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娛樂圖文 >

中國去年16部紀錄電影無一部通過票房收回成本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1日 0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題:中國紀錄片市場5億與7億的尷尬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2010年,中國紀錄片總投資和總收入分別大約在5億和7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個由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今日出爐的《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統計的數據,折射出中國紀錄片市場不大不小的尷尬。儘管這一數據比2009年有所上升。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0年中國出品16部紀錄電影,進入院線放映的有13部。其中《復興之路》以超過200萬元、《海上傳奇》以60萬、《外灘逸事》以50萬元票房名列前三甲。雖然影片數目和票房都有顯著提升,但沒有一部通過票房收回成本。這一數據的大環境是2010年中國電影過百億的龐大市場和姜文、馮小剛等人單片過6億的驕人票房。

  電視臺播出的紀錄片,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統計,2010年中國共有98檔欄目播出紀錄片,首播時長總計13219小時。各頻道的贏利模式仍以廣告為主。

  也是在去年,美國紀錄電影《蠢蛋搞怪秀3D》以1.17億美元成為北美院線紀錄片票房冠軍,法國紀錄電影《海洋》和《寶貝》分別以1944.2萬美元和732萬美元佔據第二和第三名。電視方面,憑著紀錄片的持續增長,美國探索頻道去年總收入達到37億美元,年增長9%。

  無論是與國內姊妹産業比還是與國際同類産業比,中國國産紀錄片無疑還處於弱勢。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認為,目前中國紀錄片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市場主流品牌産品尚未成型,品牌類型較為單薄;市場動力微弱,資本運作不暢,産業鏈不完整;行業標準混亂,低端製作與無效傳播的惡性循環仍在繼續等。

  在這樣的低端産業環境下,無怪乎賈樟柯的《海上傳奇》一路在夏威夷電影節、蒙特利爾電影節、迪拜電影節和嘎納電影節好評如潮,卻在國內遭遇票房“滑鐵盧”;無怪乎2011年1月1日面向海內外播出的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被寄予“改變中國紀錄片紀錄與傳播格局”的厚望,但要達到與“探索”齊名的高度不知要到何時。

  與電影票房的尷尬相比,電視紀錄節目去年倒是異常火爆,北京臺的《檔案》已經由周播改為日播。儘管如此,一兩個節目的成功也很難帶動紀錄頻道總體市場的繁榮。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陸地認為,不能用電視劇、綜藝節目的收視率標準去衡量紀錄片,因為紀錄片還承擔著改變電視節目僅靠電視劇、綜藝娛樂和新聞呈現過剩和疲軟狀態的重任,承擔著引導和培育觀眾審美趣味的重任。

  其實,各國政府都在加強對本國紀錄片進行上至政策鼓勵、下至資金扶助的支持。英、法、德、日、韓、加、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都通過稅收、金融和政府基金對紀錄片進行資助,因為紀錄片已成為國家文化戰略的一部分。

  2010年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印發了《關於加快紀錄片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金德龍表示,意見在要求大力繁榮國産紀錄片創作生産的同時,也明確表示要加強和改進對中國紀錄片播出市場的管理。廣電部門將對引進海外紀錄片實行總量控制,各級電視播出機構每天播出的國産紀錄片與引進紀錄片比例不得低於7比3,同時像動漫和電視劇一樣,同時將在黃金時段進行國産紀錄片播出的管理。

  金德龍表示,讓中國紀錄片真正走向世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如何進行頻道管理,如何建立有效的機制,使優秀紀錄片創作人才和機構脫穎而出等等。但他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