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四川雙流一農民“被上樓”4年:寧睡羊圈不住樓房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5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川雙流縣鳳凰村聚居區,吳繼春借款6萬建了兩層小樓,現在還欠債5萬。他説,家裏沒有什麼像樣的傢具。記者 楊萬國 攝

四川雙流縣黃甲鎮八角村一些農民離開故居,搬到了兩公里外的樓房。

  八角村農民張良福從車上卸下喂羊的紅薯藤。雖然家有樓房,但沒有地方養羊,他寧願住在養圈。

  自11月2日開始,本報推出系列報道,關注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一場“新圈地運動”。一些地方政府依據“土地增減挂鉤”政策,在廣大鄉村展開了一場拆遷合併宅基地,讓農民“上樓”的運動。由於土地財政和建設用地指標緊缺的雙重誘因,一些地方“一刀切”、“大拆大建”的做法,導致許多農民“被上樓”。

  本報的連續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嚴格規範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試點,促進其有序健康發展。

  四川雙流縣2006年成為全國第一批“增減挂鉤”試點縣,這裡的農民“上樓”已近4年,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是否適應新生活?農民是否從中受益?本報記者近日深入雙流多個鄉鎮展開調查。

  搬進集中安置區,有人坐公交下地幹活,有人不住樓房看守羊圈;土地流轉後各謀生計,期待“安居樂業”

  張良福在羊圈裏住了一年零四個月了。

  在他租用的羊圈2公里之外,有一座叫“八角居”的嶄新小區。他在這座小區的17棟3樓,擁有一套75平方米的新房。

  不過,“我還沒有去住過一晚上”,11月15日,59歲的張良福説。

  張良福是四川雙流縣黃甲鎮八角村農民,這個村子是雙流縣第二批26個“增減挂鉤”試點村之一。去年7月,村裏320戶人家離別故居,搬進了這個新小區,過起了“城市人的生活”。

  不過,張良福有房不住,每晚忍受羊圈的騷臭味。而他的鄰居郭遠忠搬入新小區後,覺得“安逸”。

  擁有平壩、淺丘和深丘多種地貌的雙流縣,4年間,在政府的推動下,數萬農民離開他們世代聚居的林盤(四川特有的民居聚落,具有豐富的生態和文化價值),遷徙“上樓”。如今,他們的生存狀態如同這裡的地貌一般複雜。

  目前,雙流縣第一批5個試點項目已通過驗收,週轉建設用地指標1938畝。第二批26個項目,除了黃甲鎮八角村和興隆鎮保水村、瓦窯村兩個項目竣工驗收,其餘正在實施中。

  而第三批增減挂鉤試點,也正在籌備中。

  在雙流這個擁有50多萬農民的“西部經濟第一強縣”,建設用地日益緊缺。像張良福一樣,更多的農民和他們宅基地的命運將迎來巨變。

  家有樓房 寧睡羊圈

  張良福白天種地、喂羊,晚上回到羊圈睡覺,集中安置區的樓房離村子兩公里,沒地方養羊

  11月15日傍晚,張良福騎著摩托車,轟隆隆駛過鄉村公路,車上載著一大捆新鮮紅薯藤。

  他來到租用的羊圈前,卸下紅薯藤,去喂那群咩咩叫的山羊。這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樣,一個人住在羊圈裏。

  “一隻羊1000多塊,怕小偷”,他説。

  張良福原來住在雙流縣黃甲鎮八角村一組,老宅子是座2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女兒出嫁多年,他和老伴在家種著2畝地。養了40多只山羊,一年賣羊有兩萬多塊錢的收入。老伴在院子裏養了豬,喂了一大群雞。生活平靜而安逸。

  2008年,八角村被納入“增減挂鉤試點項目”。“增減挂鉤”的核心內容是:將城鄉建設用地直接挂鉤,若農村整理復墾建設用地增加了耕地,城鎮即可對應增加相應面積的建設用地。

  張良福記得,當時村裏動員他搬家,他不肯。八角村集中安置區修在了場鎮邊,離村子有兩公里多,還要上山下坡,張良福覺得種地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新修的小區是十多棟6層的樓房。一旦住進去,他將沒有地方養羊、喂豬,連每年收的麥子和稻穀也沒有地方曬。

  八角村村支書廖付瓊介紹,2008年縣國土局給村裏的建設用地整理指標是400畝,由村民自願選擇搬遷。“我們把機會先讓給住土坯房的”,廖付瓊家是新修的樓房,在地段比較好的公路邊,所以沒有選擇搬遷。

  廖付瓊説,政策要求集聚院落整體搬遷。如果張良福一家不搬,他同院的其他人家就都搬不成。

  最後,村支書答應把她廢棄的養豬房租給張良福養羊,他才勉強“服從安排”。

  張良福家的大瓦房連同豬圈、羊圈、雞舍全部被拆掉,復墾成耕地,在八角居換到一套75平方米的樓房。

  張良福説,自從去年7月搬進去,只有女兒回家時,他去新房吃過幾頓飯。

  農具和糧食都寄存在沒有搬遷的侄子家。白天,張良福種地、喂羊,晚上回到羊圈睡覺。老伴有時也去新房住,但多數時間住在自家耕地附近的侄子家。

  兩層小樓 喝茶“收租”

  吳朝明拆掉老屋,在村裏劃定的聚居點建起了2層小樓,開了一個茶館,地也租給了別人

  15日下午,就在張良福扛著紅薯藤喂羊的時候,10公里外,永安鎮鳳凰村2組的吳朝明,坐在自家的茶館裏,泡上一杯竹葉青,一邊喝一邊等顧客上門。

  鳳凰村是2006年雙流縣第一批“增減挂鉤項目”試點村,全村拆掉了385戶,吳朝明是其中之一。

  2006年7月,吳朝明拆掉老屋,拿到補償又貼了7萬元積蓄,在村裏劃定的聚居點,建起了一棟260多平米的2層小樓。2007年2月,他和老伴搬進來,利用一樓開了茶館。

  鳳凰村聚居點是“統規自建”模式:政府設計統一樣式,搬遷農民自己掏錢按規劃建房。

  300多棟風格統一的2層小樓一座連一座,分成數排,形成一個大的聚居區。小區內有綠地和行道樹,還修了一個漂亮的小廣場。

  村支書樊雲華把這稱為“鄉村別墅”。他介紹,聚居區每戶一棟,都是2層,每家一樓有兩三間門面房,搬遷戶全部按照“改廁,改水,改灶,改圈”的統一要求建設。

  吳朝明和老伴搬進新居後,把鋤頭籮筐都送給了沒有搬家的親戚。地租給了別人,他還養了幾隻畫眉鳥。茶館的生意清淡,主要是小區內的鄰居來打打“小麻將”,每月有千元左右的收入。

  搬進新居快4年了,吳朝明説,他不後悔搬遷,“我老了,也種不了地。茶館也不指望賺大錢,能維持我們倆生活就行了”。

  相反,他覺得住在聚居區,水電方便了,出門也不再泥濘不堪。

  “我們這是住在農村,享受城市人的生活。”10日到16日,記者先後在雙流縣永安鎮鳳凰村、彭鎮羊坪村和金橋鎮金沙紅石社區採訪時,三個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們幾乎異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