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湖北省 >

20億為何“水上漂”仍現 城市現代化需用大雨丈量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08: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輛轎車在武漢的積水路段熄火,車主束手無策。新華社發

在浙江省常山縣人們在強降雨時乘船轉移。

強降雨導致江西德興市街道被淹。

  連日來,南方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導致數百萬人受災,很多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以往鮮亮的城市瞬間變成“水城”、“澤國”。網友調侃,18日武漢大雨,在武大操場游泳,坐公交衝鋒舟;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帶著你心愛的人去西湖邊看海!南昌繁華街道可行舟、可垂釣,“中國水都”終於實至名歸;上海地鐵成了“水簾洞”……(《新京報》6月22日)

  暴雨突降,城市內澇,很多城市的相關管理部門都指出,城市排水系統標準過低、設計滯後等等,是阻滯迅速排澇的主因。比如,武漢市水務局官員就認為,武漢是老城,現有地下排水系統已不能適應今天城市的發展。不過,這樣的説辭顯然有些似是而非,甚至有卸責之嫌。因為幾乎每一次大雨導致城市內澇,都會出現這樣的説法,好多年過去了,何以這些城市的排水系統沒有一點改觀?最應該檢討的,恐怕還是時下的城市建設發展思路,甚至就是城市建設者的良心。

  “老城”不是城市內澇的充足理由。青島也是老城,而且是“現代化”比較早的城市,然而,百年前德國侵略者留下來的一套排水系統,百年後依然在發揮作用,其雨污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還有很多中國城市未能做到(《南都週刊》6月2日)。可見,“老城”云云,並不是推脫責任的藉口。那麼,新城又能怎樣呢?2003年南昌遭遇史上罕見內澇,其後,當地投入了20多億元改造城市排水系統,當地媒體曾自信地宣稱,再也不會出現“水上漂”的尷尬場景。夠新了吧?可一樣在前些天的大雨下不堪一擊,街道淪為行船垂釣的所在。

  這些年來,國內的城市發展標榜的往往是速度,是“一日千里”;是高度,是摩天大廈排第幾的競逐。至為重要的城市地下系統,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城市管理者計較的是任期內的城市面貌變化,是依靠城建拉動地方GDP的政績變化。於是,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高樓林立、草坪開闊、馬路寬廣的光鮮和亮麗。至於這個城市是不是真正如官員講話所説的那樣,“夯實基礎”了,並不重要。

  在這種近乎瘋狂的城市大發展進程中,規劃被屢屢突破,技術機構和人員遵從的不是科學而是行政命令,匆匆忙忙的擴張,朝令夕改的規劃,草草率率的施工,只能給城市留下無窮的隱患。用浙江省建設廳官員的話説,就是“與近年來快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設相比,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卻跟不上步伐”。從這個意義上講,公眾每每詬病的城市馬路成“拉鏈”現象,不過是小小不言的表徵罷了。

  此外,國內很多城市建設中層層分包、壟斷企業掌控城建命脈的情形,也在客觀上導致了寶貴的城建資金被層層分肥,到了具體施工單位,往往只能偷工減料以獲取利潤,其結果是直接影響了工程建設的質量。

  曾有摩天大樓專家表示,大樓的高度取決於基坑的深度,一旦基坑確定了,則摩天大樓的高度也就決定了。以此類推,一個城市的地下管網系統是否理念先進、建築精良,同樣決定一個城市的高度。無視科學規劃,僅憑拍腦瓜子決策,拼命攤大城市“大餅”,動輒提速、提前完成,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這樣的城市在面臨暴風雨侵襲時當然會現了原形。

  學者龍應臺曾以大雨來區分一個國家是否發達,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了3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同樣,一場傾盆大雨,也是一個城市是否真正現代化、人性化的試劑。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20億
  • 水上漂
  • 城市現代化
  • 大雨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