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陜西省 >

欲興秦要先興水 關中水利現狀調查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5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陜西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一號文件”讓水利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興秦先興水,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陜西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興水治旱史。對於陜西,這個水利之年具有了無比深刻的含義。

  “半個世紀前,中國的水利事業為中國的富裕奠定了基礎,那是一場有關‘水’的革命。今天,當黨中央用戰略高度和密集出臺的政策為水利發展繪就藍圖,水利無疑將迎來屬於自己的二次革命!”陜西省水利廳廳長王鋒用“革命”二字定義水利,可以預見,“水利”將以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在三秦大地上再度興起。

  靠天吃飯 患病的水利設施

  2011年關中大旱,50年來的第二個大旱之年,讓兔年的春節有了特殊的意義:還在正月裏,抗旱就成為陜西人面對的頭等大事。

  當水利技術員奔波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耙耱劃鋤,當老鄉們又拿起家中的轆轤用最傳統的碾壓為麥苗爭取活下去的可能,當氣象專家反復預測著那遙遙無期的雨水,水利設施成為人們最大的希望。

  然而現實是:垮塌淤塞的渠道、年久失修的排灌機埠、病險的水庫、乾涸的水井……水利設施在患病中艱難運行。

  “我們村裏的鬥渠,好多年都沒人修了,現在根本不能用,眼看著有水就是灌不到自家的地裏。”渭南市合陽縣農民李老漢看著自己地裏嚴重受旱的麥苗無奈地説。

  “靠天吃飯”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據調查統計,全省大中型灌區因永久性佔地導致67.7萬畝失灌,因田間工程配套不全導致544萬畝面積失灌,因工程老化失修導致586萬畝面積灌溉保障能力下降,因破壞殘損導致40%的小型農業灌溉工程不能正常運行。

  寶雞峽灌區素有陜西 “第一大糧倉”之稱,有效灌溉面積296.5萬畝,為全國十大灌區之一,多年來灌區以佔全省耕地1/18的灌溉面積,生産了佔全省糧食總量1/7的糧食,提供了佔全省1/4的商品糧,累計增産糧食達257億公斤。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渭河上遊生態環境惡化和水資源無序開採,導致徑流驟降,來水銳減,枯水期河源幾乎斷流,供需矛盾異常尖銳,每年缺水1.4億立方米。

  如果説水庫就像人的心臟,渠道就是人的血管。只有心臟而沒有完備的渠係建設,是很難發揮水利設施的作用的。而現在的末級渠係得不到應有的維修養護,許多渠道成為“斷頭渠”和“垃圾渠”。

  站在寶雞峽灌區的一段幹渠上,記者看到,除了不多幾處通過襯砌水泥混凝土加固外、多數的渠道還是土渠,渠道被淤泥、雜草和垃圾所佔據,珍貴的水源在這裡緩緩的流動,一點點的消耗。

  據介紹,該庫區的水通過河道向下游輸送時,有三分之一的水已損耗,進入幹、支渠後,至少十分之一的水在土渠中滲漏,當水流過末端的鬥渠進入農田,剩餘的水又跑冒滴漏了20%。

  水利變得無力,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現狀。在陜西水利廳的一個調研報告中這樣寫到:投入欠賬多,大型灌區只解決了一些“卡脖子”的急、難、險、重問題;中型灌區和小型水利工程長期處於“吃老本”狀態,多年無固定的投入,老化殘損問題日益加劇,服務功能不斷衰減。

  歷史欠賬 “啃老”的水利命脈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句話曾經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興修水利成為各地的重要工作內容。在陜西以平地改土、興水治旱為中心的農田水利建設高潮,使我省的農業灌溉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那時候,村裏的勞動力都要去修渠,這是算工分的。主要都靠人拉肩扛,很辛苦,但大家都沒有怨言。”咸陽市底張鎮孫家村的袁金勝這樣回憶當年興修水利的景象。

  水利廳調研報告中的一組數字,清晰地説明著水利的欠賬。解放初期的10年間,按照蓄水為主、小型為主、社辦為主的“三為主”方針,興起陜南建庫修塘、關中打井修渠、陜北打壩修地的熱潮,10年平均年增灌溉面積79萬畝,至1960年全省灌溉面積達到1125萬畝,是新中國成立前的3倍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堅持“蓄引提結合、大中小並舉”的方針,先後建成寶雞峽、馮家山、交口抽渭、石頭河等一批大型骨幹灌溉工程和數量眾多的機井、抽水站等小型灌溉工程,全省設施灌溉面積突破20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940萬畝。

  但是近年來,主要工作則是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努力恢復灌溉面積。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農村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變化,‘包産到戶,水利無用’和‘糧食過關,水利靠邊’等思想在一部分群眾中滋長,導致大量灌溉設施管理主體缺位、人為損壞嚴重,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積減到1984年的1840.58萬畝。”寶雞峽管理局的高明強介紹道。

  高明強掰著指頭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根據2000年完成的寶雞峽節水規劃,在2020年之前,投資32億元完成對寶雞峽干支渠的改造。截至目前,規劃已經實施了10年,按進度應該是工程進度過半,然而,現實是,10年僅僅完成投資3億元,到位資金2.6億元,只完成了改造任務的10%左右。按照現在的投入現狀,全部完成寶雞峽的節水改造項目,至少需要60年。帶來的結果是改造的速度趕不上老化的速度。”

  無疑,“啃老”已然成為現在水利不得不面對的尷尬。據調查統計,全省大中型灌區因永久性佔地導致67.7萬畝失灌,因田間工程配套不全導致544萬畝面積失灌,因工程老化失修導致586萬畝面積灌溉保障能力下降,因破壞殘損導致40%的小型農業灌溉工程不能正常運行。

  管理積弊 陳舊的水利體制

  如果説陳舊的設施是水利的外傷,那麼管理的積弊則是水利的隱痛。

  “我們給農民送水,基本是不賺錢的,主要收入靠發電這一塊。就寶雞峽管理局來説吧,共有職工2000多人,要養活這些人都很困難,更別説有多餘的錢搞建設了。”付局長不無擔憂地説。

  “我1995年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有16年工齡了。但現在還算是年輕人。由於水利收入少,待遇低,已經很多年沒有新鮮血液進入,即使進一些大學生也很難留住。”寶雞峽的一位管理員説。“灌區職工工作環境艱苦、收入很低,多數基層水管單位入不敷出、人才流失,水利職工收入遠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勞動付出與薪酬回報反差巨大,蘊藏著潛在的隱憂。”王鋒廳長對水利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即使有人,陳舊體制的禁錮也很難讓這些人發揮有效作用。我省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基本都設有專管機構,採取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共有國家正式職工1.43萬人,其中大型灌區0.96萬人、中型灌區0.47萬人;鬥渠以下末級渠係主要由群管組織維護運行,共有農民身份的群管人員2.08萬人。

  儘管人員不少,但是長期以來,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在一些地方十分突出。農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後,小型水利工程失去了管護責任主體,由於缺乏跟進政策和措施,致使這部分工程設施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對於大型灌區來説,雖然國家加大了骨幹工程的投入,但日常管理運行和維修養護經費財政投入不到位,長期處於“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尷尬境地。

  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和影響,各級在水利投入方面存在著等、靠、要思想,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不少工程沒有建立起良性運行機制,不少水利投資被截留擠佔或挪作他用,造成水利基礎設施歷史欠賬多、背負包袱重。

  對於這些問題,王鋒廳長曾痛心疾首地説“這些體制性、機制性、根本性問題解決不好,試問作為水利人,我們何謀新的發展?”

  集結號響 為了水利二次革命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水利愈加受到各級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大力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被寫入“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未來五年,我省將規劃新修基本農田250萬畝,改造提高基本農田5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30萬畝,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由0.53提高到0.55,可節水1億立方米以上,相當於新建1座大型水庫。“十二五”末全省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6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000萬畝,確保我省糧食安全的農村水利保障體系將基本形成。

  不僅僅是農田水利,“十二五”期間,從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防洪抗旱工程體系到城鄉供水設施都將迎來自己的春天。未來五年:

  我省將開工建設關中、陜北兩大供水網絡。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8億立方米。按用水對象,城鄉生活和工業增加13億立方米,農業灌溉增加5億立方米;按供水區域,關中增加10億立方米,陜北增加6億立方米,陜南增加2億立方米。

  沿河大中城市和重點村鎮將達到規定防洪標準,防洪保安能力顯著提高,渭洛河下游、三門峽庫區、南山支流及安康東壩等地區的嚴重水患將得到治理,全省山洪災害防禦能力和抗旱減災能力大幅提升,渭河初步實現“堤固、洪敞、水清、岸綠、景美”,成為關中的防洪安瀾屏障和綠色生態走廊。

  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25萬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淤地壩4800座,使我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積由“十一五”末的不足一半增加到三分之二,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地下水嚴重超採狀況得到扭轉,河湖濕地及地下水生態保護體系基本建成,重點河湖和濕地水生態環境得到初步修復,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將基本全面得到解決,實現民生水利的歷史性突破;全省縣城可新增日供水能力23萬噸,新增縣城飲水安全人口230萬人。

  ……

  現在,水利二次革命的戰鼓已經敲響,水利發展的新浪潮即將再次到來,我們期待著陜西水利人為三秦大地再次創造奇跡。本報記者 沙莎 康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