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網絡造幣”亂像叢生 存較大風險漏洞亟待規範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5日 12: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網絡造幣”:漏洞造就的魔術

  “這虛擬貨幣充了100萬,現實賬戶中才進賬1萬,連個報警都沒有,太不可思議了!”

  一位醉心網遊的無業人員,偶然發現了一種虛擬會員卡存在充值漏洞,便與好友瘋狂申請賬號,進行“網絡造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一萬餘元借來的本錢,陡然變成了一百多萬。

  上海市普陀區法院目前正在審理的這一案件,引發了社會對網絡支付及第三方支付安全的關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此案暴露出傳統預付卡在延伸網上交易時存在較大風險漏洞,亟待相關部門規範管理。

  2元變4元的充值“魔術”

  “80後”陳菁衎,高中文化,無業,網遊高手。2009年10月28日,因自己賬戶中的Q幣不足,他像往常一樣,登錄百聯集團官網用虛擬會員卡為Q幣充值。

  網上買Q幣手續比較複雜,但對陳菁衎來説,卻是駕輕就熟:先要用網銀工具,將銀行卡中的金額,轉購成百聯的會員積點;然後再用會員積點,購買等值的Q幣。

  以往,充值金額與Q幣數量會一一對應,充幾塊錢就得幾個Q幣。但那天,陳菁衎突然發現天上掉“餡餅”了。

  當他通過網銀為百聯網上虛擬會員卡充值積點時,兩個充值確認頁面同時出現在電腦屏幕上。他在一個頁面點擊確定付款成功後,另外一個頁面也顯示付款成功,原本應該充值2元的操作,轉眼就變為了4元。

  花2元錢,卻充值了4個百聯積點(相當於4元)。一開始,陳菁衎自己都將信將疑,他一邊嘗試著繼續充值看個究竟,一邊反復檢查百聯的網站鏈結和自己的瀏覽器設置。終於明白是自己在瀏覽器上所做的特殊設置,影響了百聯充值服務器的正常運作。

  興奮的陳菁衎連忙將“特大發現”告訴了同住的好友邢曉炯。為了讓邢曉炯相信自己“變錢”的能耐,陳菁衎又更改了瀏覽器設置,讓充值確認頁面出現得更多。

  邢曉炯也被陳菁衎在電腦上演示的結果震動,兩人頓覺“暴富”的機會來了。“等咱賺了幾千萬元或者個把億,就跑到國外遠走高飛算了。”在上海市普陀區法院的庭審中,陳菁衎毫不諱言當初的心態。

  瘋狂的“造幣”

  “我們可以投入更多本錢,把事情做大。”陳菁衎和邢曉炯幾經商量,策劃出了一個自認“完美”的“投資”方案——先投入一定本金,利用網站漏洞賺取百聯網上會員積點,再利用遊戲幣、電話卡等充值交易,將非法賺取的積點變賣,金額存入銀行卡,最後到銀行ATM機上設法提現。

  方案敲定,兩人便向邢曉炯的表哥借了一萬餘元作為本錢。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從網上購買他人的身份證來開設更多的銀行賬戶。由於銀行管理較為嚴格規範,兩人買來的身份證並未能辦理到銀行卡。

  不過,大賣場聯華的“OK卡”並不需要嚴格的身份審核,而聯華積點卡金額又可轉入實體OK卡,OK卡又有現成的“黃牛”持幣待購,套現並不太難。在表哥等人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就辦理了多張聯華OK會員卡。

  就這樣,在短短數周內,兩人分別利用充值漏洞、虛擬交易、會員卡變賣等方式,套取現金牟利。

  起訴書顯示,從2009年10月28日起至11月21日期間,兩人在百聯網上申請了40余個虛擬賬號,先後投入18000余元至各銀行賬戶,作為充值本金,每次從200元到500元不等,先後40多次利用上述手段進行重復充值,造成百聯集團損失達110余萬元。

  隨後,百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發現情況異常後,對相關會員卡內的餘額80余萬元進行了扣回和凍結。截至案發,其中的29萬餘元已被犯罪嫌疑人套現花用。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