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河南省 >

鄭州回應復原商代城墻質疑 稱為傳達古文化信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1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大街尚未完工的“倣古城墻”。

位於鄭州市商城路的商代城墻遺址仍然保持著原貌。崔岩新 攝

  中新網鄭州5月17日電(崔岩新)近日,正在復原中的鄭州商代遺址城墻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質疑。17日,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後像復原古城墻這樣的事情,一定會向市民公示,讓市民參與。

  資料顯示,鄭州商代城墻遺址距今約3600年,位於鄭州市區內,面積25平方公里。它是早于“安陽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遺址,目前仍保存著一座周長7公里的夯土城墻,橫跨鄭州東大門的主幹道——東大街。

  在東大街,記者看到,引起市民爭議的“倣商代古城墻”已漸成型,城墻主要由黃土夯築而成,約10米高,上窄下寬。兩座城墻,連接著南北的商代古城墻,附近是居民區,來往車輛、人流不斷。對這項工程,一些市民提出質疑,認為復原古城墻破壞了原有商城遺址的文化底蘊,費力費錢。同時,有一些市民認為復原城墻沒有公示,公眾權利沒有被尊重。

  “古城遺址體現的是一種文化,有一種文化底蘊在裏面。復原後,城墻就成了現代建築,還有什麼文化底蘊可言啊?”在鄭州東大街附近居住的王天來大爺説,復原的城墻看起來就像兩個土堆,與周圍現代建築和市民生活也有點“不協調”。

  據王大爺介紹,在城墻復原工程動工前,這裡還是老年人非常喜歡的活動場所。每天早上很多老年人在這裡散步、聊天。“工程一開始,就不方便活動了。”王大爺略帶遺憾地説,“從各個方面來講,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最好。”

  “倣古城墻用的都是黃土,風一吹,沙塵漫天飛。如果再遇到下大雨,泥土肯定會往下沖刷,給居民生活帶來影響。”在城墻附近居住的李浩先生説,要復原城墻事先應該公示,保證公眾知情權。“這種工程費力又費錢,不如不搞。”

  針對市民們的一些看法,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主任、研究員王文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鄭州商代城墻建於3600年前,經過風沙的侵襲,現在已經看不到原來的風貌。復原古城墻遺址就是想向公眾展示商代城墻的模樣,傳達商代文化信息。

  王文華介紹説,復原城墻總長240米,于2010年11月份動工,工期1年。南側工程基本完工,北側今年6月份左右完工。

  據了解,根據規劃,城墻復原工程結束後,將在旁邊建一個商城博物館。為防止風沙,城墻建好後,城墻側面還將種植一些植被。

  對市民調侃復原後的城墻像“棺材”一説,王文華回應稱,復原方案是依據商城遺址近50年的考古挖掘資料而設計的,根據考古資料,商代城墻就是梯形結構。“待整個城墻復原工程完成後,那時候比現在要好看。”。

  關於市民質疑公眾權利沒有被尊重,王文華解釋説,文物保護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與其他公共設施有差別。“不過,通過這件事情,文物部門也已經認識到,像復原城墻這些事情不僅是文物部門一家的事,還應包括廣大市民在其中。以後涉及公眾的事情,一定會事先公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