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醉駕入刑後代駕生意升溫 業內人士期待行業規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醉駕入刑新規5月1日實施以來,各地酒駕現象明顯減少,酒後代駕的生意隨之升溫。

  在上海,工商部門2009年便開出綠燈,允許企業申請註冊經營代駕業務,2年來涌現出至少數十家正規代駕公司,但這塊市場卻始終不溫不火。

  醉駕入刑後代駕“迎春”?

  2009年9月10日,朱學仕一直牢記的日子。

  從那天起,本市工商部門開始接受代駕業務登記註冊申請,代駕公司終於有了“準生證”。5天后,朱學仕和朋友王劍通過工商註冊,合夥成立上海首家酒後代駕專業公司——伴君行汽車駕駛服務有限公司。

  手握“準生證”,冬天卻開始了。創業初期生意慘澹,“有時一連幾天,熱線電話始終悶聲不響。平均每天只能接一兩單生意,屬於賠本賺吆喝。”朱學仕介紹,雖然公司無需備車,但前期投入並不少。租辦公場所,招聘司機、接線員、業務員,在網絡搜索引擎和傳統媒體做宣傳,樣樣要花錢。

  2011年5月1日,朱學仕感受到了第一縷“春風”。

  這天,全國實行醉駕入刑新規,間接催熱代駕。“五一”期間,公司日均業務單能達到十七八個,是往年節假日的好幾倍,電話諮詢者也大增。“春天來了,請千萬別在報紙上提‘寒冬’這些字眼,行業越説越冷。”朱學仕説,目前生意漸好,平時每天能接8至10單。週末會翻番,已能保本經營。

  公司宴客,把代駕當禮送

  近兩個月增加的業務量中,團體消費佔大頭,代駕成了不少公司宴客時附贈的獨特禮物。

  一家外地裝潢公司來滬拓展業務,主動找上門。“我們簽了長期合同,他每次招待客戶,都會送代駕服務,酒桌上能少一些顧忌。”朱學仕介紹,還有一家豪車企業不久前答謝客戶,提前兩三天電話預約,一次就請了50個代駕司機。

  酒店是另一個顧客來源。“全市已有40多家和我們合作,店內擺放代駕的宣傳畫和臺卡,工作人員也會向客人主動推薦。”他説,酒店不參與代駕收入分成,但同樣有利可圖,因為“有代駕當後盾,他們就能多推銷酒水。”

  散客近來也略有增加,其中有不少回頭客。朱學仕透露,公司最鐵桿的顧客,是一家上市企業的總裁。“他應酬較多,每個星期都會打來兩三次電話,要求我們派代駕司機去接他。”

  司機和顧客都需接受審核

  為節省開支,代駕公司招聘一些兼職司機,是業內普遍現狀。

  伴君行現有司機超過100人,其中有不少是兼職。“代駕業務黃金時間集中在晚7時至11時,一個司機一晚最多跑2單。如果只為了這幾個小時聘請專職司機,在行業起步階段,不現實。”朱學仕坦言。

  雖聘用兼職司機,但要求並不低。公司對代駕司機提出了4個條件:駕齡至少6年;本職工作是司機;此前無重大事故,無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具有上海市戶籍。

  “前三項為確保司機良好的駕駛技術和習慣,第四項是為了打消一些顧客的疑慮。他們擔心萬一遇到糾紛,外地戶籍的司機一走了之。”必須滿足所有條件,才能通過審核。

  顧客也需接受審核,最主要看其醉酒程度。有人打來電話,連方位也説不清,滿嘴胡話,這類酩酊大醉者,一般都會遭到代駕公司的拒絕。“沒自主意識,簽不了合同,還可能威脅代駕司機的安全。”朱學仕説,很少遇到爛醉如泥的情況,大多數顧客飲酒後,意識仍比較清醒。

  代駕健康發展需兩個條件

  從起初的冷清到最近的回暖,朱學仕在這一行已堅持將近兩年,公司總業務量達四位數。“到現在為止,還沒遇到過糾紛,哪怕是小擦小碰也沒有。”但他懸著的心始終未曾放下。“最大風險,不是沒生意,而是潛在的意外,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給公司帶來毀滅性打擊。”

  國內目前還沒出臺關於代駕行業的政策法規,也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朱學仕頗為贊同北京市政協委員苗樂如的觀點——代駕健康發展,需兩個條件。其一,由一個主管部門&&,規範行業,全程監管;其二,國家出臺經營許可證發放辦法,對代駕公司的註冊資金、司機保有量和專業程度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朱學仕希望,業內多個企業聯手,成立行業協會,資源共享,一起推動代駕行業發展。

  朱學仕的另一份期待,關於“代駕險”。有些國家代駕行業起步較早,設立了“代駕險”,出事故後直接由保險公司支付。“我國沒這個險種,找過幾家保險公司,他們都説暫時無能為力,倒是對代駕業務興趣更大,願意在招待客戶時與我們合作。”

  【記者手記】

  最後一道防線

  採訪中,代駕公司負責人朱學仕坦言,普及代駕觀念,並非鼓勵人們肆無忌憚多喝酒,而是杜絕酒後駕車現象的最後一道防線。如去赴宴,預計可能沾酒,還是應首選公共交通或打車前往,既低碳環保,又對自己和他人負責。“能不開車,儘量別開。”

  如果堅持選擇私家車出行,比利時的做法值得借鑒。比利時人聚會時,常指定一人當“鮑勃”:不能喝酒,並負責送其他朋友回家。1995年,比利時道路安全研究所發起“鮑勃指定駕駛”活動,如今家喻戶曉,過半駕駛員都至少當過一次“鮑勃”。

  下次聚餐之前,不妨和朋友先商量一下,今天誰來當“鮑勃”?

  【焦點關注】

  兼職代駕月入幾百元

  50歲的姜平,晚間兼職代駕2年,平均每週接兩三次單,月入幾百元,“賺點香煙銅鈿”。

  開人家的車更當心

  “很多人擔心安全問題,怕代駕違章或發生事故,其實沒必要。”姜平説,“將心比心,開人家的車只會更加當心,比平時開車謹慎得多。”

  他強調説,代駕途中會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特別注意控制車速,來應付多種不同車型,“哪怕顧客要求開快車,我也不會同意。就算不為公司,也要為自己考慮,誰也不願意增加一些沒必要的麻煩。”

  首選軌交很少打車

  常有人問姜平,代駕司機為趕時間,來回常打車,是否會增加顧客的成本?他解釋説,許多車主對時間的要求並不高,所以自己很少打車。

  “來電預約一般會提前一兩個小時,甚至更早。大多數人開車赴宴時,一旦打算喝酒,會先想好退路,不會等到喝醉後才突然冒出代駕的想法。”姜平介紹,他通常能在宴席結束前趕到飯店,他等客人的次數遠多於客人等他。

  軌道交通是他的首選,“時間充裕,況且晚高峰出門,坐軌交可能比打車更快。”

  先查車況再簽合同

  開始代駕服務前,他會仔細檢查車況,觀察外觀是否有損,並由車主簽字確認。簽書面協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合同上列出多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並寫明雙方各自承擔的責任。

  “我諮詢過律師,只要車主有起碼的行為判斷能力,代駕協議就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能保障雙方合法權益,避免不必要糾紛。”姜平介紹,代駕收費明碼標價,10公里內100元,往上大致以每公里10元遞增。晚11時後,加收30%,“主要用來補貼司機,有時太晚了只能打車回家。”本報記者 曹剛 實習生 羅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