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貴州省 >

貴州國家級貧困縣舉債2億元申遺 潛藏五個隱患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2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化遺産開發難題”

  貧困縣荔波的“世遺驚艷”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舉債申遺成功後,該怎麼辦?

  2007年,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榮膺“世界自然遺産”,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的荔波縣,作為遺産所在地之一,旋即被媒體披露其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為了申遺,地方舉債約2億元。荔波的世遺元年,2008年,荔波縣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明確規定“傾力打造旅遊主導産業”;縣城定位也跨越式地提升為“國際化專業旅遊城市”,産業發展依舊遵循“適度負債”的模式,著力資本運作。

  未來的“十二五”期間,“窮負債+資本運作”,對於這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618元的小縣而言,是通往小康的諾亞方舟,還是又一次狂熱?

  貧困縣的“窮舉債”

  1989年荔波啟動旅遊開發,2007年申請世界自然遺産成功。僅僅一年後,2008年,荔波年接待遊客量為168萬人次,同比增長71.7%;旅遊直接收入1998萬元,同比增長84.3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26億元,同比增長83.52%;該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2317萬元,增長26.24%,農民人均純收入2618元,增長21.27%。“世界遺産”不僅有力推動了荔波旅遊跨越式的發展,也切實推動了服務業和民生的增長。

  2009年,荔波旅遊開始呈現出“一喜一憂”的兩重天。“一喜”是,荔波年遊客接待量264萬人次,綜合旅遊收入6.03億元,世界遺産的品牌影響力得以充分體現。“一憂”是,荔波2009年人均旅遊收入僅為228.4元,但同為世界遺産,2009年,平遙年接待遊客113萬人次,僅為荔波的42.8%,而其旅遊綜合收入8.1億,為荔波的134%;平遙人均旅遊收入716.81元,為荔波的3.13倍。荔波人均旅遊消費能力低迷,人氣沒能轉化為財氣。

  雖然,荔波世遺品牌強,發展快,規模大,但人均旅遊收入和世界遺産地極為不匹配,旅遊産業對地區服務業的提振作用不明顯,從而難以保證區域經濟的可持續高速增長。

  “窮舉債申遺”只是一個項目運作,而“窮舉債”旅遊則是區域發展,兩者完全不同。世遺幾年間,荔波“快”字當頭,但“快”而不“好”。此時,如果繼續沿用“適度負債”模式,甚至不惜以財政擔保為手段,那麼,負債風險之大,不言自明。

  五個熄火隱患

  其實,荔波申遺成功迄今只有短短的3年,從根本上講,荔波,乃至黔南地區的旅遊發展,要真正在規模快速擴張中,儘快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提升旅遊企業的治理質量,從而實現産業“又快又好”的發展。這一路徑建設,至少需要兩個“五年計劃”的不懈努力。所以,荔波“窮負債+資本運作”的快車,潛藏著5個發動機熄火的隱患,需要格外審慎對待。

  首先,荔波縣城的“國際化專業旅遊城市”宜作長遠的務虛目標。目前,平遙的戰略定位是“晉商文化旅遊中心城市、全省旅遊業發展龍頭、全省現代服務業特色基地縣和五大文化基地”。立足於省域的服務業和旅遊業中心城市,對荔波更為切合實際。

  世界遺産地未必都是國際級的旅遊景區,打“國際牌”主要依賴於遺産地的産業結構和城鎮化發展水平。以麗江為例,2009年三次産業結構為18.8:37.6:43.6;其全市城市建成區面積為31.6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126公里,自來水綜合生産能力達到11.2萬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88%;燃氣普及率80%,基於這樣的發展,麗江才可樹立起“國際旅遊休閒基地”。

  所以,荔波應擁有足夠的耐心,戰略定位的品級不必急於貪大。同時,荔波真正應該一步到位的,應是自身的“産業標準”,即以追求個性化和崇尚自然本質的産業發展模式,在旅遊方式上,滿足以未來十年內,國內外遊客在華旅遊方式的新變化——散客越來越多,團隊客越來越少。國際上,遊客70%是散客,30%是團隊客人。而近年來,國內的海外遊客大約50%為團隊客,我國正在努力降低國際旅遊的組織化程度,因此,荔波必須順應海外遊客的新變化,發揮後發優勢,少走彎路,一步到位。

  第二,對門票收入要實事求是,不求“面子光鮮”。2008年,荔波的農民人均純收入2618元,低於黔南州的平均線(2826元/人),僅比農村絕對貧困線(1196元/人)高出1422元,依然低於世界銀行的貧困線(約3193元/人),所以,絕對不能輕言放棄景區的門票收入。目前,國內門票免費的5A景區只有杭州西湖和南京中山陵,兩家的免費底氣來自於當地服務業和民生發展的水平。

  第三,今年,國務院下文鼓勵中小旅遊企業積極融資創業板上市,荔波景區應該啟動股改進程,但其融資能力差,原因主要是收入總量有限,主營業務單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世界遺産景區,荔波的股改,一定要堅持國有控股的根本原則。

  第四,荔波的保護經費來源有待完善化,可以在貴州“專項資金”的基礎上,順勢成立遺産保護基金,由政府主控,容納私人捐獻和民間資本進入。保護資金來源應該有三:1、政府定向預算補貼;2、景區經營收入的按比例繳納;3、基金化運作。荔波應該儘快完善保護資金結構,實現良性運轉,有效解除發展中的後顧之憂。

  最後,如果旅遊和農業割裂開來,孤立發展,將是最大的熄火隱患。黔南州是典型的農業地區,在2008年,第一産業實現收入78.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53%,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66.3%,而第三産業則只佔11.1%。所以,荔波的度假旅遊,應該立足於服務和拉動農業,有效助推第一産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産業發展實現兩個結合:第一,生態農業和度假相結合,建設複合型的原生態田園度假;第二,特種旅遊和度假相結合,設立景區遠眺和總覽的觀光索道,將度假休閒,結合到民俗考察、洞穴探險、野外探險等特種旅遊産品上來。

  “世遺驚艷”對像荔波這樣的貧困後發地區,尤為魅惑,但是麗江(1997年)與平遙(1997年)的世遺奇跡,無不是建立在13年長期務實發展的基礎之上,所以,荔波保持世遺狂歡中的理性與警醒,刻不容緩。

  荔波需要兩個“過渡”

  目前,荔波需要進行兩個“過渡”:第一,從資源整合過渡到産品整合。2006年,荔波啟動縣城大規模民族化、旅遊化的改造,集中房屋外觀、管網埋地、道路路面、環境綠化和城市設施等方面,將其建設成為區域旅遊的接待中心,總耗資約3500萬元,這是荔波的資源整合,目的在於打造産業基型。同時,長期居住在荔波的布依、水、苗、瑤等少數民族,遺産豐富,民俗多樣,將其優勢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産業資源,荔波現在辦法不多,旅遊産品單一,産品的“文化”含金量低。

  自然遺産的觀光價值極高,但真正充分發揮遺産旅遊的産業潛能,還是需要讓自然遺産有“文化”起來。1、加強旅遊線路的創新,增加民族民俗深度體驗的産品;2、農家樂要主打高附加值的“民族牌”,不打低附加值的“農家牌”,變“農家體驗”為“民族風俗體驗”;3、項目運作打“文化旅遊”牌,比如,荔波縣民族文化商旅一條街項目,預期投資8000萬元;旅遊系列商品食品開發項目,預期投資1000萬元。這兩個項目應貼合特色化的民族民俗主題,從而整體抬升産品層次和消費水平。

  第二個“過渡”,是從産品創新過渡到服務創新。提升區域旅遊的接待能力,並不是大建五星級和四星級的賓館。以雲南麗江為例,至2009年末,麗江全市已有星級賓館195家,其中,五星級賓館1家,四星級賓館12家,三星級賓館52家,主體是二星以下的賓館(佔比66.66%),還有數量眾多的鄉村客棧和青年旅店。可見,遺産旅遊的服務産品構建,務必做大做實中低端的接待能力。其次,對於中西部的縣域經濟體,開發多層次的休閒度假村和別墅區,這種旅遊地産開發的路徑,要比大建五星賓館更加切實有效。(裴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