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一座百年“建築公司”將拆 專家吁保護(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04: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前日,南牌坊衚同18號,過去的聚興永木廠,門樓還在,院子在逐漸拆遷。本報記者 韓萌 攝

  聚興永木廠

  聚興永木廠位於建國門立交橋西北角南牌坊衚同18號,始建於1910年前後,檔案中關於聚興永木廠最早記錄為1917年,這座木廠已有100年曆史。新中國成立後實行公私合營,成為人民出版社宿舍。

  老北京的木廠,即建築營造廠,既承包建築工程,也做木製品加工,在清代極為鼎盛。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公私合營,眾多私營木廠成為國營企業。改革開放以後,木廠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南牌坊衚同有一座歐式門樓,上書“聚興永木廠”及英文Chu Hsing Yong&COBuilding Contractor。

  居民嘆息

  木廠歐式門樓將消失

  老居民張女士在此生活近30年,“這院兒總有人來參觀,拍門樓。”張女士説。

  前日,77歲的張謙老人望著門樓嘆息,“百年的門樓和院子快沒了。”老人打小就住在南牌坊衚同,據他回憶,18號院約始建於1910年。

  前日,衚同內一紙拆遷公告顯示,因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與學術交流大樓項目建設,18號院已列入拆遷範圍。當日,紅磚門樓北側的院墻已部分拆除。

  開始拆了,還能保存下來嗎?多位居民對木廠的拆遷扼腕嘆息,“老北京遺存下的木廠屈指可數,但願寫有"聚興永木廠"的門樓還能保存下來,畢竟這承載著一段歷史。”張謙老人説。

  專家呼籲

  應保存老行業“樣本”

  中國文物學會理事華新民對南牌坊衚同18號“聚興永木廠”進行考察後,在網上發起保護,多位專業人士聯名支持。

  雖然聚興永木廠並非文保單位,但華新民呼籲停止該院拆遷,並對其進行實測拍照,在原地完整保留這一重要的歷史建築遺存。

  居民們説,在北京市檔案館可查閱的檔案中,有關聚興永木廠最早的記載在1917年;1935年後,有“管理津海關區長城各口分卡辦事處關於修繕房屋與聚興永木廠簽訂的合同書、工程説明書和圖紙”等檔案。

  華新民説,舊時北京有多家營造廠,以往北京城的建築工程都是由營造廠完成,而現在,營造廠所剩無幾,聚興永木廠可謂眾多建築營造廠現存的實體“標本”,希望能得到搶救和保存。

  講述

  居民清灰土“聚興永”露真容

  講述人:張謙,77歲,南牌坊衚同老居民

  老北京的木廠用現在的話來説就是“建築公司”,承攬工程,也做木工活兒。我在南牌坊衚同長大,那時就有“聚興永木廠”,老輩們説該廠建在1910年,經營者叫焦玉峰(音)。我和焦玉峰的兒子是同學,焦老爺子60大壽時在院裏辦過堂會。

  老人説,聚興永木廠是三進院,歐式門樓用的紅磚是英國磚,和國內青磚不同。從前院北面有會計室,南面堆著木頭垛,木材曬後才能加工,否則會變形。院東面有個約600平方米的木工房,木材加工。

  老人説,解放後,18號院成了人民出版社宿舍,院裏房子越蓋越多。門樓“聚興永木廠”及英文字樣也被石灰糊上。前年,老居民陳先生用錘子鑿掉石灰,露出“聚興永木廠”字樣。

  回顧

  身邊老建築命運多坎坷

  老城區現存眾多百年建築。雖然不是文保單位,但記載著行業興衰,承載著北京人的記憶。在城市變遷中卻面臨拆遷危機。

  百年澡堂

  “雙興堂”是歷經百年的老澡堂。2010年年初,雙興堂所在區域列入南苑棚戶區拆遷範圍。為了不拆,經營者開始申請非遺。(本報曾報道)

  “梁林”故居

  2009年7月,東城區北總布衚同24號的“梁林”故居部分被拆,並面臨整體拆除。經媒體報道,國家文物局表示,“梁林”故居具有歷史價值,應申報為文保單位。2011年1月,東城區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將原址恢復修繕。(本報多次報道)

  采寫/本報記者 姚瑤

  作者:姚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