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山西省 >

山西資源整合:煤炭行業一場革命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8日 08: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何以把山西資源整合稱為中國煤炭行業的一場革命?筆者以為,其因有三。一是進程艱難,資源整合涉及多方利益主體,阻力重重,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全力推進;二是意義重大,資源的最高利益主體是國家和人民,只有站在國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危的高度認識整合,才能推動整合;三是影響深遠,目前山西資源整合成果初顯,並已呈燎原之勢推廣開來。

  資源整合整出鉅額資源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能源的瓶頸作用日益加劇。站在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問題,山西省資源整合的最大意義是提高了煤炭資源回收率,數據顯示,過去小礦資源回採率不足20%,如今提高到80%以上。

  近年來,我國已變成煤炭純進口國,2010煤炭凈進口量超過1.45億噸,焦煤進口量4727萬噸。而另一方面,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過去多年來小煤礦無序開採非常嚴重,造成煤炭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破壞。

  在汾西礦業整合形成的25座煤礦中,整合井田面積為266.5平方公里,資源儲量約25億噸,其中有20億噸屬優質煉焦煤和煉焦配煤,尤其是汾西礦區內高強結焦性的煉焦煤,尤為稀少。據調查,上述井田內原有小煤礦554座,772個井筒,這些礦大部分屬非法開採礦井,開採歷史很長。由於小煤礦開採技術落後,管理水平低,資源回收率不足20%,而且對整裝資源造成極大破壞。

  以汾西瑞泰正豐和正安兩家整合煤礦為例,在總計27 .3平方公里範圍內,過去分佈著300多個小煤礦,井下巷道縱橫交錯,相互侵蝕,將整裝資源破壞的千瘡百孔。經初步估算,小煤礦這些年僅採煤1100萬噸,卻破壞了近3億噸的資源。

  汾西礦業公司通過資源整合進入礦區後,科學組織、物探先行、鑽探驗證。利用先進的物探技術探明了小煤礦採空區範圍,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採空區復採技術攻關,通過不斷試驗,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開採方法,即充分利用原有巷道和生産系統,採取沿空送巷、無煤柱開採技術,利用粉煤漿注漿治理採空區工藝,加大安全投入,把小煤礦大量丟棄的煤炭資源和巷道煤柱進行了回收開採,回收率達85%以上,這意味著原來被小煤礦破壞的近3億噸優質煉焦煤,又可回收2.5億噸。

  資源整合整出資本融合

  眾所週知,在山西煤炭資源整合中,曾伴隨著一場“國進民退”的大爭論。實際上,作為此次資源整合的直接參與者,筆者必須指出,山西在煤炭資源兼併重組過程中,以構建“大基地、大集團”為戰略方向,始終堅持“以大並小,以優並劣”的基本原則,目的就是要改變山西煤炭業多年存在的“多、小、散、亂、差”的傳統格局。

  事實上,在資源整合和企業兼併重組過程中,大量民營資本並不是被擠出煤炭行業,而是以股份制形式進入煤炭企業集團;同時,大量國有煤礦也借資源整合之機實現了股份制改造。以汾西礦業集團為例,在整合後形成的25座煤礦中,國有全資的只有1座,其餘24座全是股份制礦井。24座股份制礦井中,與民營資本合作的有21座,另有3座礦是與其他國有企業合作。通過與國企、民營、個人等各路資本的多方融合,實現了強強聯合,有利於整合企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從民營資本角度講,過去“煤老闆”變身為參與大企業集團股份管理的“現代晉商”。一方面,其經營理念發生了根本轉變,由過去追求眼前利益,希望“有水快流”,變成追求資本長期收益,希望企業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其心態也發生巨大變化,過去天天為企業安全生産擔驚受怕,如今不僅安全管理責任主體劃轉整合公司,同時由於新公司生産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生産和風險大大降低,再也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

  其次,從國有資本角度看,過去的國有礦山多數還有管理粗放問題,職工吃大鍋飯意識還比較嚴重,生産經營缺少活力。一方面,通過資源整合和企業兼併重組引進民營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新的機制給企業生産經營帶來了新活力;另一方面,通過股份制改造,新公司形成了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和規範的企業管理體制,民營股東對企業決策和管理形成有效監督,從而可降低整合後企業的運行成本。

  而且,原本從治理“多、小、散、亂、差”為出發點的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因為資本的變動和融合又取得一項新的收穫,即邁向“資源的資本化動作”。原來想不通、不配合的民營企業家主動地將自己控股的礦井繼續整合,交給了國有大礦管理。其中,山西孝義金暉公司就是這樣,主動與河北冀中能源整合,主動讓國有大集團控股。董事長李生貴説:現在才真正感受到山西省煤礦資源整合給民營企業帶來的好處。

  資源整合整出全國樣本

  如果説構建大基地、大集團和提高産業集中度是山西資源整合的一大目標,那麼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目標就是提高煤炭安全生産水平。

  筆者注意到,在2011年山西省兩會上,王君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裏談及“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併重組取得的重大成果”時,用了兩組數據:一是産業集中度———“礦井總數已減少到1053座,辦礦主體已減少到130個,70%的礦井生産規模達到90萬噸以上,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去年煤炭産量達到7.4億噸,是歷史最好水平。”二是安全生産———“煤炭生産百萬噸死亡率大大下降,由2005年的0.905下降到0.187。”

  提高煤炭産業集中度和資源回採率,加強煤礦安全生産,山西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推進的資源整合和企業兼併重組,不僅成為河南、內蒙古、陜西等全國煤炭資源大省學習的樣本,而且也受到國家高層的充分肯定。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在2010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指出:“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併重組在中國煤炭工業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頁。”

  201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煤炭資源整合的目標:“通過兼併重組,全國煤礦企業數量特別是小煤礦數量明顯減少,形成一批年産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礦企業年均産能提高到80萬噸以上,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炭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以實現“煤礦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升,安全生産條件明顯改善,煤炭資源回採率明顯提高,環境保護與治理得到加強,煤炭開發秩序進一步規範,形成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多種所有制並存的辦礦格局。”

  顯然,山西煤炭資源整合不僅整出資源,還在資本運作、安全生産等領域闖出許多值得總結的經驗。(作者係山西焦煤集團董事,汾西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