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廣東省 >

廣州廉租房最低每月35元 最大保障房項目昨動工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2日 0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廉租房(一房戶型)建築面積:約35平方米

人才公寓獨立戶型建築面積:約35平方米

公共租賃戶(三房戶型)建築面積:約60平方米

龍歸城保障房項目效果圖。

  蘇澤群透露廣州擬提高土地出讓金建保障房比例 今年租賃房建設將至少達保障房六成

  廣州迄今最大規模的保障房項目龍歸城保障房項目昨日正式全面動工標誌著廣州保障房建設正式進入“井噴”時代。

  廣州正在施工的廉租房的戶型中,最小的一房一廳單位只有35平方米左右,雙特困戶在現在1元/平方米/月的租金標準下,一個月就只需要付出35元的租金就可租到廉租房。

  本報訊 (記者賴偉行 通訊員穗房宣)昨日舉行的龍歸保障房示範小區開工儀式結束後,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和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局長、市住房保障辦主任李俊夫等共同接受了記者採訪。

  “‘十二五’期間廣州將加大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力度,進一步滿足低收入困難家庭的需要,通過多種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蘇澤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廣州保障房建設目前並不缺乏資金,特別是龍歸城項目財政更有保證。今後因應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的需要,廣州可能會提高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建設保障房的比例,其提取比例會在原來的10%的基礎上上調,具體上調多少的比例會通過即將舉行的市人大會議確定。

  蘇澤群還表示,去年開工建設的保障房所需的資金已經全部到位。他更保證,今年年底安排解決2008年在冊的77177戶低收入困難家庭 的保障房建設資金也是到位的,並不缺資金。

  而李俊夫則透露,在去年新開工建設的12個保障房項目中,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量約佔當年保障房建設總量的38.5%,龍歸城示範區公共租賃住房的比重甚至達到50%。今年,廣州將進一步加大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比重,初步設想包括廉租房和公租房在內的租賃型保障房不低於保障房總供應量的60%。

  廣州保障房建設進入“井噴”時代

  人性化公租房

  60m2也可有三房

  文/記者賴偉行 通訊員穗房宣

  今年,我國將開建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而廣州迄今最大規模的保障房項目龍歸城保障房項目昨日正式全面動工,也標誌著廣州緊跟中央部署,保障房建設正式進入“井噴”時代。

  據悉,廣州的保障房力求多元化,增加靈活性,以更貼近中低收入困難家庭。而在正在施工的廉租房的戶型中,最小的一房一廳單位只有35平方米左右的建築面積,非常實用,雙特困戶在現在1元/平方米/月的租金標準下,一個月就只需要付出35元的租金就可租到廉租房。

  廣州市住房保障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廣州共完成住房保障26230戶,超出省下達的住房保障14400戶工作任務的82%;包括龍歸城在內,新開工建設保障房項目12個,總建築面積308萬平方米、4.07萬套,去年新開工建築面積佔“十一五”期間保障房建設總量的50%,圓滿完成了去年初《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的新開工建設300萬平方米、4萬套保障房的目標任務。

  另外,廣州按照“保基本、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結合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人口數量、年齡結構、居住需求及經濟承受能力,確定合理套型面積標準和合理建設比例,以滿足低收入家庭的多元化需求,體現緊湊型、小戶型的建設導向。正在開工建設中的廣州保障房項目,公共租賃房從一房戶型到三房戶型,最小的一房一廳單位只有35平方米左右,三房一廳最多只要約60平方米。

  廣州市住房保障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規劃設計部不斷優化規劃設計工作,使保障房項目規劃設計工作形成不少新的特點:

  特點一:戶型設計功能更為靈活

  除了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外,還增加了公共租賃房、人才公寓、限價房、安置房,滿足不同層次保障對象的需求,同時也使保障房小區的入住對象從單一走向多元。

  特點二:公共配套大幅增加

  社區公共配套設施更加齊全、集中便利,公建配套與非公建配套的建築面積佔住宅建築面積從6%增加到11%。

  特點三:公交、地鐵站實行無縫駁接

  公交、地鐵站實行無縫駁接,同時把公交站點設置在社區商業裙樓,使交通更便捷。

  特點四:運用節能新技術及節能新措施

  設計體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及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在工程設計中採用了節能新技術及節能新措施。

  保障房故事:

  “經適房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文/記者何穎思

  昨日,大型保障房社區龍歸城正式動工,將為廣州提供約1.2萬套保障型住房,其中公租房佔六成,經適房佔兩成半。記者昨日採訪了幾位經適房申購家庭,因湊不起首付無奈棄購的家庭聽到這個消息後,重燃住房的希望,而已成功圓夢的家庭則已開始了新的生活。

  經適房棄購者:

  公租房是新年願望

  “公租房在哪的?怎麼申請?”梁秀霞從記者口中聽到了公租房項目後十分期待。

  “我迫切希望有一間公租房,舊樓都好,不奢望新樓,這就是我的新年願望。”梁姨説,“五六十平方米就夠,如果解決了房子,我一輩子都會很感謝的。”

  梁姨在去年經適房項目芳和花園第二批房源推出時申購過,由於付不起首付,無奈棄購。目前,梁姨和老公、兒子一家三口就是擠住在一間10多平方米的房間,兒子睡的閣樓高不到80厘米,每次都只能跪著進去。兒子明年就要大專畢業,“有個房子,兒子找女朋友都容易些,對不?”

  七口人擠住在約40平方米的小房子裏的麥國炎一家,同樣是因為湊不齊首付而棄購了芳和花園。麥國炎勸弟弟去申請公租房,“弟弟比我還要困難,經適房是買不到的了。”麥先生説,龍歸城配套環境好,偏遠一點也沒問題。

  經適房購買者:

  得到幫助不忘幫助別人

  “我老公上月30日已搞了晚會,準備在這個月把籌到的錢送到惠東小學那裏。”區婉婷對記者説,兩個月前,她還是一位經適房申購者。她和老公、女兒一家三口跟老爸老媽和大哥住在一起,房子只有約40平方米,區婉婷從小就住在閣樓做“閣王”,婚後跟老公睡到了閣樓下的雙人床做起了“廳長”,閣樓給了老媽住。

  去年的11月,經適房項目芳和花園第二批房源推出,區婉婷成功買到了心水房子,這有賴於老公朋友的幫助,慷慨資助首付大半的錢。

  得到別人幫助的同時,區女士和老公也不忘去幫助別人。區女士老公劉先生最近兩個月和同學忙著籌辦慈善義演,捐錢給惠東和花都沒錢上學的小學生。目前他們籌到了10來萬元,正打算把錢送到惠東小孩手中。

  “盡到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事情”,劉先生坦言,房子落實了下來,讓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次慈善活動中。“其實通過這次買房的經歷,我覺得給一個機會讓人自救也是一種幫助”,劉先生説,“經適房就是給了一個機會,雖然我們還需要自己籌集首付,還錢。”

  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范躍虹:

  龍歸城人才公寓可

  實現SOHO在家辦公

  本報訊 (記者賴偉行 通訊員穗房宣)龍歸城項目昨日正式全面動工,作為廣州建設中最大的保障房小區,其設計有何特點?記者特別採訪了設計者之一的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范躍虹。他透露,龍歸城有人才公寓的保障房類型,面對的並不一定是很低收入的階層,他們可能是剛來廣州或剛畢業,還處於創業初期,這類房子就是要歡迎年輕人來廣州創業。這類住房設計上更多采用酒店式設計理念,可能不適合一家老小一起居住,但很適合年輕人單獨居住,而且空間自由度較大,可實現SOHO在家辦公。

  住戶未來下車回家可順便購物

  記者:你們在設計中主要面臨哪些難題?

  范躍虹:龍歸城的設計理念,最終目的就是不用花太多錢就能達到很好的居住條件。有一個細節就是將公交車站放在保障房樓層的底部,居民出行更節省時間,下車回家前就可以順便購物,而且小區內的每個建築之間都有風雨連廊連接。社區內的道路還設計有天橋,居民不用橫穿馬路。(屋頂還有綠化)這個公交站場的設計在廣州住宅小區中是首創。

  記者:戶型設計方面有哪些亮點?

  范躍虹:保障房戶型考慮舒適性,在目前龍歸城的設計中,所有戶型的廳房廚廁全部是自然通風采光,而且大部分戶型都能做到南北對流。

  綠化率高於不少商品房小區

  記者:外立面怎麼設計?

  范躍虹:在立面設計方面,我們堅持一個原則,在節約的前提下,造出一個不像保障性住房的小區。目前我們的設計已經能夠達到商品房小區的外貌,立面避免粗糙感,用少的錢達到宜居的效果。小區的綠化率達到40%,也高於很多商品房小區。

  述評

  保障房建設提速

  給力“幸福廣州”

  剛剛結束的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目標要求,而要建設全省宜居城鄉“首善之區”,廣州更要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

  幸福從哪來?無非衣食住行,無非柴米油鹽。幸福要從日常生活中來。而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則是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低收入困難家庭尤甚。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近年來不斷構建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通過完善用地供應體系和創新建設模式,保障性住房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而昨日龍歸保障性住房示範小區的全面開工,更標誌著廣州保障房建設在“十二五”期間將邁上新臺階。

  廣州進入“後亞運”時代,惠民生、促轉變是放大盛會正面效應,體現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保障房建設適時提速,讓中低收入家庭早日住上放心、舒心的住房,過上安居、樂居的生活,恰逢其時更給力“幸福廣州”。

  (文/記者賴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