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湖北省 >

湖北“新工業革命”:戰略支點的産業支撐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7日 21: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湖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23.6%,這是去年(2010年)湖北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速度。

  這個數字,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9個百分點,高居全國第4位。

  以這個速度為牽引,2010年,湖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6136.51億元,比2005年增長1.7倍,年均增長21.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14027家,比2005年幾乎翻了一番。

  比這個速度更讓人關注的是,去年,湖北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72.8點,比5年前提高100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好水平。

  專家稱:湖北工業經濟已進入總量快速增長、效益大幅提高的時期,整體發展呈現又好又快的態勢。

  工業興,則湖北興;工業強,則湖北強。通過工業運行的一系列數據,湖北以新型工業化為路徑,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培植新興産業為重點,推進新的“工業革命”,擔當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堅強決心與執著實踐清晰可見。

  “千億産業集群”:改寫湖北工業份量

  對湖北汽車産業而言,剛剛過去的201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東風公司汽車産銷量突破260萬輛,居行業第二位。

  這一年,湖北汽車銷售收入達3067億元,成為全省首個躍過3000億元關口的支柱産業,躋身前三強。

  在跨越三千億門檻,瞬間飛躍的背後,是一個産業做大做強的歷史。

  汽車是湖北的傳統優勢産業,但直到“十五”期末,這個産業仍然“散、小、弱”。當時,湖北規模以上汽車企業363家,資産總值僅937億元。艱難形勢下,必須選擇一條“再造東風”、重塑湖北汽車版圖的新路徑。

  “聯姻”悅達起亞、PSA;“牽手”本田、日産;總部東進,佈局長三角、珠三角……幾年間,東風完成主業重組,八成存量資産被盤活,迅速裂變:神龍、東本、東風日産多個品牌橫空出世,一“卡”獨秀的産品格局徹底打破。

  龍頭活,則産業活。以“東風係”的崛起為契機,湖北重新佈局,引領汽車産業迅速聚集、發酵,從一個板塊裂變為多個産業集群。

  如今,湖北汽車板塊氣勢恢宏:武漢、襄樊、十堰三大整車製造基地與隨州專用車生産基地比肩而立,十堰—襄樊—隨州—孝感—武漢的千里汽車長廊蔚為壯觀;宜昌—荊州、黃石—黃岡兩條汽車零部件聚集帶比翼齊飛。一個體格強健的産業昂然屹立。

  汽車産業的跨越式發展,為湖北工業重振雄風增添了信心。2005年底,在規劃未來5年發展藍圖時,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實施“千億産業計劃”,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鋼鐵、石化、食品、紡織等6個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支柱産業,以支撐湖北新的工業體系。

  鋼鐵産業在重組中振興。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大膽決策,將省屬鄂鋼劃歸武鋼,支持武鋼發展從“滾動式”變為“跳躍式”。

  此次跨區域重組,徹底改變了湖北鋼鐵産業的命運。重組鄂鋼後,武鋼一路西進,重組柳鋼、落子昆鋼,規模逼近3000萬噸,躋身國內鋼鐵行業前三甲;加入武鋼後,鄂鋼借力起跳,以冷軋薄板、寬厚板工程為契機,完成從“大路貨”向“雙高産品”的轉身,扭虧為盈。

  香港中信泰富重組大冶特鋼,使一個特困企業煥發青春與活力,銷售收入、稅收利潤連年大幅增長。

  兩年間,我省鋼鐵産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省第二個千億産業。

  從此,“千億産業”成為湖北工業發展的重頭戲。2007年,石化跨入千億元行列;2008年,電子信息、食品站上千億元臺階。

  獨木為樹,萬木為林。伴隨著“千億産業集群”的生長,湖北經濟總量不斷刷新著記錄。2006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7000億元;次年,突破9000億元;2008年,昂首跨入萬億元俱樂部。2010年,“六大千億産業計劃”如期實現目標,共完成銷售收入13409億元,是“十五”末的3.4倍,佔全省工業的64.4%。“千億産業集群”給力,使工業成為推動湖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最大動力。

  自主創新:湖北工業鳳凰涅槃

  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製造業市場跌宕起伏,但在湖北,一家資産負債率曾高達95%、産品無人問津的“老字號”企業逆市而上。其自主研發的3台高檔數控機床出口英國。這是“中國造”機床首次向國外“反輸出”,6600萬元的訂單,創下我國超大型機床出口一次訂單之最。

  在國內,素以苛刻著稱的國防重點工程,也不斷將繡球拋向這家企業。多項具有完全知識産權的“極限製造”産品,被廣泛用於能源、航天領域。

  這家企業,就是武漢重型機床集團。它在國內外重型機床中高端市場獲得這樣的席位:數控立車佔市場份額60%以上,龍門銑、落地鏜、滾齒機等産品分別佔三分之一以上。

  命運的改寫,得益於傳統工業的改造,得益於自主創新。2007年,武重啟動總投資20億元的整體搬遷及技術改造項目,決心“進口一批、自製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再造中國重型機床製造基地。短短兩年間,先後自主開發42台套加工設備,裝備的數控化率由不足5%提高到95%。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來到武重視察,稱讚其堅持自主創新,成為引領中國裝備邁向“中國創造”的排頭兵。

  依託自主創新,完成轉型升級,武重只是湖北這個老工業基地“浴火新生”的一個樣本。“一五”時期,國家重點項目佈局,演繹了湖北工業引以為傲的光榮歲月。但時移世易,上世紀90年代,湖北工業進入艱難時期。湖北上下充滿一種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是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實施,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定位,激勵湖北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産業,通過技術革命,在“強塊頭”的過程中“舒筋骨”,實現産業升級。過去5年間,湖北工業技改投資以每年20%速度遞增;全省2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開發新産品12622項,有效發明專利突破1300多項。由是,湖北工業初步實現由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跨越。

  在推動傳統工業轉型的同時,湖北不失時機地實施新興産業工程,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先進製造為主體的特色高新技術産業群,涌現了烽火通信、長飛光纖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創造了全球首臺71英寸激光電視、我國首臺擁有49項專利的紅光高清視盤機(NVD)、首臺激光動態彎沉測量車、首臺緊湊型4000瓦軸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新興産業的推進,使湖北光電子信息産業實現總收入超過1000億元,躍升為世界級産業集群;光纖光纜生産規模穩居全球第一,國際市場佔有率達15%。2010年,湖北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0.8%。

  湖北工業涅槃新生,正在實現著由製造向“智造”的昇華。

  搶佔未來:構築新興産業發展戰略高地

  著眼未來,湖北正加緊構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戰略高地。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襄陽、武漢已先後被列入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東風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和轎車攻克了系列技術瓶頸,通過了全套性能試驗和強制性檢測,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

  在風電領域,我省已有3303工廠、荊州巨鯨、武漢重工鑄鍛、709所等10多家企業從事風電裝備製造,涵蓋發電機、齒輪箱、電控系統等多個關鍵配件行業。九成零部件已實現“湖北造”。製造風電機組的武漢國測諾德,通過與歐洲技術團隊合作,推出的兆瓦級兩葉片風機産品,已在東北、內蒙以及山西等地成功並網。

  省發改委介紹,未來湖北將著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力爭到2015年,新興産業産值突破1萬億元,總體發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

  站在高處,方能謀得長遠。可以預見,下一個五年,湖北將上演一場更精彩、更徹底、更為酣暢淋漓的“工業革命”;湖北工業也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在把湖北建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提供更堅實的産業支撐。(記者 謝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