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地鐵:後期運營和還本付息壓力大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0日 0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通過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北京市解決了鉅額的地鐵建設資金問題。但更大的壓力是在後期運營和還本付息方面,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緩解資金壓力。

  後期資金壓力增大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偉亞介紹,四方面因素使北京地鐵後期資金壓力增大。

  一是建設規模大,時序提前,融資規模激增。目前,廣大市民對軌道交通的需求非常迫切,軌道交通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服務要求標準高,例如原來2015年計劃是561公里,現在通過加密計劃,又有100多公里要加進來,運營里程要達到700公里,大規模的融資勢必加劇未來的還本付息壓力。

  二是低票價政策。低票價政策充分體現了關注民生的惠民政策,便利了廣大市民的出行,但同時也帶來了補貼加大的問題。目前北京實行全路網2元的一票制,當時實行的時候地鐵只有200公里的運營里程,現在已經達到336公里,未來會更多,票款收入難以覆蓋簡單運營成本,必然會帶來大規模的財政補貼,加上更新改造費用,財政補貼壓力非常大。

  三是軌道交通經濟外部性缺乏內部化。一般來説,軌道交通有巨大的經濟外部性,軌道交通所到之處,均能拉升附近土地和房地産的價值,並促進城市化建設進程和效果,但這部分外部性收益沒有進入北京軌道交通的運轉體制內發揮作用,大部分被開發商享有了。

  四是金融政策和金融環境的不穩定,加大了資金保障難度,增大了資金的成本。2009年世界金融危機,為保增長,政府採用了加大投資的措施,融資環境很好,2010年下半年,隨著物價上漲壓力影響民生和社會穩定,政府又不得不採用逐步趨緊的金融政策,必然影響地鐵的融資,既在資金保障上受影響,未來還本付息的壓力也會加大。

  四項對策緩解壓力

  郝偉亞稱,一是優化建設時序,加大當期投入,大力引入社會資金,分擔政府投資壓力。對地鐵建設的規劃和持續要進行科學合理安排。根據老百姓的需求,解決最迫切的需要。

  目前來看,重點建設城區和加密線,這是一個比較科學的做法,整個的投資資金的安排上,應該更加科學和穩定。在財政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逐步加大當期的投入,以減少未來的負債和還款壓力。在充分發揮融資平臺作用的基礎上,要充分地引進社會投資者。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純粹的投資,另外一種是引進投資的同時也帶來了運營商、建設者。

  二是對有條件的線路市場化運營。深入市場化改革和票制票價的調整,有一些能夠市場化運營的可以適當進行一些調整,例如機場線,S2線等,使票款收入能更多覆蓋運營期成本,降低補貼資金壓力。同時應在不影響安全運營的前提下擴大地鐵多种經營的範圍,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方便乘客,提高地鐵整體服務水平。

  三是借鑒香港“軌道+土地”的模式,提高軌道交通融資及還本付息的能力。在北京現階段,應做好地鐵車輛段、車站等上蓋開發物業,加強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等,並把這部分收益用於軌道交通,這既有利於集約利用土地,同時可以節省政府對地鐵資金投入。

  四是持續創新,優化融資結構。要降低未來還本付息的壓力,除了開源還要節流,就是在資本市場好的時候儘量採用長期融資方式,在資本市場不好的時候,儘量採用短期或超短期的融資方式,規避融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在合適的時候對債務進行整體分析,和金融機構的資産訴求進行匹配,穩定整個地鐵融資結構。

  多運營主體將成趨勢

  在降低後期資金壓力的各項創新措施中,引入社會資本和競爭主體,節省政府財政投入,提高效率是一個重要模式。

  在地鐵4號線中,北京市成功引入了香港地鐵,在建設期和之後的30年特許經營期中,預計將為北京市節省幾十億元的資金,減少了政府資金壓力,提高了效率。

  郝偉亞説,今後在全國城市軌道運營中,多主體良性競爭、多種模式並存將是一個趨勢,預計將形成三種比較典型的模式。

  一是路網規模比較大的城市,以北京城市為例,在已經有了一個運營商的基礎上,引入一家社會運營商,形成相互促進的格局;二是路網中等的城市,如武漢,有自己的國有軌道運營企業,但保持把其他城市的國有運營商引進來的姿態,形成市場化競爭格局;三是目前規模比較小,僅有個別線路的城市,如目前的成都,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直接引入其他城市的運營商,如引入北京地鐵運營公司等。

  “預計5年以後,隨著北京、上海這些城市的軌道交通逐漸進入一個平穩期,在本地業務沒有大的拓展空間的情況下,這些國有運營商憑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將會大量到外地擴展,將運營服務、網絡化管理等進行輸出。”郝偉亞説。

  他表示,目前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就有過很多幫助外地城市進行線路開通、人員培訓等業務,這種情況以後將會更多。記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