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黑龍江省 >

黑龍江雞西市:大田裏的“新武器”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0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的雞西大地,鬱鬱蔥蔥,盡顯生機與活力。在雞西市與黑龍江農墾所屬農場共建的智慧化水稻浸種大棚裏,一派繁忙。“今年的春耕又好又快,場縣共建幫了俺們大忙。”虎林市迎春鎮鎮西村一位農民深有感觸。

  雞西市轄區內有12個大型農場,如何讓農墾的先進生産要素注入農業?通過場縣共建,雞西市推廣農墾先進技術、先進理念,近兩年來,種植業標準化率達到90%以上,水稻單産由5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大豆單産由140公斤提高到165公斤,畝均綜合效益提高100多元。“糧倉”的豐收底氣越來越足了。

  飛機航化,自動催芽

  新技術武裝地方農業

  在虎林市迎春鎮,鎮西村村民姜艷的百畝水田享受到農場飛機航化的便利,“多虧了854農場,省錢、省力,用藥效果也好于往年。”

  “今年早春三月就能種上水稻,往年春耕不敢想。”姜艷説,場縣共建幾年時間,水稻插秧期提前了10天,畝産增加了300斤,農民得到最大實惠。

  場縣共建,用先進技術武裝農業。在虎林市楊崗鎮智慧化水稻浸種催芽大棚裏,工作人員把最後一批種子裝進有氧恒溫催芽機。30台催芽機浸種催芽,覆蓋水田3萬畝。

  六人班村水稻種植戶徐永慶説,以前在家催芽,200畝水田1000公斤種子,年年是芽在炕上,人睡地上,日夜折騰,芽還出不勻乎,傷熱了還要瞎些種子。今年,他選好種子送到鎮上集中催芽,不僅省事,芽還齊整。

  楊崗鎮鎮長張臣説,今年雲山農場援助他們建起9處催芽大棚,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佔全鎮水田的一半。不僅育苗時間大大提前,而且秧苗質量明顯提高,初步測算,水稻畝增産150公斤。

  從去年秋季開始,雞西市邀請農場技術人員指導,建設標準化水稻育苗大棚4369個,全市新建11個智慧化水稻浸種催芽小區。

  場縣共建,越來越多大農機開進田間。在虎林市寶東鎮共樂村村頭一塊場地上,排列著百餘臺大中小型農機具。這是共樂村與850農場成立的“迎墾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

  虎林市農機總站站長孫錫超説,大機械一次可以完成耙茬、深松等作業,每畝可以節約機械作業費20多元。深松深度能達到35厘米,打破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犁底層,增強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可以大大提高糧食産量。

  雞西市與農場聯合組建了31個農機作業合作社,今年春耕生産,農機“唱主角”, 實施“三代”(代育、代插、代耕)的面積達到224萬畝,春整地機械化程度達99.2%,機械化播種程度達95.4%。

  農田變成生産車間

  新理念引領地方農業

  過去種田“跟著感覺走”,現在要看著規程來。農民徐永慶説:“農場‘三化’技術指導,農田變成生産車間,産量噌噌往上躥。”

  “農民水稻插秧時間與農墾同步,標準化技術指導,種地好像是工業化生産。”857農場技術員告訴記者,他們把每個時段的水田標準化作業規程,通俗易懂地印在日曆上,免費發放給周邊鄉村農戶。

  目前楊崗鎮與855農場共建千畝高産玉米示範園區;密山市種子公司與851農場共建科技示範園區,種植新品種110余個。

  “農墾技術培養了一批新型農民。”虎林市農業局局長肖培武説,以虎林為例,每年當地農民承包農場的耕地多達40余萬畝。“包地”的過程,就如同經歷了一次次“專業培訓”。農場離不開農民,農民也依靠農場“長粗”了自己的經濟腰杆兒,學會了先進的農業生産理念。

  場縣共建,用經營工業的理唸經營農業。在虎林,水稻不僅産量高,品質好,利用率也高,一棵水稻串起一個産業集群:以稻草為原料,發展起了稻草均質板加工;以大米為原料,開發了方便飯加工,建起了米蛋白、米糖、米粉加工項目;以米糠為原料,發展米糠油深加工項目;稻殼能發電;就連稻殼灰在虎林也實現了變廢為寶,開發複合肥。在虎林,稻殼的身價漲到了每噸250元,僅這一項,虎林農民每年增收3000多萬元。

  更深層次合作

  産業化提升農業競爭力

  雞西市委書記王兆力認為,在雞西市,場縣共建,以“三代”為平臺,要在更深層次上合作和拓展,從而實現農業生産的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最終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通過合作共建,雞西市與農墾構建了糧食精深加工、畜牧業、經濟作物、外向型農業四大産業集群。短短幾年時間,共建5戶國家級龍頭企業、11戶省級龍頭企業。水稻加工企業已達85個,年處理水稻能力為219.3萬噸,龍頭企業帶動基地種植面積655萬畝。

  “合作社與農場簽訂單,農民技術有指導,收入有保障。”雞東縣下亮子鄉長慶村支書范厚軍,籌資300萬元,組建了慶豐水稻加工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帶動周邊10余個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300元。

  拉長産業鏈,讓糧食有銷路。“傍上”墾區完達山乳業這個龍頭,雞西奶牛存欄達2.3萬頭,10萬畝青貯飼料中的40%由農場農機具代收代耕。

  日前,雞西市與農墾推出了今年的《場縣共建實施方案》,在“三代”基礎上,共建農機合作社,農墾為地方培訓農民,共建農業科技示範帶,對38個鄉鎮農業示範園區、362個村的科技示範田建設開展技術指導,共建水稻育秧大棚小區,合作共建項目由以往的8項拓展到目前的58項。

  據悉,今年雞西市力爭新上一批5000萬元以上農業産業化項目,合作社總數達到459個,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綜合生産力,打牢糧倉的豐收基礎。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浸種催芽
  • 新武器
  • 雞西市
  • 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