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台灣省 >

臺高校大陸招生元年遇冷 “三限六不”嚇退考生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0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三限六不”政策,台灣教育部門對大陸學生實行的招生政策,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

  6月11日,台灣名校輔仁大學在廣東省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東階梯教室作招生宣講。

  可容納400多人的東階梯教室,當天到場的學生和家長共約100人,當中不少人甚至不知這所台灣名校的全稱。

  當輔仁大學副教務長高義芳滿懷期待地站在講臺上時,疏疏落落露空的桌椅,令這位來自台灣地區私立大學招生組成員多少有點意外。

  從2007年開始醞釀,幾度紛擾的台灣高校赴大陸招生今年終於成行。

  6月8日,台灣高校招收大陸碩士生、博士生結果顯示,缺額高達405名;而為期一個月的台灣本科私立高校報名則在6月16日結束,共有2016名大陸考生報名,有高校顆粒無收。

  一度被看好的陸生赴臺元年意外遇冷。

  招生碩博班缺額超六成

  今年4月10日,台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公佈了台灣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2011年招收大陸學生規定及簡章。首年招收的大陸學生限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六省市戶籍。

  據介紹,今年共有134所台灣院校原計劃招收2141名大陸學生,其中公立院校48所、私立院校86所,本島內的公立大學只能招收博士生、碩士生,原計劃招收博士班82人、碩士班571人;私立大學和離島的金門大學及澎湖科大,可以招收大學部學生(本科生),其中私立大學計劃招生1488人。

  “本來是一個很振奮的消息。”廣東廣雅中學有關負責人認為,台灣的一些名牌大學,如台灣大學、輔仁大學等,與其他歐美國家高校具有的認可度是一致的,因此對於越來越多選擇境外深造的學生來説,台灣高校的開放無疑多了一種選擇。“但據我了解,選擇台灣高校的大陸學生很少。”

  根據招生簡章規定,碩、博士班的報名時間為4月14日至5月6日,6月8日放榜。然而,6月8日公佈的結果顯示,核定招生名額653名,只招收到248名學生,缺額高達405名,缺額率超過60%。80所符合資格招生的院校中,有41所顆粒無收。而幾乎同時進行的學士班報名,距離截止日期6月16日僅一週,但完成網絡報名人數僅560人,只有原計劃的1/3,情況堪冷。

  為挽回頹勢,大陸高考一結束,多所台灣高校“抱團”趕赴符合招生資格的六省市設宣講會,希望在報名截止前做最後努力。

  6月17日,台灣陸聯會公佈了首批陸生赴臺讀學士班的報名結果:私立院校與離島的澎湖科技大學、國立金門大學合計招收1613名大陸學生,共吸引2016人申請。六省市中,廣東考生最多,共計384人。

  觀望陸生臺校互不了解

  對於碩、博士班大面積缺額,台灣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進行反思。

  不少台灣高校人士相信,今年“陸生赴臺”政策出臺太遲,是造成第一年招生並不火爆的重要因素。大仁科技大學今年要從大陸招收23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但直到4月份,他們才接到招生通知,根本來不及進行宣傳。

  南臺科技大學是陸聯會的主任學校,本身招生宣傳的同時也在蒐集一些信息供其他100多所學校進行參考。“一方面,我們對大陸高考不了解,沒有想到每個省市都單獨出卷,題目和分數線都不一樣,而且還分文理科,對於招錄標準帶來壓力。”副校長吳新興告訴記者,另一方面,由於2011年是台灣面向大陸招生的第一年,大陸不少學校、學生對台灣院校不了解。

  時間緊、信息不直接、不對等的誘因也在內地一些學生、家長的説法中得到印證。

  “我們對這個學校一點都不了解,也沒有一個往年參照。”6月11日,陪兒子到華師附中聽輔仁大學宣講會的翁女士説,台灣地區高校第一年面向大陸招本科生,很多因素不明朗,因此對報讀台灣地區大學持觀望態度。

  在場的華僑中學學生阿Kwan告訴記者,“不了解學校,而且(本月)16日就截止報名,連高考分數都還不知道,就要先交報名費,感覺不太好”。據悉,考生網報後,要通過上網刷卡、境外電匯美元或委託台灣親友代繳的方式繳納報名費,報名第一個志願須繳交報名費新台幣1575元(合約人民幣350元),每再多報名一個志願需再增加報名費新台幣900元(合約人民幣200元)。“不知道成績就要交千多元,有點吃虧,而且還要準備不少材料,時間太緊。”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大四學生小林今年同時收到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寄來的碩士錄取通知書時,她考慮了差不多一個禮拜最終決定到香港讀研。“台灣的政策因素感覺不太友好,而且沒有先例可參考,對大陸學生的各種配套考慮不及香港成熟。”小林告訴記者,她原本對台灣有種特殊的感情,但對比之下還是理智戰勝了情感。

  “一是學費雖然比香港便宜,但台灣讀研通常要讀兩年,香港一般只需一年,時間上香港更划算,而且香港可以申請獎學金,台灣不可以;二是在香港讀書的未來會更廣闊,比如可以留港找工或繼續深造,但在台灣不可以,畢業之後必須回大陸;三是香港的學術空間可能比台灣更寬闊一些,同時課外的實習機會也會更充分,但在台灣甚至不能幫導師做課題。”

  “我身邊也有不少同學希望到境外深造,但沒有一個人申請台灣高校。”小林説,一系列的限制抵消了很多內地學生報考台灣高校的積極性。

  內因“三限六不”嚇退考生

  對於首年遇冷,不管是報讀碩、博士班,還是學士班,記者發現讓大陸學生們卻步台灣高校的更大原因還在於“限制太多”。

  據了解,2008年底,台灣教育部門正式向立法機構提出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下簡稱“陸生三法”)修正案排入修“法”議程,為此還專門提出“三限六不”政策,即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以減少修“法”阻力。儘管以“一限二不”(即限制承認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安全機密’相關係所、非臺籍學生不得參加‘公務員’考試)入“法”,但“三限六不”仍然作為教育部門的行政命令規範招生工作。

  “讀到碩士、博士,都奔三了,怎麼好意思再向家裏討生活費?”一直有意願到台灣讀博的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生小趙説,終於等到了有關政策出臺,但沒想到台灣方面對大陸學生的規定如此苛刻。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目前在暨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台灣學生告訴記者,開放陸生赴臺、承認大陸學歷已經成為島內主流民意。

  然而,記者在華師附中的宣講會、台灣陸聯會的新聞發佈會上發現,“三限六不”仍然作為教育部門的行政命令規範著今年台灣高校對大陸招生的口徑。

  陸聯會業務綜合組組長陳順智在介紹有關大陸學生在台灣的學習生活情況時表示,“因為台灣就業資源有限,大陸學生畢業後留臺可能會對台灣的就業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會增大島內就業壓力和難度,目前不允許大陸生留臺工作”;“鋻於之前交換生在臺兼職因工時和報酬與用人單位産生糾紛,大陸與台灣法律又存在著不同之處,解決起來非常麻煩,因此大陸赴臺學生目前不能從事兼職”等,都與“三限六不”的政策吻合。

  不少大陸學生、家長在聽完有關的宣講和情況介紹後,都感到失望。

  事實上,過多限制下的陸生赴臺元年所帶來的問題已經招致兩岸學界的非議。

  台灣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長、嶺東科大校長陳振貴直言,“三限六不”的做法,讓大陸學生、家長感到不安,在這樣的限制下,能不能招到頂尖的大陸學生都成問題。

  呂存誠認為,陸生赴臺大門開啟邁出了擴大兩岸文教交流的重要一步,勢必有助兩岸學子相互認知與情感融合,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活力。但教育部門仍宣稱對陸生實行“三限六不”,這種不公平待遇將對陸生赴臺的效果造成負面影響。

  “由於萬事開頭難,今年畢竟是第一年面向大陸學生招生,所以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台灣當局出臺了一系列限制性的規定,這些規定有實驗的意味。”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有學者分析,“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這些方面有可能都會放寬,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也可能會迎來一個比較好的形勢。”

  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戎飛騰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臺高校
  • 大陸招生
  • 元年
  • 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