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浙江省 >

杭州藕粉市場集體迷失 摻假嚴重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17: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起藕粉,許多人都會將這碗口感獨特的糊糊和“西湖”聯絡在一起,但實際上,很多老杭州都知道,西湖藕粉並不是産自西湖,吃藕粉要認準“三家村”。“三家村”,這個余杭崇賢鎮的小村子才是西湖藕粉的發源地。

  “三家村”藕粉不僅是杭州藕粉市場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而且前些年不少藕粉作坊都會偷偷在包裝上打上“三家村特産”,好借其名頭沾點光。

  但目前,本報記者在採訪時發現,三家村的藕粉發展“觸礁”了,曾經的十里荷塘、十里藕鄉如今難覓藕塘蹤影,金字招牌蒙塵的背後是整個杭州藕粉市場的集體迷失。

  “十里荷塘、十里藕鄉”不再

  “三家村藕粉”,月産量縮水七成

  “三家村藕粉”之所以成名,源於當年余杭農村自然資源條件獨特,水多田少,遍地宜果,蓮藕種植歷史悠久,唐朝詩人白居易在《余杭形勝》詩中就有“繞郭荷花三十里”的句子。

  説起當年的輝煌,當地的老人會拉著你的手告訴你:當年三家村周圍十里荷塘、十里藕鄉,三家村産的藕粉,歷史上可是“貢品”。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來杭,就是帶著三家村精製的藕粉回國的。

  由於經營藕塘利潤偏低,再加上這幾年的拆遷工程,現在走進三家村,幾乎沒有藕塘了。沒了十里荷塘、十里藕鄉,失去了家門口的原料産地,“三家村藕粉”也漸漸失去了生命力。

  現在的三家村藕粉廠是村民沈洪奎1997年創辦的,又花了三十萬把“三家村”這個商標買了回來,看中的就是“三家村藕粉”的名氣。曾經的他雄心萬丈,最輝煌的是2000年前後一度將“三家村藕粉”運作擴展到了上海、西安、台灣和東南亞地區,還成為了航空食品。

  沈洪奎説,目前三家村藕粉的原料來源於蘇北的基地,這多出了一大筆運輸成本,但也沒辦法,本地實在沒有多餘的地種藕。

  沈洪奎説“三家村”藕粉遇到了瓶頸,最直觀的表現是減産。他説,原先旺的時候一個月的産量有100噸,可是現在縮到了30噸,甚至還想再縮。一方面不願意這塊歷史悠久、含金量十足的牌子沒落了,可另一方面做著又實在沒信心。

  用沈洪奎的話説,是死不了,可也活不好。

  價格戰與“老鼠屎”,成了藕粉的“心病”

  門檻太低,藕粉行業良莠不齊

  有人説,減産不是讓知名度更低了?

  這話外行了,藕粉毛利只有8%,一不注意就虧錢了。至於沒錢賺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門檻太低,行業不規範。

  沈洪奎告訴記者,藕粉的技術門檻幾乎沒有,只要是從事食品行業的都可以來做,甚至連執照都不用換,像一些糕點廠都在做。至於生産廠家和品牌,消費者很少去關注的。

  食品行業最怕出現“老鼠屎”,一顆老鼠屎,能壞了一鍋粥。

  目前市場上的“西湖藕粉”有差不多五六十種牌子,很多來自外地,除了幾個老牌子,其他的都沒什麼品牌忠誠度可言,打的就是價格戰。記者在聯華慶春店看到藕粉的品種從袋裝、小盒裝到禮盒裝,琳瑯滿目。價格也不盡相同,300克的小盒裝,10元到20元不等。據現場的銷售人員説,“哪個實惠,哪個就買的人多。”

責任編輯:侯永勝

熱詞:

  • 藕粉
  • 三家村
  • 澱粉顆粒
  • 西湖藕粉
  •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