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湖北省 >

武漢滿城積水網友苦中尋樂 稱夏天到武漢去看海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成都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天到武漢看海”,這兩天,在微博上流傳著一個段子,“春季到武漢大學看櫻花,夏季到武大來看海”。這説的是,武漢市城區因排水不暢出現嚴重積水。其實,不僅是武漢,連日來,我國南方大部分城市遭遇強降雨後,因為排水不暢出現大面積的積水。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了排漬瓶頸的存在?

  現場

  路面積水市民摔傷

  18日,武漢遭遇近12年來最大暴雨襲擊,一天的降雨量相當於15個東湖的水量。全城交通幾近癱瘓。

  上午11時,武漢市長唐良智趟過積水,走進韋桑路一老居民小區一樓。雨水已漫進屋裏,有居民反映,積水太深不知路況,有人還摔傷了腿。唐良智向圍攏來的居民誠懇道歉並承諾:“我們馬上解決。”

  唐良智説:“各個地方都在積水,老百姓都在罵,領導幹部這個時候都應在現場。”

  他要求緊急下通知,所有區長都去轄區積水現場,並要求市水務局在全市積水路段做好標識,半個小時全部搞好。

  武大被戲稱“水上樂園”

  下午3時30分,在武漢大學八一路校門前,積水覆蓋。在微博上,網友上傳該校各地水淹圖片,並戲稱為宣傳圖冊,意在推廣“珞珈水上樂園”,好事者甚至叫賣稱“門票25元一張”。

  “神一般”的武漢公交

  “東臨珞珈,以觀滄海。”上週末,一場暴雨,一個全新的“海景”勝地在微博上崛起到武漢去看“海”。雨澇成災,但樂觀的武漢網友們,用幽默大秀了一把武漢“海景”。

  以行車“兇猛”而聞名的武漢公交,在暴雨水澇中,以破浪“行船”的姿態,再度折服了所有網友。水斷交通,在小車們紛紛死火、沒頂,無力前行的情況下,“神一般存在的”武漢公交車破浪而來,“拯救”等“船”歸家市民。

  調查

  “清朝管網”至今還在用

  道路漬水除了遭受罕見的強降雨天氣,背後卻暴露出城市管網老化,與城市發展不適應的痼疾。據武漢水務部門透露,武漢現有管網有的還是清朝年間修建,排疏能力退化嚴重。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周婕教授指出,以前在設計排水管網時,受當時的經濟條件和觀念等限制,管網和箱涵的口徑很小。近年來隨著武漢城區不斷擴大,地下管網建設滯後,是造成城區內漬水的主要原因。

  排水標準仍為1年一遇

  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處長項久華介紹,該市城區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為“1年一遇”,即24小時內累計雨量100毫米,或小時降雨強度34.5毫米。而日降雨量或小時降雨量超出“1年一遇”標準的情況,在武漢每年平均要發生7-8次。

  眾多工地堵了排水管網

  施工工地太多,導致排水管網中斷,也是導致城市內澇的重要原因。記者從武漢市水務局了解到,該市現有大小工地5000多處,有少數工地野蠻施工,壓佔或破壞排水管網;有的工地形成深坑,天然形成大量積水;還有的把泥漿、渣土傾倒入排水管網,引發“腸梗阻”。

  據了解,目前武漢的排水管網有相當一部分為雨污合流制,也容易造成垃圾淤泥堵塞管網。

  路面硬化“喝”不進雨水

  “現在城市路面硬化導致排水管道壓力過大,也是産生內澇的重要原因。”周婕指出,隨著武漢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湖泊、濕地被填埋,城市的匯水能力大大減弱。與此同時,路面逐漸被混凝土、瀝青等不透水材料覆蓋,雨水無法滲透,只得靠城市排水管網外排,“如果再不保護生態,任由填埋河流、湖泊,將會給城市帶來更多問題。”

  時評

  不要忽視“城市的良心”

  建設管理過程中顧此失彼,暴雨來時必然會讓城市窘態百齣,狼狽不堪。

  18日一場強降雨致使武漢三鎮漬澇嚴重的場景,實則是當前諸多城市“逢雨必澇、逢雨必癱”境況的一個縮影。很多城市建設規劃中“重地表,輕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無遺。

  在問題不斷凸顯引起諸多疑問的背景下,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者需要認真反思和警醒。

  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開發建設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擴張”阻擋了雨水的去路。暴雨應急機制、組織能力還存在“軟肋”。儘管暴雨預報、預警機制都已建立,應急預案也都已制定,但往往停留在城市管理者手中,廣大市民還知之不詳,遇到緊急情只能被動應對。

  150多年前,雨果説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這句名言至今仍對我們有現實的意義。巴黎、倫敦等城市地下排水系統是高效的“地下公共廊道”,贛州建於宋代的城市排水系統能使城市千年不澇,都值得借鑒。

  綜合新華社、楚天都市報、中廣等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武漢
  • 滿城積水
  • 網友苦中尋樂
  • 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