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電視“唯收視率”危害漸顯 劇情重口味以虐雷人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0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電視正在進入“後時代”,直接的表現是競爭慘烈。為了提高收視率、吸引眼球,一些電視臺用媚俗、煽情、惡搞等手段吸引觀眾,惟收視率致使節目過度娛樂化,已經帶來負面影響——

  最近,廣電總局頒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不僅對成為眾矢之的的娛樂類節目進行了限制和調控,還具體提出了提高新聞類節目播出量等諸多要求。這一被媒體視為“限娛令”的意見,針對的是電視娛樂節目中備受詬病的婚戀交友、情感故事、遊戲競技、訪談脫口秀等幾類節目。這些節目雖然各自披著情感、婚姻、訪談、遊戲的華麗外衣,但實際上是屬於被電視臺暗中“操縱”和“製作”、“表演性”很強的娛樂節目,節目為了達到提高收視率、吸引眼球的目的,用媚俗、煽情、惡搞等手段吸引觀眾,在節目中希求獲取觀眾即時而廉價的情緒反應和情感認同,滿足人們的窺私心理,甚至迎合和製造某些低級趣味。

  知名編劇石康針對電視市場惟收視率現象嚴重的現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一些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卻不在收視率報告的目標人群中,電視産業的整體品位被現有目標觀眾群拉低,難以産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了收視率,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目前一些電視節目和電視劇用過於激烈的劇情衝突和無節制的視覺衝擊賺取人氣。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現象正是受到“收視率至上”觀念的貽害。

  目前,在網絡視頻一路上揚的衝擊下,電視似乎正在進入“後時代”,直接的表現是競爭激烈到慘烈,加上各電視臺末位淘汰的競爭機制,對電視節目的製作的導引越來越顯現負面效應,如靠煽情、醜聞、欺騙等搏收視率,使得媒體的公共服務意識、社會責任感、傳播優良審美等基本功能面臨著巨大考驗,其社會影響最終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選秀節目——

  “爆醜聞”、“以淚取勝”

  選秀節目的“煽情”,是從湖南衛視“超女選秀”開始,以致最後氾濫到政府相關部門出面制止的程度。之後,各電視臺各種選秀節目蜂擁而上時,慘烈的競爭讓各選秀節目的“煽情”反而越煽越“洶湧”。

  時下的選秀節目,講究“以身世帶才藝,以故事助表演”,於是,各參加選秀的選手,個個都有一個“悲慘的人生”,每個人的身世、故事特點基本上一種是身體殘缺,卻執著藝術的追求;一種是家遇不幸,仍執著藝術的追求;一種是勤學苦練感天動地……每一個悲催的情節,似乎都為了逼哭評委。

  於是,選秀節目出位的好像都和才藝關係不大,如《中國達人秀》出位的選手,不是斷臂鋼琴王子、先天斷指鋼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綜合徵武術高手;山東衛視《中華達人》冠軍由雙腿殘疾樂觀生活的選手獲得;青海衛視《花兒朵朵》一位小兒麻痹症選手因講述收養孤兒的身世獲得晉級;深圳衛視“金鐘獎”一位白化病選手靠説出自己的故事贏得評委鼓掌;天津衛視《王者歸來》一位模倣者稱,為了能夠跟從小玩到大的殘疾兄弟同臺,讓當時的評委劉曉慶激動得“把我整個人都燃燒了”,給了通關票……

  其實,在國外的選秀節目中,也是有煽情的。比如一個在網上有超高點擊率的英國“達人秀”視頻,記錄一個男孩講他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打,當評委問,你怎麼辦?男孩説,我不理會他們,我會一直唱歌!評委和全場給了熱烈的掌聲和高分,但是,前提是人家的歌唱得超棒。我們的選秀節目中,出現一堆唱得不咋樣,但聲稱“為子而唱”、“為夫而唱”、“為父而唱”的講故事選手,讓節目越來越遠離主題。

  “我們就是比唱歌,不要編那麼多故事煽情!”擔任深圳衛視金鐘獎評委的韓紅,在出席第一場比賽時就忍不住發飆狠批選手,可以看出這一現象氾濫的程度。

  此外,更有選手嫌煽情不夠刺激,靠出醜奪人眼球。今年6月,“快女”全國20強突圍賽中,就有媒體配合為選手曝醜聞引起關注,如曝某選手和某台灣男星有曖昧情愫、曝評委間微博上隔空罵架內幕、曝某選手侵權……

  這樣的娛樂節目,每每弄得電視機前的大媽們涕淚縱橫,以致有觀眾抱怨,看娛樂節目是找哭還是找笑,每週這樣哭下去太累。更有觀眾指出,如此煽情,作為電視臺向公眾傳遞什麼樣的審美?什麼樣的價值觀?雖然歌聲很美,故事很美,但是,唱歌的人、講故事的人動機不美,甚至有欺騙,這樣的娛樂節目製作媒體應該有自我導向,不能被收視率牽著鼻子走。

  情感節目——

  “揭家醜”、“雇人演戲”

  比選秀節目更惡劣的是,情感節目竟然為收視率雇人演戲騙觀眾。有媒體披露,今年6月,河北省石家莊電視臺第三頻道《情感密碼》欄目播出一期《我給兒子當孫子》的節目,節目中許峰夫妻的不孝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也激怒了觀眾。

  但是,節目播出後,在憤怒的人們對“許峰”進行“人肉搜索”的同時,“許峰”主動找到媒體,爆出《我給兒子當孫子》只是一家傳媒公司花錢雇臨時演員“演的一場戲”而已。這位蘇姓“許峰”扮演者承認,他不是本地人,只是一名來石的務工人員,節目中“妻子”、“父親”也都是節目製作方花錢請來的臨時演員。整個雇傭過程一直以為實拍短片。之後他在網上看到,他的短片由《瘋狂的啃老族》改為了《我給兒子當孫子》,節目播出時未標明是“現場模擬”或者是“演員扮演”,給扮演者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

  據了解,請人還原當時情景,雖然在國際上一般不被認可,也是紀錄片製作的一種手法,涉及到節目,這種做法是有一定寬容度的,但是,必須有相應的提示。但是,為了收視率,有些電視節目想到打擦邊球的辦法,播出時取消了“現場模擬”、“演員扮演”等提示,並和臨時演員定下口頭或書面協議,限制一段時間內他在其他電視臺出鏡。

  《情感密碼》的做法已經超出製作道德和法規層面的底線,他們先是騙臨時演員,再去騙觀眾,這種公然的欺騙,居然還被説是“為了教育觀眾”。有網友在網上發表看法,稱以前崔永元説“收視率是萬惡之源”,還覺得很過分,現在看來是真的。公共電視臺唯收視率很有可能顧及不到維護道德、弘揚真善美。

  據有媒體統計,目前在全國熒屏上,心理情感類節目最頂峰時數量多達100多個,大多數打的都是苦情牌。不過,從今年開始,類似《幸福秀》、《歡喜冤家》、《老公看你的》、《中國夢想秀》、《幸福大搜索》等都開走曬幸福路線或美夢變真歡樂路線。《歡喜冤家》製片人表示,我們未來的節目也將轉型,節目將變得更加溫情,減少些沉重。

  電視劇情——

  “重口味”、“以虐雷人”

  前不久,一部記錄國內第一批下海企業家創業的電視劇,先行給當時親歷者現在已是知名的企業家柳傳志、段永基等看。過後的座談會上,每個企業家發言,都尷尬地提到,“創業艱難是艱難,可我們沒給誰打過耳光。”

  為了提升收視率,電視劇情節“重口味”開始比著升級,臺詞也編得越來越“以虐雷人”,其激烈程度似乎愈演愈烈。有電視劇採訪記者因為看了太多電視劇片花,笑稱現在的電視劇,如果把所有的同類題材片花串在一起,看上去肯定是一場群毆戲。

  現實生活家庭劇劇情中,男女主角似乎不打得雞飛狗跳,就不算精彩大戲,歷數近年走紅的家庭劇,從《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婚》,到《裸婚時代》、《婚姻保衛戰》、《你是我的兄弟》,哪一個情節沒有激烈“對打”,哪個角色沒有聲嘶力竭的吵架,那部劇沒有扇耳光的情節,好像沒有這些劇情,就“沒有戲劇衝突”,以致有觀眾喊“吃不消”、“雷不起”。

  上個月在浙江衛視開播的《國色天香》,號稱愛情劇,男二號淩虐女主角不説,甚至還有將女主角殺害後屍體泡在香水罐裏的情節;《新西遊記》中化作美女的孫悟空與變身豬頭的八戒在床上出現的畫面,讓觀眾大呼,“這不是人獸戀麼,太重口味了,受不了”;新《還珠》皇宮裏吻戲不斷不説,還給小燕子整出一個第三者,讓“還珠迷”傷心不已;新《水滸傳》場景臺詞都穿越,硬生生把古裝劇變成了穿越劇……

  面對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現象,國家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在上個月召開的全國廣播影視局長會議上表示,電視娛樂大眾的功能從來沒有否定,但我們要為全體人民服務,要為全體人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務,要防止頻道過度娛樂化。

  電視熒屏近年來“亂象頻出”成為不爭的事實,過度的娛樂化,傳遞的只是消極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對群眾的精神生活有害無益。凡是真心尊重群眾、有社會責任感的電視人,都應當對過度的娛樂化保持警惕。

熱詞:

  • 收視率
  • 劇情
  • 遊戲競技
  • 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