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每600戶家庭將免費擁有一支家庭醫生團隊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1月8日,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幾名老人正在接受中醫泡腳治療。本報資料圖片 郭鐵流 攝

  本報訊 到2012年底,每一個在北京生活的家庭,均可自願選擇、簽約,免費擁有一支24小時待命的社區家庭醫生團隊。目前,生活在東城、西城、豐臺三區的64171戶家庭,累計149847位居民,已試點享有社區“家庭醫生”服務。

  每600戶有一支“家庭醫生團隊”

  今天,北京市政府將召開“北京市社區衛生改革與管理工作會議”,部署在未來五年內,搭建一張覆蓋所有居京者,包括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個人健康管理等職能的服務網絡。

  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介紹,這張網絡,將由上萬支社區醫生、護士、預防保健人員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支撐,政府全額支持。按照規劃,兩年後,平均每600戶居民家庭,可享有一支社區家庭醫生團隊。

  遇大病3日可預約轉診大醫院

  “家庭醫生”主動、連續上門服務,免收掛號費,500余種基本用藥按政府採購進價銷售,普及中醫中藥服務……政府希望通過上述舉措,鼓勵居民遇常見病首診社區,鼓勵慢性病患者在社區保健、康復。

  衛生部門規劃,到2015年,全市全年約30%的診療服務,可在社區完成。

  同時,衛生部門正在努力構建社區與大醫院的雙向轉診“專用信息通道”,確保在社區首診的大病患者,由“家庭醫生”負責,在3個工作日內,預約到相應大醫院相應專科就診。

  目前,試行開展轉診預約工作,全市十三個區縣,20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28家綜合醫院建立轉診預約關係。

  居民滿意度影響“家庭醫生”收入

  為激勵“家庭醫生”們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堅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支兩條線”,確保公益性的基礎上,提高現有社區醫務人員工資待遇,確保不低於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

  不過,郭積勇表示,提高的收入,將通過對“家庭醫生”的服務進行績效考核,分配在每個醫務人員身上。比如,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的簽約家庭戶數、簽約居民的滿意度、慢性病患者的康復成效等,都將納入績效考核指標,直接影響社區“家庭醫生”的收入。

  【名詞解釋】

  家庭醫生式服務:是以社區衛生服務團隊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社區衛生服務團隊通過與居民建立相對穩定的自願服務關係,為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健康責任制管理模式。

  ■ 社區健康服務新政

  1 新增29種藥品全額報銷

  醫療保險社區目錄新增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的29種藥品,取消個人先行負擔的10%費用,全額報銷。

  2 配設備 居民可自測健康

  到2015年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將配備10000台(件)自助健康監測設備,為居民提供健康自助監測服務。

  自助設備的檢測結果可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鏈結,使“家庭醫生”和居民自己更為全面、動態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狀況,督促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3 慢病患者有“貼身”保健員

  市衛生局正在全市社區開展“衛生保健進萬家”活動,計劃為10萬個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免費培養10萬名家庭保健員,協助社區家庭醫生團隊的工作,讓慢病患者擁有一位24小時“貼身”陪伴的健康管理員。衛生局還計劃到2015年底,全市慢病家庭保健員達到20萬名。

  ■ 追訪

  怎樣擁有社區“家庭醫生”?

  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表示,社區醫務人員會主動與居民聯絡,贈送聯絡卡。居民享受社區“家庭醫生”的服務,與是否北京戶籍、是否流動人口沒有關係,每位居京者都可以家庭為單位,自由選擇所居住社區內自己滿意的家庭醫生團隊,簽訂社區健康管理和服務協議。如果對自己的“家庭醫生”服務不滿意,也可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出,要求終止或更換“家庭醫生”。

  居民簽約後可享什麼服務?

  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介紹,簽約居民除可享受計劃免疫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外,還可享受到4類個性化服務和優惠措施:

  “健康狀況早了解”——“家庭醫生”將以簽約家庭為單位,為每位居民建立個人健康檔案,每年對其進行1次健康狀況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為居民量體制訂個性化的健康規劃。

  “健康信息早知道”——“家庭醫生”及時將健教材料發放給簽約居民,及時將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信息和季節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告知簽約居民。

  “分類服務我主動”——根據居民健康狀況和需求,“家庭醫生”會提供主動電話健康諮詢和分類指導服務。

  “貼心服務我上門”——空巢、行動不便並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享受“家庭醫生”的上門健康諮詢和指導服務。

  社區家庭醫生≠私人醫生

  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許峻峰表示,二者存在著根本不同,不能將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理解成醫生常規性到家裏提供診療服務。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的主要目的是,暢通社區醫生與居民聯絡渠道,在社區醫生與居民間建立穩定、信任的服務關係,讓居民享受到更為便捷、貼心的社區衛生服務。

  打針吃藥找他們是否免費?

  市衛生局副局長郭積勇説,家庭醫生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服務,包括對行動不便老人的上門服務,對大病患者的預約轉診服務,都是免費的。不過,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或轉診大醫院看病,産生的實際診療費用,包括用藥,仍要按照先行醫療收費政策繳費,醫保患者的診療花費,可按比例報銷。

  ■ 探訪

  地點:西城展覽路

  “家庭醫生”提醒“健康家事”

  老媽的血壓血糖監測,兒子哪天該打防疫針,又冷又幹的天氣全家如何防病……家住展覽路,首批簽約社區家庭醫生團隊服務的居民高先生説,這些瑣碎的“健康”家事,如今都有“家庭醫生”及時提醒。

  今年9月,西城在全市率先啟動了社區“家庭醫生”服務試點,覆蓋全區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8個社區衛生站。截至目前,已有3萬多戶、5萬多居民簽訂了“家庭醫生式服務”協議書,老人、嬰幼兒、孕産婦、慢性病患者等四類人群成為“家庭醫生”的重點服務對象。“家庭醫生”團隊還主動向全體社區居民發放聯絡卡,上面有全科醫生的姓名、電話等,可接受居民全天候的健康諮詢。

  西城區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還將逐步推廣建立居民自助式健康管理模式,在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部分A類社區衛生服務站(大於350平方米)建立“健康自測小屋”,配備健康管理自助系統,用於社區居民血壓、血糖等常見健康指標的自助檢測。“通過免費開放,鼓勵居民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檢查結果將自動存儲在居民的“健康卡”或健康檔案內,並作為開展社區疾病篩查、對指標異常居民及時進行健康干預的依據。

  ■ 相關新聞

  社區“家庭醫生”缺口逾萬人

  本報訊 “北京市現有在崗社區醫務人員的缺口,超過1萬人”,昨天,北京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處長許峻峰表示,按照一個家庭醫生團隊服務600戶居民的目標,市衛生局測算,約需要3.5-4萬名社區醫務人員。然而,目前北京在崗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尚不足2.6萬人,缺口超過1萬人。

  許峻峰坦言,衛生部門的統計顯示,2009年,全市社區在崗衛生服務人員的平均工資,是年人均4.2萬元,甚至低於北京市職工人均年收入4.7萬元的水平。

  另外,各區縣社區醫務人員工資性收入也存在較大差異,如海淀區社區醫務人員2007-2008年的人均工資收入為4萬元左右,而偏遠的密雲縣僅有約2萬元。

  據了解,在今天的“北京市社區衛生改革與管理工作會議”上,政府將公佈“四個一批”政策,計劃通過面向全國招聘、延遲退休年齡、鼓勵專家多點執業、免費培養農村定向醫學生等措施,充實社區家庭醫生服務團隊。

  此前,市衛生局已向市政府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積極爭取,推動給社區醫務人員“漲工資”,並提出漲薪後整體工資的50%左右,用於績效考核。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王薈 魏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