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雪域展宏圖 跨越正當時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2年前的3月28日,在中國共産黨的英明領導下,以解放農奴為核心目標的西藏民主改革運動拉開了序幕,由此開闢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貧窮走向富裕,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新紀元。這成為新西藏和舊西藏的一個重要的歷史分水嶺。兩年前的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每年的3月28日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無論是在拉薩布達拉宮腳下還是在山南雅魯藏布江兩岸,無論是在那曲鬱鬱高原還是在林芝莽莽山區,數以萬計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雪域大地充滿喜慶氣氛,全區各族各界幹部群眾載歌載舞,以各種方式迎接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

  “50多年來,在中央關心、全國支援特別是對口援藏單位無私援助、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下,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輝煌成就。2010年1月,中央召開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對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戰略部署,為西藏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了根本保證。”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如是説。

  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各族群眾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兩件大事、四個確保”,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搶抓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帶來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一産上水平、二産抓重點、三産大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圓滿地實現了“十一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海內外關注西藏的人們看到,今天的西藏經濟快速發展、民生大幅改善、社會持續穩定、城鄉面貌一新,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發展藍圖”凝結共同心願

  從中央到地方,從“輸血”到“造血”,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翻身農奴把歌唱,幸福的歌聲傳四方”。西藏各族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是中國共産黨砸碎了黑暗腐朽、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使百萬農奴和古老西藏獲得了新生。120萬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一直傳頌著中國共産黨人的豐功偉績。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也是黨中央十分關心、十分牽掛的地方。50多年來,西藏正是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引下、在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裏,取得了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週年、西藏跨越式發展進入關鍵階段、反分裂鬥爭尖銳複雜的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專題研究西藏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把雄偉遼闊的青藏高原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安定祥和。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如一縷春風,吹“綠”了雪域高原;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如一座航標,引領西藏走上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征程。會後,中央確定了對口支援西藏和全國支援西藏的大政方針,提出政策之多、投入資金之多、援建力度之大,在西藏曆史上前所未有,為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央部門積極落實支持措施,地方對口支援傾情傾力,援藏援心。去年,國家安排預算內投資159.7億元,同比增長46%。安排西藏一般性轉移支付300億元,同比增長14.5%;落實中央教育專項資金51億元、地方專項及捐贈資金54億元;中央安排西藏廉租房保障補助資金10多億元,扶貧資金7.2億元……“十一五”時期,全國對口援藏資金累計達到了75.7億元。

  如今,從城鎮到農牧區,從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到百姓日常生産生活,從修路、建樓到開闢工業園區、農業示範園區,從資金、項目援藏到人才、技術援藏,從“輸血”到“造血”,對口支援工作大大增強了西藏受援地區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為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10年底,188項重點建設工程全部開工,已完工109個。墨脫公路和拉薩至貢嘎機場專用公路開工建設,80%以上國道完成了路面黑色化整治改建。西藏“十一五”時期最大的標誌性工程拉日鐵路開工;阿裏、日喀則機場建成通航,西藏已構築起五大民用機場網絡。獅泉河、直孔、巴河雪卡等電站竣工投産,藏木、果多等電站建設順利;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青藏直流聯網工程開工建設,將結束西藏電力孤網運行的歷史;“三大灌區”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江北灌區加快建設,旁多水利樞紐工程大壩主體建設順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11萬畝。

  西藏優勢礦産業、綠色食品飲品業、藏醫藥業、特色旅遊業等特色優勢産業不斷發展壯大,2010年,甲瑪銅多金屬礦正式投産,華新水泥二期工程竣工。5100礦泉水、聖鹿食用油、甘露藏藥等銷售收入大幅度攀升,新增20萬噸拉薩青稞啤酒生産線。旅遊再創歷史新高,2010年全區接待遊客685.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71.4億元,分別較2005年增長2.8倍和2.7倍。去年,全區生産總值預計達到507.5億元,同比增長12.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39元,同比增長17.2%,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民生陽光”普照雪域大地

  西藏農牧民正過上越來越溫暖的生活

  50多年來,中央和西藏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維護好、發展好農牧民群眾的生存權、發展權作為民主改革的重大成果不斷擴大、深化;始終把加快發展西藏社會事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農牧民群眾民生條件作為首要任務來抓。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又把改善民生提升到了西藏工作指導思想的高度,提出把更多關懷和溫暖送給廣大農牧民和困難群眾。2010年成為西藏曆史上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投入最多的一年。從住房、養老到臨時救助、基層醫療、增收等,農牧民民生的方方面面得到明顯改善。在“民生陽光”普照的雪域高原,西藏農牧民正過上越來越溫暖的生活。

  過去一年,安居工程的實施,使得越來越多的西藏農牧民用較少的花費,住上了安全適用的房屋。截至目前,安居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70億元,使全區住房條件較差的27.5萬戶、140萬農牧民住上了安全適用的新房。如今,一棟棟嶄新而又不失西藏特色的農牧民住房在雪域高原上格外引人注目。西藏農牧民正在安居工程的幫助下,逐步實現居者有好屋的夢想。

  2010年,讓雪域高原人們倍感驕傲和溫暖的是,西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蓋。

  2010年,西藏全區23.52萬名60周歲以上的農牧民全部領取了基礎養老金,共計7631.55萬元,發放率達100%。西藏農村最低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截至去年底,已有85.8萬人參保登記,佔所有119.36萬16周歲至60周歲適齡參保人員的76.5% 。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盧海元説,西藏新農保工作提前2年實現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的“優先覆蓋”的目標,比全國預定目標整整提前了10年。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西藏通過大力發展農家樂、藏家樂和休閒度假點,讓農牧民依託旅遊發展。目前西藏從事旅遊接待服務的農牧民達到了12029戶,戶均年收入25000元。從傳統的農牧業中解放出來,西藏農牧民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收入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去年西藏農牧區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約81萬人次、3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6.5億元。

  “歡歌起舞”展示文化魅力

  一批地域性文化品牌推動文化資源優勢向文化産業優勢轉變

  2011年春,元旦、春節、藏曆新年讓雪域高原的人們一直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歡歌起舞》剛剛驚艷央視春晚,接踵而至的藏曆新年聯歡晚會、電視曲藝晚會《歡笑2011》又讓人們飽享了一道道文化大餐;節日期間,各種文藝演出還基本覆蓋了自治區的每一個偏遠鄉村。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要把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西藏召開全區首次文化發展大會,出臺首個《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全面啟動文化興區、文化強區、文化富區、文化穩區的戰略,推進西藏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的跨越。

  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去年起,西藏開始對非遺重點項目實施全面保護,拉薩覺木隆藏戲等21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被列入了首批重點保護計劃中,並劃撥了專項保護經費。今年西藏將實施第二批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保護工作,還將逐步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補助經費。目前,從佛教音樂、傳統音樂、舞蹈、藏戲,到藏族幫典、卡墊織造等,西藏共有6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53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各傳統行業名家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傳承發展著藏族傳統文化。

  作為民族優秀文化資源的藏醫藥,近年來也得到不斷發展與壯大。目前全區藏藥生産企業發展到18家,生産360多個藏藥品種,其中獲得國藥準字號的有298個。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成為全國首家三甲藏醫院,建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藏醫藥研究院,挖掘、整理和出版了一批獨一無二的藏醫藥巨著,為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藏醫藥文化財富。

  公益性文化事業一直是西藏文化建設的重點。“十一五”期間,全區所有縣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和縣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全覆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0.28%和91.41%,全區建制村村民月看電影場次到達1場以上。藏曆新年晚會成為各族群眾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拉薩雪頓節等一批文化節慶成為全國知名的地域性文化品牌。

  在舊西藏,民間藝人街頭賣藝被稱為“乞丐喧囂”,不僅受歧視,還常餓死街頭。然而,“乞丐喧囂”卻登上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舞臺。團長格龍説,在舊西藏,這事做夢都不敢想。如今,格龍所在的娘熱鄉民間藝術團聲名遠揚,在實行文化體制改革後,團裏利用國家文化産業扶持資金,自主經營,積極發展文藝演出、養殖、運輸、餐飲等綜合性文化産業,總資産達500多萬元,與全區各大酒店、度假村、旅遊景點簽訂大批演出合同,還受邀到全國各地演出。

  西藏文化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繁榮發展。據統計,全區共有文化企業和單位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餘人,門類20余種。共有2家國家級、8家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創作推出的大型原生態歌舞《幸福在路上》、民族歌舞《喜馬拉雅》等一批演藝産品,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正有效地推動文化資源優勢向文化産業優勢的轉變。

  雪域展宏圖,跨越正當時!

  高原的人們正在歡慶“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兩週年。撫今追昔,西藏大學旅遊與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圖登克珠説出了大家的心聲:“今天,當我們通過‘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來回顧新舊西藏的歷史時,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民主改革對西藏、對全中國的巨大歷史意義。西藏,明天一定更美好!”(記者 張帆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