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重慶市 >

重慶擇校貴房價跑輸贊助費 抱錢不知何處捐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發佈公告稱,《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已經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一審,該《草案》第三條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和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家住重慶江北區的胡先生看到公告後笑著對記者説:“呵呵,這麼多年了,禁止學校亂收費的通知已經不知道出臺多少次了,家裏的小崽崽也從幼兒園讀到了小學,但有用麼?我只看見各個學校的贊助費一年一個價地往上漲,還不能還價……”

  “房價沒有擇校費漲得快”

  “大家都説房價漲得快,我説房價沒有擇校費漲得快。”10月26日,家住重慶市華宇名都的楊女士説,五年前姐姐的兒子就讀一所名校時繳了2.8萬擇校費,去年自己的兒子就讀同一學校時,擇校費漲到了4萬,據説今年漲到了5.5萬。“這樣漲下去,誰受得了喲!”

  楊女士的感受可能是當今年輕父母們共同的慨嘆。

  “明年某小學捐資助學費要漲到8萬!”最近幾天,在家長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把家住重慶江北區巴蜀城小區的易先生嚇出一身冷汗。

  易先生的女兒今年才三歲多,在幼兒園上小班。此前已有不少同事提醒他:要讀好學校就得讀它們的學前班,就得提前兩年去報名,否則到時抱錢去都沒地方繳。

  考慮到孩子太小,易先生一直在猶豫中,聽説漲價的消息後,他趕緊打電話到位於渝中區人和街的這所小學進行諮詢。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他,學校現在收取的捐資助學費是5.5萬元,其中包括一年的學前班費用。由於繳捐資助學費的家長太多,該校明年的招生計劃已全滿,工作人員讓他下月來登記,搶訂後年就讀學前班的名額。

  “現在就訂兩年後的學前班位置,這樣算下來,豈不是為了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提前三年就要向學校捐錢。”易先生感到不可理解。

  隨後,易先生又諮詢了上清寺另一所知名小學,同樣是從學前班開始,收取捐資助學費的標準是5.5萬元,目前也沒有對外招生。

  經過一番諮詢,易先生發現重慶市幾所知名小學目前都沒有對外招生。很多家長到學校報名未果後,紛紛猜測學校現在奇貨可居,明年的捐資助學費行情可能要漲。

  某名校的李老師解釋,捐資助學費並沒有大漲,因為過去只是收取小學六年的捐資助學費,一般為3.5萬到4萬元,現在增加了一年的學前班,跟這些年全面上漲的物價相比,學校的捐資費用增加得並不多。

  “不是不給家長報名機會以圖漲價,而是學校實在裝不下了。”李老師説,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嚴格將每班人數控制在45~50人,“如果我們濫辦班的話,雖然能滿足更多家長,但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了。”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接收能力有限,或是為更進一步增加收入,一些學校的擇校費、借讀費數額不斷刷新。每個區內較好的小學,一般在3萬元~3.5萬元,全市內有名的小學一般在4萬元~4.5萬元,最高的達到7萬多元。主城區每個區較好的中學,“捐資助學費”在1.8萬元到3萬元之間,幾所名校的初中,一般都在3.5萬元左右。

  禁收“擇校費”或首次納入地方性法規

  據了解,擇校費是大家的口頭語,一般在學校開具的收據上是另一個叫法——捐資助學費。

  重慶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日前分組審議《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草案)》。針對社會大眾反應強烈的“擇校費”問題,《條例(草案)》提出,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擇校費和借讀費,免費提供教科書。

  重慶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報告指出,由於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教學水平客觀存在差距,通過向優質學校捐資獲得子女就讀優質學校的現象,在一定時期仍將存在。但這種與入學挂鉤的捐資助學,與自願向義務教育捐款性質不同。《條例(草案)》中的擇校費,即是指與入學機會挂鉤的捐資助學費用。據悉,這是“擇校費”禁止性規定首次納入地方性法規中。

  在審議時,不少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禁收“擇校費”,雖然上位法沒有就此作出規定,但重慶《條例(草案)》對推動公平教育的目標和方向不容置疑,儘管法規操作落實起來尚有難度。

  重慶市人大教科文衛主任委員高進進在分組審議時認為,草案中所寫的實施義務教育不收“擇校費”,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可能是一句空話,有關部門不如將這些費用統籌起來,用於扶持薄弱學校,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

  重慶市某名校校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只要教育資源不均衡,擇校就避免不了。“在擇校還無法消除的背景下,每年都會有大量學生擇校,如果不用捐資助學費這個經濟杠桿,學校如何決定誰來讀,誰不讀?”他説,計劃外多收的學生,國家是沒有撥款的,學校需要給他們配備教育資源,經費都來自於擇校費。

  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學校身上

  “取消擇校費很好!我們舉雙手贊成。但考不上優質名校的學生如果又想讀這些學校,怎麼辦?”市民彭先生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憂慮:“靠什麼?那恐怕只有靠領導的條子了,難道這又公平嗎?”

  有家長告訴記者,説他戶籍地周圍的學校師資、教學設施設備都不算好,自己也有這個能力支付擇校費,讓孩子接受優質教育。若取消擇校費,孩子就只能在戶籍地就近入學。“這樣的結果,也是一種不公平。”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宋愚觀點明確,“‘捐資助學費’暫時還不能一下就全部取消。”宋愚説,不論是“捐資助學費”,還是“擇校費”,這些都是在目前教育資源還不夠均衡現實條件下,實現生源分流的一條措施,這樣做至少對有的家庭而言,還可以通過多繳錢來獲得去名校的上學資格。

  當前,在全市這種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學校能不能做到不收“擇校費”?

  重慶渝中區實驗二小校長馬佳認為:“取消‘擇校費’,是實現基礎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舉措。”單從這一規定看,是有道理的,也是合理的。現實的問題在於,優質教育資源還相對較少,還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這樣的結果,就造成了一些家長寧願多繳錢,也要將孩子送到他們心目中的優質學校讀書。

  “就目前的現實而言,要取消這個‘擇校費’,還需要時間,需要逐步推進的過程。”馬佳説。“收不收‘擇校費’,對學校來説非常簡單,關鍵是政府是否能下決心做這件事,政府的投入能不能跟上家長對優質資源的需求。”馬佳説,收取“擇校費”,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學校身上。

  據悉,目前該《條例(草案)》尚處在徵求市民意見階段,一旦最後成為地方法規,將具備強制執行力,誰都無法以任何理由拒絕執行!有教育界人士坦言,明知不可為,又當如何為之,這將考驗地方當政者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