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公安局副局長履新百日 城管謀“變臉”(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8日 0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西城城管監察大隊隊員正在對一家餐館的煤氣罐進行檢查。這是城管第一次涉及燃氣檢查。本報資料圖片 楊傑 攝

  11月7日,市公安局副局長李潤華在北京城管的位子上履新滿一百天。今年7月27日,時任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總隊長的李潤華正式兼任北京市城管局局長,引來對城管前景的諸多猜想。上任百天,北京城管從衣著儀容,媒體形象著手,重塑城管形象。其背後是城管求新求變,以獲取民眾認同和支持。

  李潤華言論

  不只燒一把火、兩把火,要把火一燒到底。

  城管隊伍成立至今已經有13年的歷史,一直為北京城市的發展付出了很多,但結果是社會不認可、百姓不滿意、城管隊員自身沒有歸屬感。

  城管的主體責任不是處罰而是服務。

  這個城市不能離開城管,不用太長時間證明,只需三天,如果沒有城管,這個城市將會是垃圾成堆,污水橫流。

  “這下完了,得挨罰多少啊?”回憶起上個月被城管抓的情形,小販劉大姐還心有餘悸。

  小販城管衝突明顯減少

  讓她意外的是,城管罰了她50元,但將車子還給她了。

  10月8日,她來到豐臺城管大隊東鐵營分隊接受處罰。她55歲,在劉家窯過街天橋下南邊賣雞蛋灌餅。“孩子在北京上大學,得掙錢供他學習。”劉大姐跟城管人員講。

  讓她意外的是,城管罰了劉大姐50元,但將車子還給她了。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劉家窯橋遊商、“黑車”、“黑摩的”多在此聚集。今年3月23日,豐臺城管大隊東鐵營分隊在查抄一無照水果攤時,與女商販發生衝突,致百餘名人圍堵城管近7小時。

  商販們的記憶中,去年一年,城管小販的這種嚴重的衝突發生了好多起。

  不過,“近幾個月倒沒聽説什麼衝突的事”,劉大姐説。

  “不認可”迫使城管革新形象

  個別同志不注意形象,敗壞了隊伍的聲譽。城管隊伍在部分市民眼中變得聲名狼藉。

  “其實城管沒那麼狠,人心換人心,他們也挺不容易的。”劉大姐這麼説,衝突首先是態度和語氣,城管隊員語氣蠻橫,做法粗魯很容易引起衝突。

  這一點在李潤華正式兼任北京市城管局局長後有了明顯的改變。李潤華的第一把火燒向城管的“形象”。9月27日,李潤華上任剛兩個月,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召開千人大會,會上李潤華提出了“重點整肅著裝、儀容不規範,舉止不文明等行為”。

  李潤華解釋,“城管隊伍成立至今已經有13年的歷史,一直為北京城市的發展付出了很多,但結果是社會不認可、百姓不滿意、城管隊員自身沒有歸屬感。”

  以前在網絡搜索“城管”兩字,不少都是城管打傷商販”、“商販與城管衝突等。

  有北京城管官員表示,形象就是城管的“命根子”。

  “個別同志不注意形象,敗壞了隊伍的整體聲譽。城管隊伍在部分市民眼中,變得聲名狼藉,這也導致了城管隊員中的一些不良情緒,他們的努力不被社會認可,自身價值難以體現。”

  改變從穿衣開車抓起

  著裝不整潔,制服混裝、故意遮擋車牌等問題屢屢存在。

  “作風紀律百日整治”重點整肅著裝、儀容不規範、舉止不文明等行為。

  城管局副局長田才巨在內部講話中透露,今年上半年,全系統因執法不規範、處理方法簡單導致96310城管熱線投訴478起。

  “著裝不整潔,制服混裝、駕駛作風不文明,故意遮擋車牌等違法行駛等問題屢屢存在,這是我們在政風行風評議中得分低的主要原因。”田才巨表示。

  開展整頓以來,各個區縣城管紛紛以“柔性執法”來重樹城管形象,有的請國旗班戰士對城管執法人員進行軍姿培訓;有的走訪原黑三輪司機,有走上街頭向市民發放《民意調查表》。

  而百日行動第一階段結束總結時,數據調查顯示,96310城管熱線舉報同比去年下降16.4%,群眾滿意率上升28.2%。

  借鑒公安模式減少負面新聞

  城管工作時時刻刻處在聚光燈下,要善於和媒體打交道,爭取更多、更有效的正面宣傳。

  與此同時,另一個變化也在悄然展開,有媒體主管熱線新聞的負責人表示,近兩個月來,很難再接到城管打人和引起群體衝突的報料了。而且,城管負面投訴對方一般都會上門溝通,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將記者拒之門外。

  城管系統一位執法人員表示,新局長上任後,首先對新聞宣傳進行了整頓,各個區縣的新聞宣傳都要上報市局,尤其是大事件發佈前一定要經過市局批准。

  城管局副局長田才巨曾在講話中表示,城管工作時時刻刻處在聚光燈下,要善於和媒體打交道,爭取更多、更有效的正面宣傳。

  這是 “聲音上下統一,公安模式引用到城管上了。”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熊文釗看來,從上世紀50、60年代開始,國家就提出公安形象要維護,公安新聞不能隨便報道。“新局長是從公安系統過來的,要整頓城管形象,肯定首先要減少城管的負面新聞。”

  李潤華對媒體報道城管新聞很在乎,在一次場合中,他説每天都會瀏覽有關城管的報道。“城管發展需要媒體的支持,有問題可以提出來,絕不護短。”

  “作風不改則"變裝"無意義”

  城管改變外觀以重塑形象,只是切入口而不是長久之計。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由於執法方式簡單粗暴,城管長期以來給外界的印象、口碑都不好。此番在衣著、言語和車容上率先做出變化,並通過媒體宣傳重塑形象,顯示出城管內部存在求變的意願。

  “城管改變外觀以重塑形象,只是切入口而不是長久之計。”汪玉凱認為,民眾長期以來不認可的並非城管的外表,而主要是其執法行為本身。如果“變裝”後的城管仍保持原來的執法作風,外界對其不認可的態度也很難改變,則目前外觀的改變就沒有意義。

  汪玉凱建議,城管重塑形象應首先改變工作理念,將管理和服務相結合,通過服務來體現管理。他認為,目前城管的執法作風是頤指氣使,為管而管。

  不過,這一點在不少城管隊員看來屬“戴著鐐銬跳舞”,只要城管“替人執法”的本質不改變,就很難改變市民對城管的印象。

  順義直屬二城管分隊執法人員無奈地説,他們其實也不想處罰,“除了勸説、告知以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處罰,久而久之留給人的印象就是罰。

  城管的“罰”源於其他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只是由城管集中起來,統一行使,如北京城管擁有308項行政處罰權。

  不改變“罰”的做法,就難改變人們對城管的印象,而這又指向了城管的體制問題。

  “替人”執法成謀變死結

  李潤華坦言,市政府派他擔任市城管執法局局長是一種工作上的探索。

  “形象改變之後,還會有什麼變化”?基層城管隊員也很茫然。

  今年2月,北京新一輪機構改革啟動時,沒有把城管列入新的機構改革框架中。一時間,“城管可能被撤銷”的消息風聲四起。今年7月李潤華代管城管後又引發城管併入公安的猜測。直到今年9月中旬,市政府才在“三定”方案的附則中明確,市城管執法局仍是市市政市容委下的“二級局”。

  公安與城管“暖昧”的關係在李潤華身上也得以體現,李潤華僅有一次在媒體前露面,他既沒穿警服也沒穿城管服裝,一身便服。

  在市城管執法局的官方網站上,見不到關於李潤華的“只言片語”,在領導簡介一欄裏既沒有他的照片也沒有他的簡歷。

  對此,李潤華坦言,市政府派他擔任市城管執法局局長是一種工作上的探索,在工作剛起步時,他不願意説很多,也沒什麼可説的。

  北大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認為,公安局副局長兼任城管局局長,仍不能改變城管局的尷尬地位。“沒有解決借法執法的境遇”,彭真懷説,截至目前,國家組織機構一直沒有明確城市管理的獨立主體地位,這是城管遭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市紀委監察局調查稱,北京城管歸口市市政市容委名下,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體制,調查建議其獨立出來歸政府直屬管理。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熊文釗表示,城管併入公安的可能性不大。城管局副局長王連峰7月底在向前往視察的市政協部分委員介紹情況時也表示,城管執法管理體制或面臨調整,但不是納入公安隊伍,至於調整到什麼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 杜丁 傅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