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河北省 >

河北香河圈耕地高價賣開發商 逼村民簽流轉協議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03: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香河縣安平鎮謝屯村萬通地産“紫藤堡”商業住宅區售樓處。

17日,香河縣安平鎮謝屯村農民打出橫幅,要求還農民土地。

  河北廊坊香河縣從2008年以來,打着城鄉統籌、建設新農村的旗號,通過“以租代徵”等方式,大規模“圈佔”耕地。當地農民反映,政府違規圈地達萬畝以上。香河縣常務副縣長凌少奎承認違規、違法佔地4000多畝。據調查,香河大量耕地被“低價”租用後,經政府層層“包裝”,改變土地用途,以高價賣給開發商用於開發。

  事件

  政府逼村民簽流轉協議

  在香河縣渠口鎮店子務村成片良田上,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總佔地面積超過500畝。周圍村民説,這些地原來都是承包地,現在被強行徵用進行房地産開發。一週姓村民説:“俺家裏4口人僅有3畝多地,都是口糧田,現在被徵用,一畝地只給1200元租金,説什麼也不合理。”

  類似這樣通過“以租代徵”的方式徵佔農民承包地的做法在香河並非只此一例。

  村民們説,2008年5月,渠口鎮店子務村一些村民被強迫簽訂土地“流轉徵用”協議,不簽者要麼副業被叫停、要麼被罰款。2008年11月,鉗屯鄉東延寺村農民不願退地,3輛鏟車和70多名持鎬耙的工作隊員,將130多畝土地裏的小麥、韭菜全部推平、埋掉。2009年5月初,安平鎮謝屯村部分村民每晚11點後就被不明身份人員砸門敲窗,逼着簽土地“流轉”協議。

  店子務村農民蔡永龍説:“他們有的是辦法讓你簽如果你有親戚在政府、醫院、學校上班的,都要回家動員拆遷,否則飯碗端不穩。”

  農民放炮保護耕地

  香河縣強佔耕地的做法遭到農民強烈抵制。在蔣辛屯、鉗屯等鄉鎮,農民們天天跑到自家地前看護,一遇工作組進村徵地,就以放鞭炮為號,召集村民護地,有時多達上百人。在錢旺、安平等鄉鎮,農民定期自發組織到徵用地施工現場圍門、堵路、拉橫幅。

  由於受到農民抵制,一些被徵佔的土地被迫停建,大面積荒蕪。在東延寺村農民張林家附近有300多畝地撂荒。張林説:“2008年年中,鄉政府要強佔農民土地,政府和村民一直對峙,地也荒了。這些地畝産小麥七八百斤,撂荒就喪失了20多萬斤糧食生産能力,真是造孽。”

  凌少奎承認,目前縣裏確實存在嚴重的土地違規、違法佔用。據保守估計,面積有4000多畝。其主要問題有3類:一是鄉鎮企業亂佔地或亂搭亂建;二是農村土地流轉違規,部分用地出現“以租代徵”問題;三是部分工業、物流園區土地利用程序不合法,在未取得土地指標的情況下,大量佔用耕地。

  據當地群眾反映,香河縣僅在東延寺村及附近村就有超過2000畝耕地被徵佔。

  調查

  政府“以租代徵”非法佔地

  香河縣在違規圈佔耕地過程中,“以租代徵”的方式被普遍使用。所謂“以租代徵”是指通過租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開發,是目前規避法定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的一種手段,使地方政府能在規劃外擴大建設用地規模,逃避履行耕地佔補平衡的義務。

  在香河縣安平鎮,知名房企北京萬通在香河開發的“紫藤堡”商住樓項目便是一個縮影。售樓小姐説,“紫藤堡”佔地約154畝,一期上百套別墅於去年11月開盤,二期、三期的別墅及花園洋房也將陸續開盤,並在明年底入住。

  香河萬通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剛説:"紫藤堡"項目地塊屬於國有建設用地,公司能提供完整的用地和規劃手續。”

  但是當地村民卻有不同看法,“紫藤堡”項目所在土地原是安平鎮謝屯村104戶農民耕地“流轉”而來,被政府“以租代徵”方式非法獲得。村民並未簽訂土地徵用合同,而是和村委會簽訂的“土地流轉合同”,並明確規定年租金為1150元/畝,每畝年遞增30元。

  耕地變身商用地只需5個月

  據調查,這些流轉耕地從耕地變身為國有建設用地,並被商業開發的過程,歷經村委會、鎮政府、縣國土部門、縣政府層層“包裝”,歷時不到5個月。

  安平鎮政府提供的《關於謝屯村土地徵收開發工作的情況説明》顯示,2009年5月13日,謝屯村先後召開“兩委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議題本來是討論土地流轉問題,在多數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會議決議變成了同意將154畝耕地給鎮政府用於開發。其結果便是鎮政府以流轉租用的名義,對耕地實行了徵佔。

  其後,村委會將流轉土地交由鎮政府“接管”,自行組織“土地補償完畢證明”等相關材料,上報縣國土部門,辦理國有土地權證,實現了土地從耕地向國有建設用地的性質、用途變更。隨後,縣政府指定香河盛達置業有限公司作為土地一級開發商對該地塊進行綜合整治。2009年10月,香河縣政府對該地塊進行招拍挂,萬通地産以每畝60萬元的價格拍得並進行開發。

  當地群眾説,他們的耕地都歷經“紫藤堡”項目這樣的流程,通過“以租代徵”的方式,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和批文,“變性”為國有建設用地。

  整改

  搞假復耕應付上級檢查

  針對嚴重的土地違規、違法圈占問題,香河縣國土局局長周春華説,從5月16日起,香河縣下達緊急整改通知,要求全部停止違規、違法用地現象,復耕已徵用並進行工業、商業開發的土地,目前復耕面積為1000畝。

  針對“以租代徵”問題,香河縣要求立即停止“流轉合同不合法、流轉用途不合法”的問題,嚴禁鄉鎮、村社作為流轉主體,參與農村土地流轉。但村民反映,縣裏是看到風聲緊,就趕快搞“假復耕”應付,一些土地把玉米種子播下去,也不深耕,用土一埋了事,玉米以後是只出苗,不長粒,應付上面檢查。

  16日,在錢旺鄉香三公路附近一地塊上,5台旋耕機正在對土地進行復耕。一個旋耕機駕駛員説:“我們復耕的地塊位於正升駕校和香河綠地集團總部之間,有300多畝,原是準備建物流中心的。剛把地裏機井、水渠拆掉,就又説要趕緊復耕,我們5台機器一天緊急推平200多畝地。但地裏到處是石塊和水泥樁子,能種莊稼嗎?”

  在一些徵地現場,雖然土地被旋耕機推平了,但被徵用的土地上水泥路、地樁等附屬設施已修好,原來地裏的機井、排水泵等也被填埋或拖走,即便復耕,農業生産能力也大受影響。

  親歷

  記者撥打110求助未果

  香河縣距離北京城區僅40余公里,記者就當地土地違規流轉問題去採訪時,先被幾輛車跟蹤,後被四五輛車堵在村子裏。記者撥打110請求保護,對方竟置之不理。

  採訪被幾輛車跟蹤

  15日,記者抵達香河,從香三公路進入路南一大片荒蕪耕地。見到記者拿着照相機,立刻有幾位村民聚攏過來,小聲詢問:“是不是記者?”在得到肯定答覆後,村民將記者帶到田地中央查看被拆毀的水利設施痕跡。

  大約10分鐘後,一個身穿白襯衫的人走過來,詢問來歷和單位。看到此人,幾名群眾四散走開。其中一名女士小聲説,這個人是鄉政府幹部,經常在土地撂荒的地方出現,一旦有情況就出來盤問。

  記者接着來到某房地産集團的一處回遷房項目,門口聚集着幾十名當地村民。記者剛向建築工地內走了十幾米,後面就跟上來3個人,盤問記者來歷。村民説,這3個人是在這個回遷房項目中進行“監視”的錢旺鄉政府工作人員。

  隨後,記者驅車到另一個點採訪,途中發現被3輛車跟蹤。其中一輛正是“白襯衫”開的白色帕薩特。記者開車繞縣城幾圈,想甩開這些車,但始終沒成功。無奈,記者停下車,跟蹤的3輛車也隨即停下,車上人圍攏到記者採訪車前,再次盤問記者來歷,並自稱是宣傳部門的。記者説:“我們正在了解情況,希望你們不要跟蹤,需要找你們時自然會聯絡你們。”對方説,如果不跟,不好與“上級領導”交差。在隨後的採訪中,這幾輛車始終跟記者玩“躲貓貓”,若隱若現。

  警方稱採訪要經批准

  15日晚上,記者到小六王村採訪村民。村民説,該村360多畝口糧田都在2009年被“流轉”,但當初鄉政府承諾的公路並沒有修起來,而是被開發成了商業用地。

  記者來到一戶農家採訪,消息傳開後,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都紛紛趕來反映各自遭遇,不一會兒屋子裏就擠滿了人。村民們拿着與村委會簽的《土地流轉協議》《土地承包經營證》等材料反映問題。

  21時左右,一位村民慌慌張張地趕來報信:出不了村子了,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和四五輛陌生車輛堵在村子東西兩頭。有村民説,過去村子裏就有人被刺着文身的“不明身份”的人打過,有人還被打成骨折。

  21時35分,記者撥打當地110尋求幫助。記者在電話中告知110是新華社記者,在小六王村採訪遇到危險,希望警方保護。沒想到110並沒有詢問記者遇到什麼危險,反而問記者為什麼晚上要去村裏採訪,並説在這裡採訪要經過有關部門批准。

  當記者再次請求他們保護安全時,對方説要請示領導。記者將聯絡電話告訴對方並表示等候他們消息,但110一直沒有回音。

  村民送記者回住處

  23時20分左右,110那邊仍然沒有任何消息。一位村民拍着胸脯站起來:“不要怕,有我們在,你們一定能安全出去。”頓時,幾十個人站了出來:“我們送你們出去。”

  不到20分鐘,40多位村民聚集了十來輛機動車,自發護送記者回住處。此時已近午夜,在小六王村村西到村東幾百米長的過道上,站滿了聞訊趕來的村民,一些老年人拉着記者的手失聲痛哭。從小六王村到記者住處20多公里的路,一直有村民護送。

  本版文圖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