麼生活?寸土寸金的香港都允許報刊亭賣水賣煙,廣州怎麼不行?”報刊亭攤主阿蘋大惑不解。“如果報紙賣到10元錢一份,我馮姨第一個不賣飲料”。

  曾姨的老公全身燒傷40%,兒子即將升入高中,家庭重擔都壓在曾姨一個人身上,而她每月僅有的這一份賣報收入,實在很微薄。賣飲料等還可以幫補一下家用,現在不讓賣了,曾阿姨很心酸,“壓力更大了”。

責任編輯:雷世遠

熱詞:

  • 廣州
  • 報刊亭
  • 禁售
  • 飲料
  • 合法
  • 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