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山東省 >

殯葬費過高催生“墳奴” 存放十四年骨灰終撒海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13: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23日,在青島參加免費海葬儀式的一位市民手捧鮮花悼念親人。

  文/片 齊魯晚報記者 盛文靜

  先是青島免費海葬4OO多位死亡居民,接著浙江寧波為困難家庭推出“經濟適用墓”……殯葬費用高不可攀,如何才能“死得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在城市,安葬—位逝者需要多少錢?有哪些不失莊重卻成本更低的殯葬方式?海葬、樹葬等能不能被居民接受?潛新聞——道來。

  “如果給老人選擇海葬,一定會被村裏人的唾沫星子淹死。”青島嶗山區北宅東陳村的小陳説,猶豫之後,他最近還是花1萬多元給岳父買了一塊墓地。

  “一塊同樣規格的墓地,從去年的2萬元漲到3萬元,如果不趕快預訂,10天之後可能又是另外一個價。”公墓銷售人員劉女士介紹。

  樹葬、海葬、花壇葬、壁葬、骨灰還林……越來越少的墓地資源和高得嚇人的墓地價格迫使人們轉變觀念,這些新的殯葬方式既節約土地資源,也一樣可以寄託人們的哀思。

  存放十四年的骨灰終撒海

  10月23日上午,在青島市殯儀館存放了整整14年後,逝者陳舜華的骨灰被兒子王文洋撒入大海。

  “媽,兒子再送您最後一程,以後每年我都會帶孩子來海邊祭奠您。”王文洋一邊撒著伴有花瓣的骨灰,一邊流淚念叨著。

  10月23日、24日兩天,青島首次免費為本市死亡居民舉行海葬儀式,427名魂歸大海的逝者中有409名本地居民,另外18位外地逝者的親屬則需交500元。

  “今年是海葬人數最多的一年。”青島市民政局副局長韓同央説,免費政策推出之前的今年清明,有225位逝者由親屬選擇海葬,今年海葬骨灰總數達到了652具。

  從1991年開始,青島率先在全國開展骨灰海葬,每年清明節與農曆十月初一各組織一次,免費之前,每具骨灰收取500元。

  海葬的好處顯而易見。一個單穴墓一般佔地0.8平米,雙穴墓地1.2平米,再加上綠化留空面積,一畝地只能安置41位逝者。1000具骨灰撒海,就可節約土地24.4畝。

  海葬還減輕了死者親屬的經濟負擔,農村土葬的費用為6000元到8000元,城市經營性墓地的費用則為3萬元到5萬元,而海葬除運輸、火化等外,基本不用再花錢。

  選擇海葬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學歷比較高或思想比較開放的,此次免費海葬的報名家屬中不乏外籍華人,還有一些人專門從北京、瀋陽等地趕來。

  另一種是收入較低的家庭,淄博市周村區的姚玉霞是街道辦的幹部,她給公公婆婆選擇了海葬,“我死了以後也要海葬,這樣可以給兒女減輕負擔,又有紀念意義。”

  但顯然,海葬還不能被多數民眾接受。20年來,青島共有4500多具骨灰撒海,可比起年均5.3萬餘人的死亡數字,海葬的逝者少之又少。

  墓地價格再高也不愁賣,你不買別人也會搶

  在青島,除了海葬,逝者骨灰主要有三種處理方式。

  一是農村的公益性墓地,公益性墓地一般以村或鎮為單位修建,不收取費用。

  二是骨灰堂,骨灰堂安置又分為兩種,一是存放在殯儀館的骨灰安放樓,收費從40元/年到180元/年不等;二是農村的懷念堂或稱公益性骨灰堂,由村或鎮來修建,也是免費存放。

  第三種則是購買城市經營性墓地,這是代價最高的一種。

  記者從青島市民政局獲悉,青島目前經過審批的城市經營性墓地僅有10處,共計2283畝。

  “國家已經不再審批新的經營性墓地了。”青島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説,國家嚴格控制殯葬用地,這是大政方針。而另一方面,公墓的價格屬於市場自行調節,可用公墓越來越少,價格必然會越來越高。

  以青島福寧園公墓為例,墓地的最低價格為32800元,最高的則為96800元,再加上380元/年的養護費以及刻字費等,價格不菲。

  “一塊同樣規格的墓地,從去年的2萬元漲到3萬元,如果不趕快預訂,10天之後可能是另外一個價。”福寧園公墓的銷售人員劉女士介紹,這裡位置較好的墓地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只有96800元的極品墓地選擇餘地較大。

  “墓地價格再高也不愁賣,畢竟很多人的思想還是很傳統,你不買別人也會搶。”另一處墓地的銷售人員稱。

  七成骨灰存在殯儀館,有的一放好幾十年

  “1平米的墓地就要花這麼多錢,甚至是房價的好幾倍,對一般家庭來説確實是個不小的壓力。”一位想購買墓地的市民表示。

  據了解,除了購買墓地,繳納墓地管理費對居民來説也是不小的負擔。各個墓地管理規定不同,有些需要先繳納5年的管理費,有些需要繳納10年,最長的一次繳納20年。如果到期後在一定時間內不繼續交費,骨灰將被處理。

  繼房奴、孩奴、車奴之後,難以高攀的殯葬價格又催生了一個網絡熱詞———墳奴。

  王文洋説,母親剛去世時他曾想過買塊墓地,“後來墓地價格越來越高,買墓地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就這樣,王文洋母親的骨灰在殯儀館一直存放到現在。

  王文洋的情況並非個例。青島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説,在青島,選擇骨灰安放樓是大部分城市居民處理骨灰的主要方式,能佔到70%。

  青島市殯儀館的熊衛國處長介紹,目前殯儀館內已經安放骨灰6萬具,有些一放就是幾十年,甚至到後來都沒有人管了。

  “現在殯儀館裏的骨灰存放已經飽和,基本上是出一個進一個。”熊衛國説。

  青島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的工作人員説,選擇將骨灰存到殯儀館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買不起墓地的,一種是覺得生前盡孝就可以,沒必要買墓地厚葬的。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將親人的骨灰放置在骨灰堂裏屬權宜之計,因為墓地價格太高,一旦有價格適中的墓地就將骨灰遷走。

  1991年至今,青島參加海葬者無一來自農村

  樹葬、海葬、花壇葬、壁葬、骨灰還林……青島市民政局有關人士介紹,越來越少的墓地資源和高得嚇人的墓地價格迫使人們轉變觀念,這些新方式可以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人們一樣可以寄託哀思。

  但目前,選擇這些新殯葬方式的居民畢竟是少數。

  “如果給老人選擇海葬,一定會被村裏人用唾沫星子淹死。”青島嶗山區北宅東陳村的小陳説,雖然看過免費海葬的報道後,他動過為逝去親屬海葬的念頭,但猶豫之後,最近還是花1萬多元給岳父買了一塊墓地。

  小陳説,墓地價格雖然很高,但不能不買。在農村,給老人找一塊風水好的墓地入土為安,是盡孝道的表現。“壓力再大也要把老人安置好,我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

  據了解,1991年至今,青島參加海葬的沒有一位來自農村。

  即使城裏人,接受海葬的也不是很多。姚玉霞的女兒就接受不了母親的觀點,“把骨灰撒在海裏,連個固定祭拜的地方都沒有,不安心。”

  “海葬之所以推動得比較緩慢,跟市民的傳統觀唸有很大關係。”青島市民政局副局長韓同央説,對海葬的爭議除了是否“入土為安”外,還有人認為骨灰會對大海造成污染,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專家張樹楓表示,“人死不能復生,如何安葬只是一個方式問題,讓老人在世時過得快樂比怎麼安葬都強,重孝薄葬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