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網絡不是法外之地(20121220)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20日 2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2 ef858e8ad2b54200b4c14a6d27f40b6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12月20日 19:38

    CCTV-新聞

    12月20日 19:38

 重播:

    CCTV-新聞

    12月21日 03:45

    CCTV-新聞

    12月21日 05:45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卻也帶來不少的煩惱。虛假服務信息讓人不勝其煩,大量詐騙信息使人不勝其擾。但是當我們的權益被侵犯想討個説法時才會發現,我們根本不知道對手究竟是誰,更不知道他在哪。

  虛假信息層出不窮

  家住北京市豐台區的杜女士前不久遇上了一件煩心事兒,家裏的冰箱壞了可保修單沒找著。杜女士想反正沒過保修期,從網上查到廠家的維修電話也是一樣。於是她在網上搜到一個自稱是該品牌冰箱的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7335315。杜女士撥打這個電話後的第二天,維修人員就來到了杜女士家。

  維修人員説,沒過保修期維修本來是免費的,可沒有保修單就沒有什麼憑據,不如先收600元,等保修單找到了再退回來。杜女士心想人家説得在理,便如數地把錢交給了對方。可沒想到過了幾天保修單找到後,再給這位維修工打電話就不接了。剛開始還以為人家忙顧不上,可當她再次撥打了4007335315後,對方態度非常惡劣,説自己就是騙子,即使杜女士報警,警察也拿他沒辦法。

  杜女士當下就報了警,可警方説這個金額達不到立案標準。為核實相關情況,記者打開了這個維修家電的網站主頁,但是記者既找不到公司名稱,也找不到地址,只有一堆電話號碼與4007335315排在一起,任意搜索其中的幾個都能看到受騙者的指責。進入這個網站的其他頁面,記者發現了一家公司的名字——北京志誠信業電器維修服務中心。通過工商部門的網站記者查到,這家企業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的一座辦公樓內,記者隨即趕到了這裡。而這裡是一家正在裝修的旅店,根本沒有那家公司。

  國家頒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網站運行之前必須在工信部門履行備案手續,那麼能否通過這個渠道查詢這家網站呢?通過網站上顯示的有關信息記者得知,這個網站是以個人名義備案的,但頁面上卻顯示它在從事公司的經營活動。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網站備案主體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以個人名義備案的網站,不得用於企業經營。記者還注意到這個網站是在北京運行的,但它的備案號卻以“滬”字開頭,顯示備案地點在上海。

  網站備案信息都不匹配,要追查到責任人自然是行不通,由於網站數量過於龐大,互聯網管理部門也很難對每個網站逐一進行核查,因此記者不管是通過網絡還是電信部門都無法查到相關責任人的信息。看來這些人在行騙之前就早已熟知相關規定有所準備,這導致消費者在受騙後根本無法找到他們,他們也因此而越來越猖獗。

  除了在網上任意發佈企業虛假信息,一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的不實傳言,如果被不明真相的跟風者轉發、傳播,更會給公眾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釀成社會恐慌。

  去年五月,一名網友發帖講述了她在北京地鐵4號線差點被下了迷藥的經歷。這個帖子在社交網絡中“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表示近期不敢再乘坐地鐵,即便乘坐也需要結伴同行,在女大學生群體中更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恐懼情緒。

  同時,微博上也有人發佈消息説自己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然而就在這種説法越傳越玄的時候,北京市公安局表示一年來北京警方僅接到一起類似報警,而且已被證實為是報警人看到網上相關信息後過度緊張所致,但這卻並沒有能夠阻止大家的擔心。

  那麼,地鐵迷藥這樣的説法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呢?據專家介紹,帖子裏提到的迷藥最有可能是醫學上的吸入麻醉藥。而這種強力麻醉劑在醫院裏是管制藥物,一般的犯罪分子沒有途徑拿到此類藥物。同時即使拿到了這樣的麻醉藥,不借助專業的設備在地鐵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迷倒一個人。

  真實信息被當做商品出售

  正是由於網絡世界的虛擬和不確定性,違法成本低而執法成本高,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在網上肆意妄為。一方面,虛假信息層出不窮,另一方面,事關個人隱私的用戶真實信息在網上被當做商品出售。信息買賣、信息詐騙、信息洩露已經成為影響億萬網民的新問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遭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的網民為2.17億人,佔網民總數近一半。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1.21億人,佔24.9%。有8%的網民最近半年內在網上遇到過消費欺詐,該群體網民規模達到3880萬。

  前不久在江蘇南京,一些剛剛辦了信用卡還沒有拿到手的用戶,莫名其妙地就被套現了大筆現金。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獲取受害人的姓名和住址後,找假證販子辦假身份證,然後到郵局領取銀行卡。

  按照銀行的規定,即使個人的信用卡被冒領,如果沒有卡主的詳細信息也很難被啟用,那麼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得手的呢?此時,網絡上大量販賣的個人銀行徵信記錄又起到了關鍵作用。

  公民的個人徵信記錄涵蓋了個人的基本信息、信貸信息以及其他銀行服務信息。犯罪嫌疑人在拿到這些信息後便去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按照卡主信息、掛號信上的信息來激活信用卡,然後進行惡意透支。

  憑藉網絡上獲取的這些個人信息,犯罪嫌疑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先後冒領了30多張信用卡,市民被套現的金額高達一百多萬元。而警方破獲此案之後,由於缺乏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最終只能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對幾名犯罪嫌疑人進行起訴。

  我們的個人權益在網絡上被侵犯,我們卻不知道那個人是誰。個人真實信息在網絡上被販賣,我們卻不知道販賣者的真實面目。你知道我,我卻不知道你,一些人躲在網絡世界的暗處幹著違法的行為。雖然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不能讓違法的行為在這個世界裏遁形,虛擬的世界更不能變成虛假的世界。在法律的框架下,去規範、約束網絡傳播的行為,讓網絡參與者都站在明處,網民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

熱詞:

  • 焦點訪談
  • 網絡
  • 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