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上海市 >

上海積極探索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緩解擇校熱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0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聚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一項意外的測試成績,將崇尚“多做少説”的上海驟然推到聚光燈下。

  這項測試,就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組織策劃、每3年進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考查的是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用所學知識去創新、實踐,應對未來社會變化和終身學習的能力。2009年底,第一次參加測試的上海,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中,15歲在校學生的閱讀、數學及科學三項指標得分,均名列首位。

  這次PISA測試,上海共有152所學校、5115名15歲在校學生參加。參與學生由評估項目組嚴格抽樣,無從“應試”或“作假”。

  可以説,這一覆蓋各類學生群體的測試成績,在國際比較中,真實體現了上海在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抬高底部”,均衡發展,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

  比起“全球第一”,更讓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等人興奮的,是更細緻具體的教育評價指標:PISA將學生閱讀素養分成7級,上海不僅在預示一個地區未來高端競爭力的最高兩個等級的學生比例最高,處在最低等級的學生比例更是僅佔4%,是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最低的。上海初中學生閱讀成績差異主要是學校因素造成的差異只佔28%,明顯好於OECD中學階段總體情況;家庭社會經濟文化地位處於最低1/4的學生,閱讀平均成績也遠高於OECD平均水平。所有指標,都顯示出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際差異小、學校均衡程度高,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都能受到同樣高質量的教育。

  “這證明了我們持續20多年的基礎教育改革、均衡優質發展的方向正確,有了成效。”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揚説。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對中小學進行了大規模的校舍新建和改造,讓各個學校“硬體”環境基本均衡。2006年起,市級財政不僅對低於全市義務教育生均撥款標準的區縣予以轉移支付,而且每年撥出專項資金,用於遠郊區縣和財政相對困難區縣發展義務教育。

  “硬體”均衡,考較的不僅是政府的教育投入能力,更是超前謀劃、科學佈局的眼光。

  隨着城市形態變化,上海中心城區與市郊區縣中小學生人數之比,從30年前的3:2變成今天的1:2。幸好,依據對人口出生及城市規劃的分析預測,上海早早在郊區大力布點建校。“十五”期間,上海投資74億元,在郊區建設完成566個教育基建項目;“十一五”期間,再投資130億元,在郊區建設完成639個教育基建項目。

  均衡不是“均貧富”,重在打破壁壘,讓資源流轉

  一般説來,“硬體”易造,有賴於師資水平、辦校傳統和社區環境等因素的教育水平“軟體”提升卻難。但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卻自信地告訴記者:“只要理順機制,盤活優質教育資源,建立規範標準,學校就可能迅速改變面貌,實現跨越式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化,不是‘均貧富’,把各種教育資源平均分配給薄弱學校,要做增量均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説。

  像其他省市一樣,上海也早已試行了赴農村任教職稱評聘優先優惠、郊區農村教師津貼和獎勵政策,城郊區縣教育對口合作交流、師資剛性或柔性流動機制等多種措施,提高郊區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水平。

  更重要的一步,則是調動名校積極性的“託管”和“捆綁辦學”的探索。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公辦性質、産權隸屬關係、政府撥款、收費標準不變,但管理責任轉移,由政府購買服務,委託給城區學校或非政府的專業教育機構管理,後者享有辦學自主權。此舉突破了現行體制機制下學校人、財、物等資源跨區域流動難的瓶頸,讓優質教育資源得以順利、有效地輻射郊區農村,快速縮小城鄉基礎教育的軟體差距。

  劉京海現在“託管”着10所學校,其中8所是農村薄弱學校。在每所學校,他建立標準化辦學管理機制。東溝中學、三灶學校等在他託管後,教學質量明顯提高,生源紛紛回流。

  對郊區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區配套建設的新校,上海還組織名校開展“捆綁辦學”,規定名校和新校師資統一調配、課程統一管理、考核統一實施,保證後者高水平起步。目前,參與“捆綁辦學”的中心城區品牌已有10余所。而從2009年推廣的第二輪郊區農村義務教育委託管理的學校數則達43所。

  政府只是“管教育”、建機制,更專業的事交給校長和社會組織

  “你們該去柳營路小學看看,那裏的老師也許不能培養出高分學生,卻在改變着影響學生終身的習慣,甚至凈化了學生的心靈。”

  尹後慶主任向記者們大力推薦的,是虹口區一所普通公辦小學。因為所處社區外來人口密集,從2004年起,該校開始全面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外來務工者往往因忙碌、無力顧及孩子學習,老師們主動“在放學後為學生保留一張書桌”,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們還集體觀察孩子受環境影響形成的不良習慣,細分出81種“天天好習慣”,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成為合格的城市公民。

  像柳營路小學這樣單以成績論籍籍無名卻切合社區和學生實際,努力將教學、育人做得更細緻、專業的一批學校,眼下正越來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與弘揚。因為,上海的教育評估體系不再是一把尺子評判所有學校,而是認可差異,讓“好學校”更加豐富多樣。

  眼下,上海已在全國率先接收了47萬餘名外省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這兩年開始,上海小學新生中,非滬籍孩子已佔了五成以上。

  在這裡,消除薄弱、實現教育均衡,沒有一味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試圖建立符合市場化原則和科學規律的新機制,更多調動辦學、教學主體的力量,做“專業引領”。

  “政府只是管教育的,辦學要靠校長,教好課程就要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而客觀、公正地評估教育水平,則要靠第三方社會評估機構。”薛明揚主任這樣定位。

  於是,上海治理教育的重心逐漸下移,讓各區縣進行因地制宜的創新;於是,上海鼓勵每所學校根據各自的學生基礎和不同需求,創造性地、校本化地實施國家課程。

  為促使師資順暢流動,上海從2009年起實現了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全市統一標準;為打破區縣壁壘,發揮優質教育輻射力,上海正在大力培育非營利性的社會教育組織;建立以優質和多樣為特徵的全面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和社會評估機構,以便逐步打破單一學業為王的評價習慣……更寬的眼界、更深的思考、更實的舉措,關注內涵發展,致力機制建設,尊重科學,做事精細,這是上海基礎教育在優質、均衡發展中成績斐然的根本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