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深圳保障性住房條例施行 首次覆蓋非戶籍人口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7日 1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近日公佈施行。這部旨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善住房困難群體居住條件的條例,首次將保障性住房覆蓋到非戶籍人口,並在保障房規劃、建設、準入、受理等各環節都作了規定。

  據了解,該條例是繼廈門2009年通過《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後,全國第二部有關保障性住房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在起草期間就廣受關注,被稱亮點不少。但也有深圳市人大代表在條例正式公佈後指出,條例對弄虛作假申請者的處罰太輕,違規者造假成本太低。

  該條例將保障房覆蓋非戶籍人口被視為一大創新。條例規定,對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以及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達到一定年限的非本市戶籍常住人員,市政府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財政承受能力,合理設定條件,逐步納入住房保障範圍,並表示具體辦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調整審查機制強化區級審查

  條例對於申請保障性住房的監管也有了明顯的變動。

  據悉,此前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採取“三級審核,兩級公示”的審核模式,即街道辦受理和初審、區建設(住宅)局復審、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終審,在初審及終審結束後分別進行社區、全市兩次公示。

  條例對深圳保障性住房的審查機制也有一個明顯調整,就是取消街道辦初審後的公示,進而強化區級主管部門的審查。

  條例規定,住房保障申請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區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受理。街道辦事處受理後應當將受理材料報區主管部門審查。區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或者受理住房保障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會同區相關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對申請人的申請和申報材料以及戶籍、收入、財産和住房狀況等進行審查。審查可以採取查檔取證、鄰里訪問、入戶調查等方式。經審查合格的,由區主管部門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於15日。

  在保障性住房審查中,存在公眾進行相關投訴後,長時間得不到政府部門回應,更難見到相應調查結果公佈的情況。條例對此明確規定,在公示期內,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區主管部門對異議應當予以核實,並公佈核實結果。拒不配合審查、經審查不合格的或者因公示期內有異議經核實異議成立的,由區主管部門駁回其申請,並書面説明理由。條例還規定,在終審後全市公示期間,市主管部門對異議應當予以核實,並公佈核實結果。

  人大代表認為造假處罰太輕

  今年以來,深圳媒體曝光了多起涉嫌騙購保障性住房事件。社會輿論認為,目前對違規者處罰力度太弱,根本構不成威懾力。

  但對於社會輿論最為關注的保障性住房違規者的法律責任問題,條例規定並沒有公眾期待的那麼嚴厲。

  條例規定,申請住房保障的家庭或者單身居民以隱瞞或者虛報人口、戶籍、收入、財産和住房狀況等的方式弄虛作假的,由主管部門駁回其申請或者取消其輪候資格,處5000元罰款,並自駁回其申請或者取消其輪候資格之日起三年內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請。

  條例中最為嚴厲的處罰是,如發生擅自轉讓、抵押、出租保障性住房等情形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處兩萬元罰款等。

  對此,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劍昌認為,處罰措施還是太弱,違規者的造假成本依然很低。在楊劍昌看來,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公共財産,應按現行的詐騙罪處理,追究責任人和主管部門人員法律責任。

  實際上,在今年的深圳市兩會上,深圳市人大代表對於保障性住房的問題已有過熱議。深圳市人大代表黃翔在會上專門提交了一個《關於追究騙購經濟適用房者刑事責任,打擊非法侵佔公共財産行為的建議》。她建議,經查實確以提供虛假財産狀況信息取得經濟適用房的,要移交檢察機關以詐騙公共財産罪追究騙購者的刑事責任。

  楊劍昌也建議,應仿傚香港的做法,在處罰保障性住房違規者中,引入司法機制,對嚴重者應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香港房屋條例規定,如申請人故意隱瞞資産,房屋署可予以檢控,一經定罪,可判罰款兩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

  缺乏專門隊伍監管比較困難

  儘管條例對保障性住房的申請強化了區級審查,也明確規定了對於民眾的投訴調查必須公佈結果,但對於保障性住房的監管問題仍然引起熱議。

  條例專門章節規定了“監督管理”,其中規定:“深圳市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統,及時公開發佈本市住房保障的規劃、建設、供應、申請、輪候、銷售、租賃、退出以及其他相關信息;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申請和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單身居民檔案,記載申請、審核、輪侯、配置以及不良行為等信息;申請和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單身居民在住房保障相關活動中的違法、違規、嚴重違約行為,應當作為不良行為予以記載並公示等”。但對於執法主體、執法隊伍、執法權限等,條例沒有提及。

  對此,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但該人士也表示,保障房監管依然存在很大難題,其中人手缺乏問題十分突出。

  他解釋説,在香港,除通過立法監控打擊濫用公屋行為外,香港房屋署2004年特別成立“打擊濫用公屋資源特遣隊”,特遣隊由120人組成,直接向署長負責。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一直建議充實市、區、街道三級住房保障工作人員力量,希望有一個專門的執法隊伍,這樣,後期監管就會得力一些、有效一些。(記者遊春亮 實習生陳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