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福建省 >

八閩千姿:福建霞浦再次發現重要新石器遺址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4日 2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霞浦6月4日電 題:福建霞浦再次發現重要新石器遺址 古人之謎或將揭曉

  作者 李松 雷謝清

  地處福建東部沿海的霞浦縣自黃瓜山、厚首貝丘遺址發現以來,日前再次發現第三個重要的新石器遺址——屏峰山貝丘遺址。霞浦博物館館長吳春明稱,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國沿海早期人類分佈、區域類型有著重要的作用。

  吳春明表示,屏峰山貝丘遺址的獨特之處是在海拔150米以上的山頂,而且離水源很遠,這與之前發現的貝丘遺址通常在海拔50米以下離水源近的地方有差異。遺址最高處,留存有巨石圍成的建築遺跡。“一些謎團有待考古發掘後解答。”他們計劃向福建省有關部門申請,對這處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古人更多的信息將被揭曉。

  記者4日在霞浦博物館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屏峰山。這裡距離霞浦南屏村約2公里,是一座海拔150米的小山,沿著小道上山,四週遠眺都是大海。小道沿途,隨處可見零星的貝殼、陶片。工作人員説,山上的貝丘遺址是他們在進行野外調查時偶然發現的。

  屏峰山貝丘遺址的位置在山頂,由數塊巨大的岩石圍合成的空間。工作人員估計,大石頭圍成的空間,很有可能是某個遠古建築遺留下的。這個建築東北40度為福寧灣,西南40度為東吾洋,剛好在同一線上,站在建築物中央可以觀日出日落、潮漲潮落,不知道這是遠古人類有意所為,還是巧合。

  發現大量貝殼的地方在石頭群另一側。從山的側面可清楚地看到貝殼的分佈,密密麻麻疊壓在一起,貝殼中還夾雜不少陶片、骨頭。工作人員隨手扒開先前被挖開的土層,夾砂陶、泥質陶等陶片,陶片多有刻紋,當天還發現一不知名的動物頭顱骨。

  據工作人員介紹,貝丘遺址是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拋棄的貝殼為特徵。貝丘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跡。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了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溫差的變遷等。

  記者在霞浦博物館內見到此前採集回來的貝殼,主要有牡蠣、文蛤、毛蛤、海螺等,部分牡蠣個體巨大,最大長度達13.8cm,厚度5cm;還有流星錘、石錛和石鏃等石器以及骨飾等。吳春明説,霞浦的黃瓜山史前文化是福建省非常重要的一處史前遺址,此前一些海外學者前來研究,推測與南島語族文化有關。

  南島語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其使用者主要居住地包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玻利尼西亞;包括1000到1200種語言,人口約有2億7千萬,是世界上分佈區域最廣的語系之一。

  2006年,中美兩國考古專家共同發掘寧德霞浦黃瓜山貝丘遺址時,從出土的石器、陶製品等文物製作的方法、生産工藝、母語語系等考證:南太平洋、印度洋的南島語族眾多島國居民的祖先,源於中國東南沿海。

  黃瓜山遺址是1987年4月在福建全省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位於霞浦縣沙江鎮小馬村,經斷代屬新石器晚期至青銅器時代(約公元前3000至3500年)的古遺址。經考古發掘,發現有灰坑、灶坑、長方形建築基址等遺跡。出土遺存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厚首貝丘遺址是1991年發現的,位於霞浦縣厚首村北面,文化堆積層有3米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