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上海市 >

夫婦遇難時緊緊相擁 到火葬場仍難將二人分開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8日 14: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上海一高層住宅發生火災

  □晨報記者李艷秋韓小妮葛志浩顧 箏

  昨夜,有多少人未眠?你,我,都在同一場災難前,慟哭、痛思。

  沒有人是局外人,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的手足。大火過後,不知有多少家庭將天人永隔?我們盡力尋覓逝者在生的點點滴滴,以慰親友。

  ●2106室沈先生,40多歲

  為事業常在兩個城市間奔波

  説起和自己家住同一樓層的沈先生,居民陸蘭迪感嘆説:“音容笑貌,歷歷在目!”

  陸蘭迪一家1999年就搬至失火大樓居住,是那裏的第一批住戶。沈先生一家則是之後才搬進來的。“聽他們説,當時樓裏有好幾間房可以選擇,沈先生聽説我們家書多,他們喜歡讀書的氛圍,所以特意選了跟我們住一層樓。”陸蘭迪告訴記者,“沈先生40多歲的樣子,每次看到我們都笑嘻嘻的,非常客氣。最近,他調到蘇州工作,經常要在兩個城市間奔波,為事業打拼很辛苦。但他總是一副很愉快的神情,好像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火災發生時,沈先生正在家中。看到火勢嚴重,他給在外的妻子打了個電話,告訴她家裏著火了,煙霧很濃,自己被困住了……趕到現場的妻子悲慟地看到平時樂觀、和善的丈夫被擔架抬出來,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小趙,男,31歲,吉林來滬

  總會把賺到的錢寄給家人

  11月15日,周女士和丈夫還高興地盤算下午該怎麼過,但幾個小時之後,來自靜安中心醫院的一通電話告訴她,兒子在一場大火中受傷,病情嚴重。兩人同時癱在座椅上,過了幾分鐘,才強行拖著身軀趕往醫院,得知兒子正在重症監護室,兒媳因30%燒傷被送往瑞金醫院。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與兒子兒媳住在一起的兒媳的弟弟小趙已在大火中喪生。

  “就這麼一眨眼的時間,人就沒了,這讓我怎麼跟人家家人交待。”周女士泣不成聲,小趙的離別和兒子兒媳的遭遇,讓她失眠了整整一夜。

  小趙來自吉林,七八年前就來到上海,一直在姐夫、即周女士兒子開的一家店裏打工。

  千里迢迢來上海打工,孝順的小趙總掛念著家中雙親,會把賺到的錢第一時間寄回家。再苦再累,對他來説都可以承受。如今這把火,讓一切都不復存在。

  ●13樓崔女士,50多歲

  或許連照片都找不到

  15日火災發生後,當晚的電視新聞裏,一個女孩抱著爸爸焦急地喊道:“媽媽還沒出來!”這位母親的安危也牽動了許多電視觀眾的心。記者昨天了解到,這位母親最終沒能逃離無情的大火。

  15日晚上,歌手高婭媛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發了一條有關靜安區火災的消息:“我朋友家就住在該樓的十三層,也是今天火勢最嚴重的地方,她和爸爸爬出來了,可惜媽媽沒能及時搶救出來。”

  高婭媛告訴記者,15日下午2時35分左右,她突然接到朋友的電話,説是家裏著火了。在和其他幾個朋友趕去現場的路上,她又接到消息,朋友和她爸爸被解救,但媽媽下落不明。輾轉多家醫院後,他們最終在瑞金醫院找到了已經過世的朋友的媽媽。“我們陪朋友在關懷室裏為她媽媽送別。她媽媽是因為窒息去世的,沒有燒傷的痕跡。臉上的表情很安詳。”高婭媛回憶説。短短一個下午就陰陽兩隔,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的朋友情緒失控:“我們應該等媽媽的,要死就一起死!

  朋友的媽媽姓崔,儘管50多歲了,但瘦瘦高高的顯得很精神。“每次我們去她家玩,她對我們都很客氣。”高婭媛遺憾地説,“現在整個家被燒掉了,要準備葬禮,卻連她的一張照片都沒法找到。”

  ●王芳,女,38歲,公司職員

  遇難時與老公緊緊抱在一起

  11月15日,14時30分,童先生接到好友王芳的電話。電話那頭是緊急的呼救:“著火了,趕快幫我們報警。”14時35分,童先生報警後回撥電話,“這次我們可能真的要再見了。”王芳説。

  一語成讖。

  16日,童先生在龍華殯儀館見到王芳的屍體,“屋內另外三人也都走了,他們是王芳的丈夫、父親和保姆。”如果沒有這場大火,王芳夫婦會出現在童先生兒子的生日宴會上,“酒席都已經訂好了,她是我兒子的乾媽。”童先生哽咽著説。

  兩個月前,王芳和丈夫才回上海。她早年去日本留學,畢業後留在日本工作,和日本人橘幸弘(音)結婚,並已取得日本永久居住權。

  童先生和王芳已有十幾年的交情,他們是同學,在王芳旅日期間,一直由童先生一家幫忙照顧王芳的父親。“她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對朋友也非常好。”

  火災當天,正是王芳父親的生日。那天王芳提著蛋糕,拒絕了與別人同吃午飯的邀約,執意回家為父親過生日。“那天下午1點半左右,我還接到她的電話,誰知2點半就接到發生火災的電話。”

  童先生坦言,一開始他還較為樂觀。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現場後,時間漸漸消逝,樂觀的情緒也消失殆盡。

  童先生的希望最終還是破滅了,“在龍華殯儀館我幾乎都不敢辨認,太慘了。”據入屋的消防人員説,王芳和丈夫橘幸弘在廚房裏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到了火葬場也很難把他們兩個人分開。

  王芳和丈夫結婚多年,兩人非常相愛。據童先生介紹,橘幸弘曾説過這樣的話:“如果我太太今天死了,我明天也不想過了。”

  ●503沙國榮,男,64歲

  喜歡作詩作畫與人分享

  再過幾天,就是侄子的婚禮,但他已不能參加;再過幾個月,也許又有詩畫出爐,但也無法與他人分享。

  沙先生當過臨時數學老師,傾其所學教書育人。退休後,經常提筆寫詩作畫,並樂於和周圍的親戚朋友分享這些快樂。教師公寓裏每一個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顆熱心腸。

  大樓起火時,沙先生還盡可能輕鬆地在電話裏勸太太:“不要著急。”然而,當大火燒進樓道、當濃煙瀰漫在屋裏,他在和女兒的最後一次通話中喊出無助的“救命”。

  “如果不是徹底的絕望,我父親絕不會説出‘救命’二字,就連當初在醫院做骨穿手術他也沒有吭一聲。”在最後一通電話裏,沙先生的女兒聽到的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