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婆媽劇”熱銷 “灑狗血”劇情傾倒眾生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0日 16: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倪自放

  近期當你在晚間黃金檔拿著電視遙控器換臺時,可能看到各家電視臺在播放著如下的電視劇:《雙城生活》《當婆婆遇上媽》《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娘家的故事》《丈母娘來了》《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婆婆來了》……這還不算,一部號稱最為糾結的家庭倫理劇《婆婆也是媽》正在山東拍攝。

  放眼熒屏,這麼多婆啊媽啊娘啊是否看得你暈頭轉向?在“婆媽劇”的氾濫中,一些劇的劇情變得走極端、“灑狗血”、不真實,曾經最為暢銷的“婆媽劇”正在走火入魔。

  ■很兇猛 熒屏進入“婆媽時代”

  近期熱播的《雙城生活》,儘管主要內容是兩地分居婚姻,但本質上也是一部“婆媽劇”,劇中的上海小男人徐嘉惠提到自己的媽媽,總是很無奈地説,“哎呀,作媽又來了!”

  被“作媽”困擾的豈止是徐嘉惠一個。如今打開電視熒屏,撲面而來的“婆媽”風潮看得你眼暈,光看劇名你就明白了講述婆媳關係、家長裏短的電視劇現在是多麼兇猛,《娘家的故事》已經拍到了第三部兩百集,收視率出奇好,《當婆婆遇上媽》《誰來伺候媽》《丈母娘來了》《媳婦是怎樣煉成的》《婆婆來了》《歡喜婆婆俏媳婦》在各電視臺也很吃香,可以説,只要看電視劇,就很難逃脫婆婆和丈母娘的包圍圈。

  “婆媽劇”為啥這麼猛?《媳婦的美好時代》的編劇王麗萍在微博上分析説:“市場在那兒,10年後此類劇依舊有市場;電視臺網羅的觀眾群在那兒,這是相對安全和安穩的選擇。”不言而喻,婆媳關係在中國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家長裏短的婆媳劇、“婆媽劇”之所以更具持續被關注、被挖掘、被演繹的潛質,恐怕就在於其生動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真實面貌,因而是電視臺創高收視率的法寶。

  觀眾群也是“婆媽劇”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電視劇界有一個公認的發行規則,電視劇主要是為家庭婦女觀眾群服務的,因為根據相關的調查,“電視劇最大的收視群體特徵是40歲以上、高中或中專文化水平、女性。”根據這三個特徵,講述家長裏短、涉及婆媳關係的“婆媽劇”顯然受歡迎。

  ■太同質 “惡婆婆”頻現

  “婆媽劇”受關注並不是近期的事情,十多年前的《婆婆媳婦小姑》就開啟了“婆媽劇”先河。不少觀眾還記得當年《雙面膠》中“媳婦”海清同“婆婆”李明啟吵架的場景。幾年後婆媳劇再度捲土重來,戰況更為激烈,同質化也更為嚴重,以至於有些“婆媽劇”的婆婆都惡到變態。

  在《當婆婆遇上媽》裏,婆婆從兒媳進家門便開始攪和兒子離婚,不但要求兒子上繳工資,還縱容女兒欺負媳婦,縱容兒子用“婚外情”驅趕兒媳,扮演婆婆的潘虹在劇中使心眼、耍手段、玩陰險,天天整媳婦,還因此獲得了個“極品變態婆婆”的稱號;《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裏婆婆大包大攬兒子的婚事,兒子則在婚後讓前女友搬進家來住;《婆婆來了》裏,婆婆一家人把兒媳的寵物做成晚餐,還合謀打算賣兒媳的房子。這麼多婆婆媽媽的戲,差不多都突出了其中的一個惡婆婆,尤其是把農村家庭、農村婆婆貶得一文不值,真是“滿臺的惡婆婆叫喳喳”!

  《娘家的故事》已經拍到第三部,“惡婆婆”的故事不斷上演,之前頂著“姨太太專業戶”頭銜的何賽飛,在出演“娘家”系列劇之後,又新獲封“惡婆婆專業戶”的稱號。

  對電視劇中“惡婆婆”滿天飛的現象,《雙城生活》的導演安建稱:“現在的劇集似乎家庭戲越暴力越好。我覺得生活本身不是這樣,不要老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小事兒就撕破臉,至少我不接受。”

  ■太狗血 戲劇衝突巨糾結

  從藝術角度來説,這些“婆媽劇”氾濫,勢必造成故事雷同。為了避免跟風的嫌疑,總得推陳出新呀。於是,時下流行的“婆媽劇”刻意製造匪夷所思的戲劇衝突,“灑狗血”的劇情層出不窮。

  為了製造戲劇衝突,之前的《媳婦的美好時代》裏余味的家庭相當熱鬧:余味父母離婚後分別再婚,於是余味後媽、後爸都全了,後爸的家庭裏還有子女,故事要多曲折有多曲折。之後的“婆媽劇”裏,用破碎家庭的後爸、後媽來製作戲劇衝突成為一個常用橋段,好像每一部“婆媽劇”沒有後爸後媽就沒法展開故事。近期熱播的《雙城生活》算是一部改良的“婆媽劇”,但也有親媽、養母的小橋段,親媽還是個大老闆,養母解決不了的問題,親媽悄悄解決。

  原本最接地氣的婆媳戲因為要刻意製造戲劇衝突而變得不合常理。比如,《婆婆來了》裏,婆婆為了家庭生計,在患了輕度老年癡呆症之後竟然賣腎得到20萬元。《娘家的故事3》近期開播時,電視臺打出的宣傳口號是婆媳戰爭將持續升級、苦情媳婦將更虐心,甚至還加入了奪夫大戰等“狗血”情節。

  正在拍攝的新劇《婆婆也是媽》,號稱創下中國電視劇史上三大最糾結家庭關係:“最糾結婆媳”、“最糾結母子母女”、“最糾結夫妻”,看來是要將糾結進行到底。

  如此多的婆媳倫理劇扎堆熒屏,且先不説觀眾會不會産生審美疲勞,拍這些劇的導演已經“疲勞”了。《誰來伺候媽》的導演余淳曾執導《老牛家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等多部家庭倫理劇,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坦言,家庭倫理劇的確有跟風之嫌,拍來拍去都是一個家庭裏的那些事兒,“這類劇再狗血卻永遠不愁沒觀眾,製片方和電視臺自然不願去冒險嘗試新的題材。”余淳告訴記者,現在的家庭倫理劇都是將生活中的某一段故事極致化,看多了就會乏味。

  曾經創作過《媳婦的美好時代》《雙城生活》的著名編劇王麗萍説,家庭倫理劇會和愛情劇一樣經久不衰,但目前婆媳劇確有氾濫的趨勢,“創作者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點,為此類劇尋找新的切入點。”

熱詞:

  • 婆婆
  • 婆媽劇
  • 媽啊
  • 媳婦
  • 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