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定下垃圾分類目標 2011年達標率到45%以上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0日 02: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童彤

  3月24日,首都“週四垃圾減量日暨綠色社區月”活動啟動。據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陳玲介紹,2011年,北京市將新增1200個城市居住小區和1200個農村行政村推進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工作,全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要達到45%以上;預計到2012年,全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將達到50%。

  本報記者走訪相關街道社區了解到,公眾普遍認為垃圾分類可以維護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同時産生的經濟效益也相當可觀。環保專家也對本報記者強調,北京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在發揮環保作用的同時,背後折射的是首都人口膨脹與資源承載能力極限的矛盾。

  垃圾日均處理能力逼近産生量

  近年來,“垃圾圍城”漸成困擾首都發展的又一頑疾,引來各界的關注,北京市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措施予以治理。

  近年來,北京生活垃圾産生量一直保持8%的年均增長率。以2009年為例,北京全年共産生生活垃圾669萬噸,日均達1.83萬噸。根據這個數字,如果用2.5萬噸載重卡車運輸669萬噸生活垃圾,首尾相連長達47.8公里,相當於繞三環路一圈,而同年的北京日均垃圾處理能力僅為1.27萬噸,意味著每日都有多達5600噸待處理垃圾堆積如山。

  就此,首都開展了專項行動。通過實施“週四垃圾減量日”活動以及各社區街道對垃圾減量和分類的大力宣傳,2010年成效逐漸顯現。

  據統計,2010年,北京生活垃圾産生量下降至635萬噸,日均下降4.9%,達1.74萬噸,與此同時,日均垃圾處理能力也提高到1.67萬噸,逼近日均産生量。

  陳玲對本報記者強調,垃圾分類及減量事關全社會,做好垃圾分類就是從垃圾源頭著手治理,有利於後續處理更加高效。她介紹,此次啟動的“綠色社區月”活動旨在動員全社會參與垃圾處理工作,共同維護城市環境。

  “垃圾圍城”環境不能承受之重

  據了解,由於巨大的日均垃圾産量,首都的環境承載能力已十分脆弱,“抓住源頭分類治理”則被視為治理“垃圾圍城”的靈丹妙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資源與環境安全研究部研究員封志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治理“垃圾圍城”已是當務之急,隨著首都人口的不斷膨脹,諸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的緊缺警示首都正逼近其環境承載能力極限,而巨大的垃圾産生量更讓逼近極限的環境承載力捉襟見肘。封志明認為,成堆的垃圾不只是帶來對城市環境的破壞,更嚴重的是還帶來對土壤、水源的污染。

  有統計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而這些垃圾被混進生活垃圾裏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

  “垃圾分類可以降低這些可能對環境帶來巨大傷害的風險。”封志明強調,産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同樣值得人們重視。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將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以廚余垃圾處理為例,在經過垃圾堆肥等工序之後,可以作為有機肥利用或進行沼氣發電等。

  “運用科學手段治理垃圾也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封志明説,這也是未來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