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海南省 >

海南填海造地被指威脅生態環境 地産商成為推手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海南填海造地背後的地産推手

  在地産狂飆的背後,一股“偷梁換柱”、“暗度陳倉”、“化整為零”、破壞環境、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填海造地暗流正在威脅著“國際旅遊島”本身已經很脆弱的生態生命線。新世界、海航集團、華潤置地、天津優聯投資、文昌城投中惠等境內外地産利益集團悉數其中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劉伊曼、周慧敏 | 海南報道

  2010年,是海南省“國際旅遊島”的概念年,也是海南房價猛漲,房地産為全省GDP貢獻超三成、為財政收入貢獻近六成的一年。

  然而,本刊記者調查發現,在地産狂飆的背後,一股“偷梁換柱”、“暗度陳倉”、“化整為零”、破壞環境,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填海造地暗流正在威脅著“國際旅遊島”本身已經很脆弱的生態生命線。新世界、海航集團、華潤置地、天津優聯投資、文昌城投中惠等境內外地産利益集團悉數其中。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與海島管理處處長陳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2010年全省700多公頃的填海指標已經全部用完。而在前些年,海南並沒有大規模的填海造地,近年來地産項目一擁而上,已經出現同質化傾向的“人工島”等項目爭相報批的情況。

  陳剛告訴本刊記者,填海工程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陸域不充分,項目又很重要的情況下被迫向海洋要地;另一種是靠在海邊,必須要用到海的項目,比如碼頭等。填海的方式,有從海岸線上平推出去填海,這種對環境的傷害比較大,另一種是建人工島,到底有多大的傷害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我們並不鼓勵填海越多越好,”陳剛説,“不能一哄而上,尤其是房地産項目的填海,最近我們感覺‘頭腦發熱’的太多了,到處都要建人工島而且都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學迪拜。這樣你能不能吃得飽,會不會造成浪費?”

  他説,企業缺乏全局觀可以理解,但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告訴他們。而涉及房地産的圍海造地項目,海洋主管部門也將會更加嚴格地控制。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辦公室主任張光良也明確地告訴本刊記者,國土部門並不主張填海造地。

  海南省政協常委、海南大學亞太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毅武告訴《瞭望東方週刊》,凡有圍海造地的海灣,就有海防林的破壞,海南島東線的生態生命線已經很危險,但房地産商卻還在努力搶灘有限的海岸資源,以發展旅遊項目的名義修建別墅、會所、海景樓。迎合來自全國的投資型、投機型及“候鳥”型購買行為,在如今新建地産空置率已經超高的情況下,這是極大的不負責和浪費。

  “更有許多開發商,以開發為名,行囤地之實,這是政府的不作為。”王毅武説。

  新世界地産的“偷梁換柱”

  在海口市北部的海甸島,有一片大約3300多畝(220公頃)的新造土地“美麗沙”。這裡在2007年6月以前還是一片海域。

  海口市市民、人民網海南視窗特約評論員矢弓對《望東方週刊》説:“美麗沙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騙局。他們拿到開發權的時候就給了海口人民一個美麗的承諾,將會建成怎樣國際一流的生態濱海新城。但是六年過去了,改了數次規劃,填了一大片海,破壞了這條海岸線的生態環境,什麼東西也沒建起來。卻坐收土地的翻番增值。”

  本刊記者于2011年2月28日在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核查相關資料獲知,儘管填海面積已經遠遠超出需要申報國家海洋局的底線(50公頃),但新世界拿到的這片海域並沒有經過海洋主管部門的審批,一開始立項的時候也沒有進行海洋環評。

  原因在於:這片海域,是被當時的海口市政府以土地的名目掛牌出讓的。直到2007年6月才開始填海,逐漸形成土地。2008年的海口地方媒體曾經報道,這是“目前海口最大的吹沙填海項目,一大片剛吹填出來的土地,把海岸線向大海推進??計劃2008年底基本完成。屆時,美麗沙約3000畝的建設用地就可以展現在世人面前。”

  將海域直接以土地的名目出讓,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相違背。該法于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而新世界中國地産有限公司是在2005年10月21日,才以每平方米820元、總價18.08億元成功競得這一片“濱海區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海域。單位和個人使用海域,必須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權。

  2011年3月1日,本刊記者從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獲悉,海口市政府一開始的時候,是做了4個億的招拍挂要出讓這片區域,如此廉價遭到了國土廳的反對,最後才做到了18個億。

  根據最初的合約,新世界地産投資總額為90億元,會在兩年內完成土地吹填及防浪堤建設,六年內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十年內完成遊艇碼頭、度假酒店和高檔住宅等項目的建設。

  如果這些如實履行,那麼給地方帶來的利潤收益,也都“過得去”。但美麗沙迄今為止一片荒地的模樣,土地翻倍的價值都被地産商“空手套白狼”套走,政府著實虧大了。

  國土廳的一位官員對本刊記者説:“企業不講信用,我們現在後悔了。”

  在圈地三四年以後,海甸島濱海一帶的土地價格已經漲到了好幾百萬一畝。該官員保守估計,如今被新世界圈的這塊地已經價值上百億。

  矢弓對本刊記者説:“新世界的這種不講信用的圈地手法並不是第一次,詭異的是,他們卻總能從政府手裏拿到地。甚至是以‘偷梁換柱’的方式逃避開各種法律法規的監管,十分離奇,但迄今為止,也從未有人因造成這樣的損失而負責。”

  優聯公司的“暗渡陳倉”

  與美麗沙的開發存在類似情況的,是海甸島以東,新埠島的填海工程。2005年2月,天津萬隆全資子公司天津優聯投資發展公司以1501萬元,從海南信達資産管理公司手中買走了新埠島開發總公司債權。

  同年11月,海南優聯做出了投資100個億開發新埠島的計劃。戰略定位“生態化、泛遊艇、島居型”,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時任海口市市長的陳辭曾經盛讚新埠島的開發模式。

  根據當時的計劃,3年內,新埠島北部的填海工程即將完成,島的面積將由6平方公里擴展至8.7平方公里。也即意味著,填海面積達2.7平方公里(270公頃)。

  然而,本刊記者于2011年2月25日從乙方中海工程建設總局的項目工程部處獲知,新埠島開發也是經歷了幾番波折和變動,直到2010年下半年,填海工程才啟動,預計今年7月份能完成。除了海邊的工地,新埠島看起來依然是個尚未開發的漁村。

  在南渡江入海口西岸,本刊記者看到,幾千畝海域已經被泥土和沙石覆蓋。已被破壞得殘缺不堪的海防林隨著海岸線的大幅外擴而退居到了內陸。

  在南渡江入海口這樣的敏感位置填海造地是否合理,超過200公頃的填海是否上報了國務院批准?本刊記者繼續通過相關部門進行核查。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環保處處長陳忠林告訴本刊記者,在大江的入海口填海造地,是不太合適的,如果遇到汛期,就會比較危險。

  但據檔案查證,該項目的環評于2007年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完成以後,由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正式批復,填海面積為310公頃。之所以沒有上報國務院,是因為該項目是以1993年就由海口市政府批准核發了海域使用權證但卻一直沒有實施的“海口市新埠島北岸防護工程”為名報的環評。1993年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還沒有實施。由於工程獲准後已經超時沒有開工,所以在2007年的時候重新做了環評,為優聯公司的填海開發打開了方便之門。

  儘管環評通過,環評專家的《評審意見》中,亦不諱言“由於位於南渡江河口前沿的突前地帶,那裏颱風、風暴潮和鹹潮等危害比較嚴重”。只是,這個“海岸防護”工程“對保障新埠島的旅遊度假開發建設的順利實施並做好該地區的防災減災具有重要的意義”。

  雖然專家放行,但當地村民憂心忡忡,他們告訴本刊記者,眼看著大片大片的海防林被毀,數平方公里的江口海面被填平,不能理解這到底算是修建的“防護工程”,還是“暗渡陳倉”的造地囤地。

  人工島項目的爭議與衝突

  除了從海岸平推向海裏造地,自鳳凰島賣出了“天價”海景房之後,“人工島熱”亦開始蔓延。僅在海口市,就有燈塔酒店、千禧酒店、西海岸人工島等獲批,並且正在擬訂規劃向國家申請十平方公里的東海岸人工島項目。

  在文昌、三亞、瓊海等地,人工島的策劃和開建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還有一些類似於人工島,但是以遊艇碼頭等為名進行申報和建設的填海造地工程也陸續上馬。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在海南打造“國際旅遊島”的背景之下,以旅遊項目為由頭催生。五星級(或者七星級)酒店、海景別墅、遊艇泊位等是共同的關鍵詞。

  這些項目,有的已經在地方引起了爭議和矛盾。比如文昌市東郊椰林灣海上休閒度假中心正在建的面積約338.7畝的人工島。

  當地眾多漁民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人工島開建以後,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也會改變海灣環境影響到漁民的生計,甚至會引發次生災害帶來危險,因此在開工的時候,他們就進場進行阻撓,導致項目擱置。

  2011年1月12日上午,當人工島項目再次施工時,數千村民聚集在一起,將東郊鎮政府的車輛砸毀,並與現場施工人員發生衝突。為了不讓施工材料運輸進入工地,數百名村民將通往東郊椰林灣圍填海項目的唯一通道堵住。他們向本刊記者表示,將堅決制止項目的進行。

  村民符永恒告訴本刊記者,圍填海項目將使清瀾港口變小,一旦刮颱風,會對漁船回港避風造成影響。“去年10月,海南發大水,我們的村莊都被淹了,如果填人工島,村莊淹得會更厲害。”

  但是,文昌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林志鐵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卻表示,人工島項目符合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發展戰略定位,將大大提升文昌旅遊産業,促進文昌及東郊椰林灣經濟的發展,甚至還有實施的必要性。

  林志鐵説,人工島項目經過了專家的科學論證和研究,證明是可行的。該項目具備了海域使用權證書、海洋環境影響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航安全評估報告、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等必需手續,所以項目是合法的。

  人工島項目開發方文昌城投中惠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豐亦對本刊記者表示,項目全部手續都合法,而且利大於弊,目前群眾阻撓主要是因為對項目不理解。

  引發地方幹群矛盾的,不止文昌一處。在萬寧,本刊記者亦跟隨舉報群眾來到石梅灣,由華潤置地開發的遊艇碼頭海岸。這裡的工程車已經開始在填海作業。在施工圖上,本刊記者看到,總面積約15公頃的碼頭項目,主體部分是兩條延伸進海裏的防波堤,就在防波堤上,規劃了別墅和會所等設施。

  村民告訴本刊記者,真正了解大海的人,都不可能住在靠海這麼“零距離”的地方,更不可能在防波堤上建房子,但這還不是該項目唯一“亂來”的地方。華潤在萬寧的這一片旅遊地産項目,都是建設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青皮林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內。

  本刊記者向當地林業管理站詢問,這些項目是否能夠建在自然保護區內,得到護林員的答覆卻是:“這是省上的項目”。

  海南省林業廳前任森林防火辦主任劉福堂告訴《望東方週刊》,在地方政府的強力主導之下,林業部門沒有力量阻止這樣一些行為。“現在的一些開發行為,不顧生態破壞,急功近利,已經不是令人憂心,而是非常可怕??”

  更令劉福堂感到難受的是,參與各類項目評估的專家,卻總能“喪事當成喜事辦”,把明明有害的事説成有利,將最好的結果“科學地論證”出來。

  鳳凰島的“前車之鑒”

  人民網海南視窗特約評論員矢弓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三亞鳳凰島已經是一個教訓,填海面積約37公頃的鳳凰島,在建成使用幾年之後,已經禍害了20公里的優質海岸。如今的三亞灣,海灣退化、沙灘泥化、污染加重、水質變壞??

  他説:“‘前車之鑒’已經在這裡,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利益集團還是視若無睹,甚至拒絕承認。”

  根據2006年國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專家對三亞灣進行的“會診”,鳳凰島建好以後,改變了海流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海岸線侵蝕和沙灘泥化,三亞河攜帶入海的污染物也可能因人工島的阻擋而更多地沉積,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一些配套的開發建設,比如砍伐海防林、人工種植觀賞性的椰樹、棕櫚樹,建設人工便道等等也帶來了一些生態破壞的影響。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環保處處長陳忠林告訴本刊記者,三亞灣環境變化的原因是有多種因素的,雖然不能斷言説就是因為鳳凰島,但是鳳凰島不能説完全逃脫責任。

  在大約10年前,鳳凰島在報國家海洋局審批的時候,就已經遭到國家海洋局相關專家的強烈質疑。原本他們上報的面積,是現在面積的好幾倍,但是通不過。幾番博弈之後,在國家海洋局的強烈要求之下,鳳凰島的建設面積縮小到了現在的37公頃左右。

  上報國家之後被大大“縮水”,也成了鳳凰島給後來者的“前車之鑒”。只是這個前車之鑒比環境影響問題更容易獲得吸納。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與海島管理處處長陳剛告訴本刊記者,可能開發商會覺得,上報更高級別的主管部門,手續更複雜,時間更長,難度更大,所以許多單位在上報省廳的時候,都卡著49公頃的數字申報。從而造成了在海洋與漁業廳網站上,公佈出來的“海域使用權證”,總是會出現49點幾的“敏感”數字。

  因為海南省人大立法,作為特區的海南將27公頃以下的審批權限下放,所以市縣一級審批的,也常常會出現26點幾的“敏感”數字。

  但是,不排除一些項目會有玩數字遊戲,“少批多佔”,和按項目期數等由頭“化整為零”上報的動機和行為。而海洋部門在他們施工之後,也會監測,如果發現有違規,一定會制止。

  以海航集團的海口西海岸人工島項目為例。在環評公示的時候,這個被描述為“擬圍填佈置成‘太極’形,建設25萬噸級郵輪碼頭”的人工島項目,填海形成陸域面積約29萬平方米(29公頃);省廳于2010年10月19日核發的海域使用權證上,整個海域使用面積為49.2968公頃。但是,在海航集團該項目的招標書上,這個人工島的填海面積卻變成了197公頃。主要作為25萬噸級郵輪母港及配套設施國際遊艇會及配套設施、免稅商業區、水上運動基地(含公眾娛樂區)、涉外娛樂服務區等高端産業發展用地??

  在這個項目擬建的海岸邊,記者向施工單位詢問究竟人工島的填海面積為多大。得到項目經理的回答是不便於回答,只是該填海工程尚未啟動。陳剛向本刊記者表示,填海究竟能填多少,是批文説了算,不是開發商自己的招標公告和廣告説了算,對於這種情況,海洋主管部門也會跟他們溝通了解,並且在實施過程中一定會做好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