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市民騎自行車遭"停車難" 官方稱將建專用道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3日 23: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That‘s a fact(北京城裏有900萬輛自行車,這是個事實)”,這首2005年曾橫掃歐洲各大金曲排行榜的流行歌曲,如今聽來卻著實名不副實。

  市交通部門統計數據顯示,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仍是當之無愧的“自行車之城”,約6成市民出行首選自行車。然而進入新世紀後,自行車出行比例以年均2%的幅度連續下降。過去的5年,本市自行車出行比例下降了12.4個百分點,目前僅佔總出行比例的17.9%。

  兩公里的騎行險象環生

  “借過、借過一下!”週六下午15時許,保利大廈東側一條雙向單車道的馬路上,白色的隔離帶將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隔開,整條街上車流稀疏。市民郭秀芝騎車出了小區門,卻直接拐上了步行道,右腳蹬在車蹬上,左腳劃地,邊吆喝著邊閃躲開一群嬉鬧的中學生。

  放著約1.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不走,偏和行人搶道,郭秀芝也有“苦衷”。原來,這條長三五百米的街上,在非機動車道上幾乎都停滿了機動車,全然無視路旁交管部門樹立的禁止停車的標誌。

  “天天如此。”郭秀芝説,“如果不是著急辦事,我絕對不騎車出門,否則要麼違反交規跟行人搶路,要麼就‘豁出命’跟汽車爭道。”

  靠腳劃行了十余分鐘,郭秀芝拐到了東直門大街上,走上了非機動車專用道,開始正式騎行。此時,她的兩手卻更加忙碌起來,左手牢牢地攥著閘把,以備隨時剎車,右手則乾脆放在車鈴上,不停地按鈴。

  “嘀嘀!”在東直門交通樞紐的公交車進出站門口,背後刺耳的大公交喇叭聲嚇了郭秀芝一跳,她趕緊腳下緊蹬,給公交車讓行。

  “叮鈴、叮鈴、叮鈴……”加速過猛,她幾乎貼著一位急匆匆的行人捏住了閘,火氣也上來了,“看著點,別往車上撞!你們都走輔路,讓我們騎車的走哪啊?”

  “這不是要去等車麼,公交車站就設在那,沒見這麼多人都在輔路上走呢麼?你急什麼?”行人也不甘示弱。

  郭秀芝繼續往前騎上了東直門立交橋,小汽車一輛接一輛的從她面前呼嘯而過,她嘆了口氣,推著車瞅準個空當,趕緊跑過了橋。心裏卻盤算著,下學期還是不讓自己孩子騎車上下學了,這天天在汽車縫裏鑽行,太危險。

  短短不足兩公里的騎行卻險象環生,這種情形如今在北京隨處可見。

  自行車騎行環境的改變源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伴隨著北京市自行車擁有量當時突破600萬輛,普通人擁有私家車也逐漸由夢想變為現實。隨著自行車擁有量增勢減緩,騎車出行比例開始逐年下降,然而,駕車出行卻急劇上升。

  更讓騎車者擔心的是,本市的騎行環境在悄然無聲中惡化:一些自行車道被嚴重擠佔,公交車和小汽車成為騎車一族最危險的“對手”,汽車尾氣、噪音等也嚴重影響著騎車人的健康。

  2005年,環保社團自然之友開始了一項長達5年之久的社會調查。根據上百名環保志願者的現場騎行調查,在本市四環內公認比較適合騎行的28條道路中,僅有18條道路基本達到了“安靜、林蔭、安全、車少”等要求,而且主要集中在後海北河沿、文津街等次幹道和公園周邊。而地安門東大街、崇文門內大街、東單北大街等環線和主要大道則普遍存在“車多、亂、嘈雜”等現象,非常不適合騎行。

  在三元橋、國貿橋到勁松橋附近一帶都有這樣的路段,路上幾乎沒有自行車道標識,在自行車和汽車之間也沒有任何隔離帶,同方向快速行駛的汽車,對騎行者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脅。

  北京市交通委規劃處處長陳燕淩介紹,自行車道被擠佔嚴重,通行環境和安全條件不斷下降,尤其是機動車違章停車,都嚴重影響自行車路權和安全,抑制了自行車出行方式。

  自行車出行“卡”在路上

  “最近,交通部門針對自行車出行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不安全成為受訪者反映最多的問題。超過39%的人認為目前自行車出行環境滿意度很差。”北京交通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郭繼孚曾坦言,自行車出行比例低很大原因是“卡”在了路上。

  記者調查時發現,目前非機動車道“縮水”現象嚴重,其中以長期被機動車佔用,或標誌不清問題尤為突出。非機動車道被汽車擠佔的路段比比皆是。

  在三環路長虹橋往北的路段上,自行車道不但寬度變窄,而且被大量佔用。原來長虹橋醫院周邊沒有足夠的停車位,來看病的人只好選擇將車隨意地停在路邊,佔用自行車道。

  今年6月初,市民劉先生發現在海淀劇院南側的輔路上,居然畫上了機動車停車位。他説這裡是非機動車道,但是好多人都將私家車停到了這裡,上下班高峰期就堵成一片。

  一位附近大廈內的保安透露,平時在這裡停車的基本是附近的上班族,在週末則是以帶孩子上補習班的家長為主,為了省錢省事,車主們就把車停在了非機動車道上。有的公司看到了“商機”,乾脆就在非機動車道上私自畫上停車線,亂收費。

  以二環路為例,原本的非機動車道現在騰出了一多半的空間,讓給了汽車,變成機動車輔路;還有一些路面原來的自行車道被劃為公交專用道。

  其實,非機動車道的寬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專家舉例,一條自行車帶的寬度為1.5米,考慮到最寬的車輛有超車的條件,每增加一條車道寬度應該增加一米。然而,現在很多路段的自行車道早已達不到這個標準了。

  “出行機動化和汽車的家庭普及,以及非機動車道被擠佔,其實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解釋説,在國外的許多大都市,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在400輛至500輛之間,比如日本東京是千人400輛,若以此類推,北京目前約有兩千萬人,意味著可以有超過800萬輛汽車。

  他認為,把非機動車道被佔簡單地歸咎於汽車的家庭普及,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它容易掩蓋交通管理上的問題。提高自行車出行率,在道路資源短期內難以迅速增加的情況下,加強交通管理和道路改造,消除自行車出行的“卡口”是更應考慮的問題。

  自行車遭遇“停車難”

  “師傅,這附近有停車的地方嗎?”週末,市民王小姐騎自行車去中糧廣場購物,繞著商場騎了兩圈兒也沒看到自行車存車處,只好推著車走到機動車停車場前詢問。

  “沒有,在這附近上班的人要憑工作證停自行車,這些地方都是停汽車的。”一位工作人員“好心”地指引説,“你還是騎車去崇文門吧,那邊也有大商廈。”

  這讓王小姐很無奈:“過去商場門口都有存車處,現在怎麼都沒了呢?”對此,有專家學者坦言,這是社會認知走了彎路——行車、停車設計與管理是以機動車為“本”,現在人們的出行理念是以開小汽車為榮。

  “小汽車和自行車近年來享受到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市民張先生曾是一位自行車愛好者,然而他已經近十年沒騎過車,他説,“政府部門、大商場都設有汽車停車場,但是自行車停車處卻任其自生自滅,連存放的地方也越來越小了,可見自行車越來越不受重視,甚至可以理解為不鼓勵人們騎自行車出行。”

  相對於機動車增加迫使自行車道減少或變窄,人們對自行車出行的看法也加快了自行車被遺棄的速度:

  “二環路的輔路原本都是作為非機動車道使用的,小汽車越來越多,為了緩解擁堵,有關部門開始徵用車道,如今已經基本上變成機動車道了。‘皮包鐵’不如‘鐵包皮’安全,現在道路使用上自行車是弱勢,誰願意騎車冒風險?”

  “騎車不被人尊重,不小心擋了小汽車的路,有的司機一個勁兒地摁喇叭,有的搖下窗子就罵,還有的吐痰扔礦泉水瓶子。”

  “有車被認為是成功人士的一個象徵,北京許多豪華寫字樓、飯店都沒有自行車停車位。如果騎車去那裏辦事、就餐,看車的人都會説‘到這種地方來,怎麼連車都買不起啊’一臉的鄙夷。所以很少有人會去為自行車出行爭路權,不像在國外一些城市,騎車出行是一種時尚。”

  被訪者的這些議論,道出了騎車人的尷尬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