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筷子兄弟4月推新片 “老男孩”成“贏家”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05: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來默默無聞的筷子兄弟(右圖,左為王太利,右為肖央)因電影短片《老男孩》突然成名,4月底他們又推出了第二部作品《贏家》。已經不年輕的他們很珍惜現在,他們在認真地生活,認真地創作著。

  製圖:蔡華偉

  4月底,由肖央、王太利這兩個“老男孩”自導自演的電影短片《贏家》在網上公映,再度引起關注。

  關注源於他們曾經拍出了被認為是“最80後”的電影短片——半年前,42分鐘的《老男孩》裹挾“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的懷舊情緒,點中了中國“80一代”的集體淚穴,迅速走紅網絡。

  在《贏家》中,主角王太利已經步入中年,儘管事業成功,但卻與親情、友情和愛情漸行漸遠。在出車禍昏迷期間,他“靈魂出竅”,將人生的各個片段“倒帶”:校園戀愛、母親逝世、事業掙扎、背叛朋友……“穿越”之中,王太利代替觀眾思考:幸福是什麼,怎樣才算是人生的贏家?

  一夜成名的筷子兄弟顯然已經是世俗意義中的人生“贏家”。但肖央卻説,每代人的標準不一樣,我們這代人特別需要這樣的提問。現在的價值觀太單一,錢是重要的衡量標準。“但幸福其實有很多種,我們要會從生活中感受幸福。”——這也正是《贏家》打出的“微幸福”概念:“當懂得珍惜平凡生活的幸福時,你便已經是人生的贏家了”。

  “我們這代人”,是肖央在採訪中最常提及的話。但其實,他和王太利不是同一代人。“80初”肖央和“60末”王太利年齡相差了十多歲,“一拍即合”,他們不吝于拿自己“開涮”,也愛揶揄對方。肖央開玩笑地説,“老小孩”王太利第一眼就喜歡上少年老成的他。王太利則回應:“我們的共同點就是年輕時候都鬧騰。”

  他們把這份“鬧騰”搬上了網絡,“玩出了”兩部影片,話題卻不輕鬆:《老男孩》是對理想與青春的拷問,《贏家》是對人生意義的探尋。在《老男孩》裏,這些元素讓觀眾從開懷大笑轉而淚流滿面;在《贏家》裏,這些元素淡化了“煽情”,讓觀眾更多去思考,“我沒有哭,卻有一種卡在嗓子眼的哽咽感,也許這就是溫暖”,一位觀眾在首映看片會上這樣評價。

  在肖央看來,電影充當了尋找心靈的獵手,“我想通過電影來溫暖人心”,因為這是他覺得“有意思的事情”。他説:“最重要的是興趣,這樣才能快樂,在興趣之上承擔社會責任。”甚至連“筷子兄弟”這個組合的名稱,都是他們“玩”出來的——在咖啡廳和朋友閒聊,“想弄個‘馬甲’,聊著聊著就定了‘筷子兄弟’。”

  看片會上,主持人推銷《贏家》:“在優酷網上映半日,已經超過了60萬的點擊量,如果在影院上映,按50元一張票來算,首日上午就獲得了3000萬元的票房。”肖央卻很率直地表示:“不能這樣算,網絡觀片是免費的,不是所有的網民都會進影院”。 ——對於“成名”這件事,他們心態平和,態度謙虛,和他們努力在《贏家》中傳遞的信息如出一轍:幸福不只成功這一種。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草根明星”這個稱謂,肖央脫口而出:“承認,我們就是草根。”他認為,這是做藝術的基本態度,“草根”才能汲取營養,才不會做出“空中樓閣”。王太利則坦言對於演戲沒有深研究,“夢想把我逼成一個演員”。他本想發展唱歌事業,但機會很少,只得“曲線救國”。

  源於草根,他們更關注平凡人、關注生活、關注真實。兩部短片的導演肖央説,我喜歡拍現實題材的故事,我所有的靈感都來源於現實生活。

  “先休息休息,認真地生活一段時間,”被問及未來的打算,王太利説,“多陪家人,我的微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