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廣西6歲艾滋孤兒:網絡暖流能否融化現實堅冰(組圖)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8: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社電 廣西柳州市城中區的一個村莊裏,坑坑洼洼的土路塵土飛揚。岔路口的兩塊指路牌指引著方向,“小龍的住處→請您輕輕的關愛,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半個多月來,數百名柳州市民和各地網友來到這裡,順著路牌找到小龍的家。年僅6歲的孤兒小龍是個艾滋病毒攜帶者,已在此獨自生活了3個多月。

  不久前,網絡上轉載了相關報道,小龍迅速成為“網絡紅人”,更引來大批網絡愛心人士的關愛。然而,網絡愛心能否將小龍帶往一個合適的現實歸宿?帶著這個疑問,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記者探訪了小龍。  

  獨自生活

  一條叫“老黑”的狗、一間燈光昏暗的小屋、一口鍋臺、一片奶奶幫種的菜地、6隻自己養的雞,幾棵青菜伴著米飯,沒有油和鹽…… 

  2004年,小龍出生了。但2008年、2010年,父母相繼病逝,年僅6歲的小龍成了孤兒。由於小龍父親生前與大家族的關係較為疏遠,4個叔伯不願收養小龍,奶奶也已84歲,只能時常上山“指導”一下他的生活。

  9月初,小龍被村委會送到柳州市兒童福利院。就在入院體檢中,小龍被查出HIV檢測呈陽性,是一名艾滋病毒攜帶者。為此,福利院無法收納小龍,而村民們口口相傳,很快都知道了小龍的情況。城中區政府推斷其父母生前都是艾滋病人,而小龍則是母嬰傳播導致的艾滋病毒攜帶者。

  雖然親人及村委會的人時常上山看望,但小龍仍是獨自生活,形單影隻。

  網絡暖流

  皮膚黝黑的小龍趴在床上睡著了,手上還有做飯燙傷的傷口。但小屋中堆滿了物品,掛麵、大米、雞蛋、水果、小熊玩偶……

  11月5日,小龍的故事見報,騰訊“活著 中國人的一天”紀實圖片特刊轉載後,網友評論達4.7萬餘條。此後,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向村裏湧來。

  截至記者採訪時,小龍已收到愛心捐贈的奶製品26件、食用油20壺、麵條約50斤 、水果約100斤、電視機兩台、洗衣機一台、童車3輛……

  11月29日記者了解到,由於天氣漸冷,不少好心人為小龍送來棉衣等保暖物品,愛心QQ群集資出錢給房屋加固,細心的網友還為小屋更換電線,安裝白熾燈。

  這幾日,84歲的奶奶上山和小龍一起吃住,來往不斷的網友和玩具,也讓小龍展露出孩子“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天真快樂。

  現實堅冰

  本應是熟人社會的牛車坪村,卻忽視了對小龍的關懷。“一直以為是家人帶他生活,看了報紙和網上登的才知道是他自己過。”

  艾滋身份,令小龍面臨一系列和其他孤兒不同的尷尬。首先是上學問題。牛車坪村的孩子都到村裏的馬鹿山小學上學,小龍在這裡讀了學前班。校長説,秋季學期開學後小龍來過學校,但年紀太小無人督促,幾天后就沒來了。

  其實,問題更多出在當地學生家長身上。“家長聽説小龍感染艾滋病後都不同意他來馬鹿山小學讀書,有的甚至提出如果學校接收小龍,就讓子女轉學。”一位村民説,家長們認為小孩子不懂事,難免打打鬧鬧受傷流血,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小龍傳染,抵觸情緒較大。

  大人的説辭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態度。一群孩子放學後追逐著記者的攝像機來到小龍家,和他踢起球來。12歲的彭小遊(化名)還特意從家帶了十來個小橘子送給小龍吃。

  但記者連續詢問4名小學生,他們的回答基本一致:可以和小龍一起玩,但不會一起吃東西,更不會有親密接觸。這成了小龍在當地入學的重大障礙。

  其次,小龍面臨收養難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表示,廣西目前沒有能夠收納艾滋病或艾滋病毒攜帶者的兒童福利院,建議暫由其親屬負責照顧。但4個叔伯出於對艾滋病的恐慌和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沒有一個擔起監護職責。而奶奶年事已高,力不從心。

  事實上,體檢前,當地已有一對夫婦願意領養小龍,得知其艾滋身份後又放棄了領養。

  柳州城中區副區長呂飛飛説,9月初他們已組織醫生隨訪,為小龍辦理低保,發放冬令救濟物資,並決定報銷其醫療費用。

  柳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長劉金紀介紹,小龍的病情目前不需服藥,只需定期檢查。根據相關規定,“對艾滋病患者的一切個人資料都需嚴格保密”,城中區對小龍病情知曉部門提出保密要求,同時尋找合適的收治單位。

  歸宿在哪

  今後一些極端的弱勢個例可能還會出現,政府應多一份更具體的現實關愛,杜絕孩子“拿著低保獨自生活”的現象。

  媒體報道和網絡傳播讓地方黨委、政府感到了壓力。柳州市宣傳部門有關官員稱,小龍固然需要關愛,但為了他的健康成長,更需要保護其隱私,媒體不應公開其艾滋身份,而應給政府部門的正常救助留一個空間。

  記者採訪了解到,小龍的童年令人心寒,當地有關部門也並非如網友質疑的“缺位”,只是政府“不到位”的現實關愛激發了網絡同情氾濫。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網絡愛心接力,試圖給予小龍生活的力量。面對眾多網友的關愛,城中區副區長呂飛飛表示將秉持全面幫扶救助的原則,根據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和健康成長的目標,嚴格依法行政,盡可能委託更專業化的機構安置小龍,給他一個寬鬆平和的成長、治療環境。

  廣西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周可達認為,政府僅提供物質幫助是不夠的,小龍更需要精神支持和照顧。他説,隨著社會轉型發展,今後一些極端的弱勢個例可能還會出現,網絡關注和同情也將持續,這是社會文明的一種表現。政府應多一份更具體的現實關愛,杜絕孩子“拿著低保獨自生活”的現象。 

  不久前,網絡上轉載了相關報道後,小龍迅速成為“網絡紅人”,他的不幸童年令人唏噓,更引來大批網絡愛心人士的關愛。然而,網絡愛心能否將小龍帶往一個合適的現實歸宿?帶著這個疑問,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探訪了小龍。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