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廈門公安網上“賣萌” 專家提醒“賣萌”要有度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9日 1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年頭,騙子進屋當電話播報員,歹徒也上街巡邏打劫啦!”“空無一人的街上,赤手空拳面對歹徒,鴨梨(壓力)很大有木有!”……這幾天,一則由廈門公安製作的治安防範動畫視頻躥紅網絡。

  與此同時,全國多個地方的公安部門都不約而同地在宣傳材料中使用上時下最“潮”的網絡用語凡客體、咆哮體、淘寶體。如今,公安的語言似乎正變得越來越“萌”,而專家建議,關鍵在於明確有趣和嚴肅之間的界限。

  80後警官:網絡語言代替枯燥文字

  “神馬電話詐騙、惡意透支,形形色色的詐騙,真尼瑪坑哥啊”,最近,幾則防止詐騙的動畫短片在網上被瘋狂轉載,片中主人公俏皮可愛的神情和詼諧幽默的語言得到了諸多網友的稱讚,“看著很輕鬆,比單純説教好多了”、“跪求主人公的作者,太萌啦!”

  這是由廈門市公安局推出的治安宣傳片,作者朱海晶還是一名80後,來自廈門邊防支隊。朱海晶説,最初想到的也是用簡單的文字告訴群眾怎麼防盜防騙,但效果並不好,“以前説教的味道太重,光在那兒指導群眾怎麼做,但不怎麼吸引人”。隨即,朱海晶開始嘗試用網絡語言代替原來枯燥的文字“有木有”、“坑爹還是坑哥”、“鴨梨好大”等都先後加入了廈門公安的宣傳畫中,得到了很多積極的反饋。

  京滬寧紛紛推出網絡版通緝令

  上半年,上海警方率先用一則凡客體的“追緝令”稱呼逃犯為“親”,規勸其“告別日日逃,分分慌,秒秒驚的痛苦”,並呼籲他們撥打電話來“趕緊預訂喔!”北京、南京等地也先後推出各種版本的“追緝令”。

  “都説警察太兇了,以後做筆錄就這樣問好了:親,昨晚你在幹什麼呢?親,你為什麼要賭博呢親?親,行政拘留十日不包郵哦親!親,還要跑麼?再跑我可要開槍了哦……”今年6月12日,北京西城區民警“police先生”發佈了這樣一條微博。北京警方事後認為,漫畫上的警察和罪犯的形象和對話內容更容易被人接受。

  近期,南京警方還將命案兇犯的頭像、犯罪信息、姓名印發在三國殺的牌上。這套三國殺游戲作者是南京市白下公安分局政工辦副主任沈元。沈元介紹,“我當時看到‘三國殺’這個游戲,上面有武將的姓名、形象和介紹,覺得跟通緝令的格式比較相似。這種游戲越火,我們的宣傳效果不就越好了嗎?”末了,警方還不忘加一句更萌的提示語:“天冷了,別躲了,主動投案有政策。”

  專家:賣萌要有度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顧曉鳴表示,像公安這樣原本嚴肅的政府部門嘗試使用網絡語言,宣傳效果肯定要比原來單純的説教強很多,而且會給人更人性化的感覺,值得肯定。“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受眾的區分,到底是做給普通老百姓看的還是給犯人看的?”

  顧曉鳴説,製作類似的網絡宣傳品,要有充分的先期調研,對傳播效果也要有所預估,“一個很卡通很俏皮的作品,對犯人的威懾作用是否會降低?這就要求作者要把握好司法公文和網絡宣傳品之間的界限”。顧曉鳴建議,這些宣傳作品不能在發表後就當作任務完成了,而是要定期收集群眾的反應。

  朱海晶表示,目前最難的就是把握好這個度,“既要讓人通俗易懂,又不能丟失公安文本應有的法律性”。上海警方在“凡客體追緝令”發出後表態,“偶爾一萌為的是向大家展現不一樣的一面……咱們在工作上絕不含糊!”

熱詞:

  • 追緝令
  • 一萌
  • 公安分局
  • 賣萌
  • 網絡語言
  • 鴨梨
  • 80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