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大武生》"庚飯""尊迷"創奇觀 開創粉絲票房年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4日 10: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爆料説為了搶到某影院前四排最好的位置,韓庚和吳尊的粉絲一度吵了起來。圖為兩人在片中的京劇造型。

《孤島驚魂》9000萬票房,多數由楊冪的粉絲貢獻。

《殺手歐陽盆栽》因蕭敬騰的加盟,票房迅速殺入台灣地區榜首。

業內預計“玉米”們將會對《龍門飛甲》的票房作出新貢獻。

  《大武生》上映“庚飯”“尊迷”創奇觀

  《孤島驚魂》票房多數由“蜂蜜”貢獻

  去看《大武生》試片有韓庚的粉絲搶著送禮物,發行《孤島驚魂》有楊冪的粉絲托起票房,《殺手歐陽盆栽》因為蕭敬騰的加盟而衝入台灣地區電影票房榜首……越來越多的影評人、發行人、導演開始關注和研究粉絲對於票房的帶動作用。

  著名影評人譚飛更認為如果《大武生》靠韓庚+吳尊能拿一個較好票房,那麼“結合楊冪《孤島驚魂》的案例,則2011年即是粉絲票房元年。”中國電影在2011年將會進入了粉絲票房元年嗎?

  經典案例

  《大武生》,

  粉絲創造五大奇觀

  粉絲到底能否頂起《大武生》的票房,在影片僅上映4天時還很能斷言。但不可否認的是,“粉絲們”已創下了不少“奇觀”,令不少職業電影發行人都“嘆為觀止”。這些粉絲們簡直不需要發行人員、不需要宣傳人員、不需要媒體、不需要明星經紀公司,在《大武生》上映的過程中,“粉絲們”包辦了一切角色。

  奇觀一:包場、接機、送花一條龍服務。

  在《大武生》首映時不少影院門口都有粉絲們送出的花籃。他們有組織有紀律地包場看片,他們還會身著統一的會服大清早前往白雲機場接機,下午2時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發佈會現場送花籃、舉牌。他們是功能強大的粉絲。究竟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在韓庚的貼吧裏可以輕易找到答案。

  粉絲解答:創造奇跡首先要提前組織。早在7月中旬,韓庚貼吧裏就有置頂帖子:《關於<大武生>電影宣傳的重要説明》,詳細列明了組織粉絲看片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項包括優先選擇“包含在網票數據內”的影院去看,拍下電影票傳到微博等。影片上映一個月前,粉絲會會長已將自會費中扣出的電影包場票款打入各地分會賬戶。

  奇觀二:自發宣傳。

  影片上映當日,《大武生》首映禮迅速擠入微博的“1小時話題榜”,首映禮開始後半小時即在微博上擁有突破兩千萬的相關話題,令眾主創人員都瞠目結舌。除此之外粉絲們還把宣傳的陣地轉移到了影院門口。在不少影院都可以看到韓庚的粉絲“庚飯”向觀眾發放印有韓庚形象和“大武生”字樣的杯墊、貼畫的場面。此外,“庚飯”們還在一些影院入口設了宣傳臺,擺滿為韓庚設計印製的卡片等宣傳品。有專業宣傳團隊感嘆説:“有這樣的粉絲,這部電影根本就不需要宣傳方嘛。”

  粉絲解答:刷微博首先是要讓上網的粉絲們都把自己的昵稱改成“9月9日韓庚《大武生》”之類的。此外,還要將提前做好的各種視頻和圖片在首映當日放上網,包括惡搞經典海報把韓庚、吳尊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放到一起,結合“藍精靈體”的熱門創作“藍精靈海報”等,刷屏的同時讓媒體對這部電影關注起來。有粉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經驗老到地説:“影片上映前三天的關注率決定了影院對於影片的排場次的多少。於是,首映當日刷出點擊率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該片主演韓庚和吳尊的粉絲還比起了創意來宣傳推廣該影片。吳尊的粉絲提出用三個小孩子扮演劇中京劇人物的Q版造型的創意就被影片的宣傳方吸納並付諸於行動。

  奇觀三:大手筆刷票房。

  粉絲對實際票房的貢獻才是重點。早在上海首映式上,“庚飯”一共送出800張電影票,以每張70元算,共計5.6萬元。而在廣州,“庚飯”包下9月7日UME、萬達、中華廣場三場首映,每場200人左右,以每張80元算,也突破5萬元。有人爆料説為了搶到某影院前四排最好的位置,韓庚和吳尊的粉絲還一度吵了起來。

  粉絲解答:韓庚吧廣東分會負責人JOJ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們和吳尊粉絲差不多同時知道《大武生》廣州排期,院線希望兩邊粉絲都平均,不給全包,我們只能儘早籌錢儘早打款,這樣人數就會佔優勢。”而相對於“庚飯”的高調外聯,“尊迷”雖低調但也不甘示弱,他們搶先包下了《大武生》廣州首場在UME的首映,搶到離偶像最近的前四排,及其後兩場全包場。

  奇觀四:自發組織監督票房。

  9月9日《大武生》上映第一天,就有粉絲在百度韓庚吧爆料自己發現的《大武生》被偷票房的行為。與此同時,在微博上各地粉絲也組織曬票。粉絲們擔負起了“監票員”的工作,令《大武生》的票房得到普遍的監督。

  粉絲解答:事實上,這早在7月就被粉絲們寫入了觀影注意事項。而據發行業界人士透露,因為擁有粉絲的大力支持,《大武生》在票房監督上是近幾年國産電影最完善的一部。

  奇觀五:拉攏媒體。

  有趣的是,這些粉絲還非常注重媒體的力量,在《大武生》的宣傳過程中,幾乎每一站都可以看到粉絲們向媒體示好。在上海電影節期間,韓庚的粉絲一邊向記者派發小點心一邊90度深鞠躬:“請多關照韓庚!”影片在廣州試片時,“庚飯”們又備了大禮包,包裏囊括了夏季日常觀影所需的一切,令不少記者驚嘆“直追婚禮的規格”。

  粉絲解答:對於“拉攏媒體”的質疑,韓庚粉絲會會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其實以前每次韓庚開演唱會,庚飯都會做一些小周邊産品到現場去賣。每袋十幾塊錢,我們賺兩三塊。賺的錢用來做活動燈牌、給韓庚買禮物,但近兩年韓庚讓我們不要給他買東西,就全部用於公益項目了。”她認為這是很自然的行為並沒什麼特別。

  力量強大

  粉絲們捧起票房,

  貢獻一個億“濕濕碎”

  鋻於韓庚和吳尊的粉絲的力量之強大,不少影院都看好《大武生》的票房,令這部電影在各影廳的排期十分充足。中秋檔期,《大武生》在北京71家電影院上映,共排片約464場,這一排片數量僅次於正在熱映的好萊塢3D大片《美國隊長》。在廣州,《大武生》的排片情況也相當樂觀。有電影發行人感嘆説:“我們之前為了得到排期,幾十萬幾十萬地去‘砸’那些影院,結果最後都只給了我們幾個很爛的場次。這幫粉絲的能量很大啊!”

  的確,粉絲們捧起電影票房真是小菜一碟。早前楊冪的《孤島驚魂》,9000萬票房,發行界人士認為多數都是由楊冪的粉絲“蜂蜜”們貢獻的。連韓喬生都在微博上感嘆兒子説他沒看過《孤島驚魂》太過與時代脫節,於是老兩口準備買了票去電影院加入“蜜蜂”的行列。與此同時,改編自九把刀小説的電影《殺手歐陽盆栽》則因偶像蕭敬騰的加盟而獲得諸多粉絲鼎力扶持,票房迅速殺入台灣地區榜首。更有不少大陸地區的粉絲追問該片在大陸上映的時間,令這部影片還未在大陸宣傳已儲備足夠人氣。

  但其實,粉絲票房也並非今年才有的。早在2009年,電影《十月圍城》的2.9億票房裏就有1億被認為是李宇春的粉絲“玉米”們貢獻的。只不過,今年粉絲帶動電影的案例似乎史無前例的多。徐克的新作《龍門飛甲》即將上映,李宇春照樣有份參演。上半年,影片在北京曾舉行過一個面對媒體的片花觀看活動,現場吸引了大批“玉米”趕到,粉絲們群情激昂。因此,業內預計“玉米”們又將會對《龍門飛甲》的票房作出新貢獻。

  此外,9月即將上映的3D電影《追夢者3DNA》亦有望成為同類電影。這部由五月天主演的電影早前在台灣舉行發佈會時,片方已直言影片是為粉絲而拍,還放言五月天會在大陸和台灣票房最高的三個市舉行免費贈票的演唱會。為此,各地粉絲雀躍,在貼吧裏號召包場以推高自己所在城市的票房,希望能夠擠入免費贈票演唱會的城市名單。據説這部影片雖然還未上映,但全國已有近千場的包場。

  因此,《大武生》後,今年國內至少還有《追夢者3DNA》和《龍門飛甲》兩部影片將遭到粉絲們的追捧。

  粉絲心理

  就是來看偶像的,情節什麼的都是浮雲

  雖然粉絲能夠頂起票房,不過這類影片的口碑一直頗有爭議。在豆瓣上,有觀眾認為《大武生》:“影片看起來野心很大,要講一個複雜的復仇故事,但因片長所限,所有元素都淺嘗輒止,細節不夠到位,轉折也較為生硬,故事整體不夠流暢,人物的塑造也顯得站不住腳。”因此,在電影業界關注粉絲們對於票房的推動力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擔心這類電影由於質量上的“硬傷”始終不是救市的王道。

  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這類電影的口碑如何都不會影響到粉絲們對於影片的大力推薦。比如《大武生》影片在廣州試片時,不少粉絲就坦言很滿意。試片現場,每有吳尊和韓庚玩飛鏢的戲份,現場粉絲都會或緊張至身體前傾,或拍手鼓勁,口中還唸唸有詞:“小心!”影片表現兩人兄弟情誼時,現場不少粉絲會狂呼:“好可愛啊。”更有腐女觀眾對著銀幕上的吳尊與韓庚小聲念叨:“在一起在一起!” 及至二人反目,粉絲們又做扼腕狀。粉絲情緒基本上緊隨劇情在起伏。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類偶像電影最重要的是向粉絲們展現他們的偶像,情節什麼的都是“浮雲”。同時不少粉絲也坦承:“我們就是來看偶像的。”早前《孤島驚魂》上映時,就有媒體報道説楊冪的粉絲在接受採訪時坦言:“看電影不是目的,再爛也要看,因為這是自家的東西。大多數人去影院都是盲目的,除非是《變形金剛》這種大片。大家來影院一看《孤島驚魂》挺熱鬧的,那就順便看一下吧。問到我們這片子怎麼樣,即使我們沒看過也會推薦。”(策劃:周嫻 撰文:記者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