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歸途列車》現小人物辛酸 導演3年跟農民工返鄉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11: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連續三個春節,他都跟隨這個農民工家庭返鄉探親,350小時的素材,最後剪輯成為87分鐘的紀錄片,展現小人物的辛酸與血淚。范立欣認為,當代中國的經濟、都市的繁華,其實都離不開農民工的奉獻與犧牲。《歸途列車》在美國大小近100個城市影院上映,觀眾4萬;在加拿大約20多個城市上映,觀眾近萬人次……

  文/圖 本報駐上海記者陳慶輝

  “我想幫農民工發聲,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尊敬。”

  2012年的春運已經拉開大幕,大大小小的火車站被回家的人流塞得水泄不通。同時,一部展現中國農民工艱難返鄉歷程的紀錄片《歸途列車》,以“一城一映”的形式正在全國9個城市上映。導演范立欣表示,“中國有上億農民工,他們為城市貢獻著、犧牲著,回報卻十分有限。我想幫農民工發出一個聲音,讓大家都關注他們,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尊敬。”

  《歸途列車》在全球獲得大小30多個獎項

  成為紀錄片導演之前,范立欣在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擔任攝影師。早在上大學時,他就開始琢磨著如何為來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做點什麼,“那時我拿起自己的DV,跟拍了一個來自河南的農民工,他就住在我家附近的一個窩棚裏。儘管這個不夠成熟的作品只有5個人看過,但這也算是我的第一部紀錄片了。”

  2003年,范立欣和武漢電視臺陳偉軍導演共同製作了反映中國艾滋病家庭的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引起極大反響。他意識到通過紀錄片的鏡頭,每個人都可以獨立思考、自由發言,“我覺得這就是我這輩子要做的事情。”

  學習紀錄片的知識和技巧成了他業餘生活的主要內容,“我喜歡拍紀錄片,是因為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自己成長的過程,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過程。”

  之後,范立欣來到中央電視臺做了一名攝影師。擔任攝影師的三年時間裏,他有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待在農村。每當從貧窮的農村輾轉回到繁華的城市,他總會因為兩者的巨大差異而心生感慨,“那些農村青年對我講述他們的希望與憧憬,總讓我覺得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然而我很快就回到了我的世界裏。而他們呢?只能留在那裏,也許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才能見到我見到的這番景象。”

  從業餘愛好到全身心的投入,他走的每一步都為自己的夢想夯實了基礎,長期的沉澱到最後的爆發,他成了一位真正的紀錄片導演。《歸途列車》在全球獲得大小獎項30多個讓他載譽而歸。

  16年前,張昌華和陳素琴夫婦倆跟隨打工潮,離鄉背井去往廣州打工。對於他們而言,唯一的希望與安慰就是能夠用辛苦賺來的微薄收入撫育他們留在四川回龍村的一雙兒女,盼望孩子能讀書成才,有朝一日離開農村去城市生活。然而,由於他們常年在外,無暇顧家,日漸成年的女兒張琴以激烈的叛逆行為宣告了對父母的抗議,她選擇了退學離家,成為新一代的外出打工妹……3年的時間裏,這個家庭發生了很多改變,而一年一次的返鄉過程成了命運中奇妙的“節點”,聚焦、折射出諸多的現實問題。

  這部影片凝結了范立欣和他的團隊的全部汗水,在拍攝過程中,最讓范立欣難忘的場景,是2008年因雪災導致人群滯留廣州火車站的一幕,當他談到一名女孩背著行囊,奮力擠出人群失聲痛哭的場景時,忍不住落淚,“因為這是最後一班回鄉的列車,她趕不上就見不到親人了。”

熱詞:

  • 農民工
  • 范立欣
  • 歸途列車
  • 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