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廣西國防民兵陸蘭軍一家三代33年堅守邊防哨所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7日 1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他不是軍人,卻常年巡邏執勤在廣西十萬大山深處的中越邊境線上。

  他酷似軍人,為了邊防的安寧,舍小家顧大家,22年堅守山頭,無怨無悔。

  他,就是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峒中鎮尖峰嶺國防民兵哨所哨長陸蘭軍。

  今年6月28日,陸蘭軍被表彰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産黨員”,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0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軍區聯合授予他“愛國戍邊楷模”榮譽稱號。

  一家三代人33年堅守邊防哨所,傳承著一個堅定信念——

  “決不能把祖輩留下的基業守丟了”

  陸蘭軍是追隨著父兄的足跡來到邊防哨所的。

  33年前,尖峰嶺國防民兵哨所在炮火中誕生。作為村民兵營副營長和支前模範,陸蘭軍的父親陸之方臨危受命,成為哨所第一任哨長。

  父親給了兒子最初的啟蒙教育。父親在炮火硝煙中執勤巡邏、彈坑旁站崗放哨的身影,鐫刻在了陸蘭軍的心底。從此,“守邊衛國”的信念,在他腦海裏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由尋常變得神聖起來。

  3年後,患上嚴重風濕病的父親走不動了。陸蘭軍剛從部隊退伍的二哥陸蘭廷,接過父親手中的槍,成為尖峰嶺哨所第二任哨長。這一幹就是14年。

  1996年,陸蘭廷工作調動,鎮人武部考慮到尖峰嶺哨所責任大,條件艱苦,決定把在圍膽國防民兵哨所守邊6年的陸蘭軍調到尖峰嶺哨所,任第三任哨長。

  上任那天,腿腳不便的老父親堅持將他送到哨所,看著他從二哥手中接過防務圖和鋼槍,説了一段讓他銘記一生的話:“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我和你二哥在山上守了17年,傳到你手裏,決不能有任何閃失。”

  父親一席話,交給了他如山的使命。為了儘快熟悉情況,陸蘭軍帶著卷尺,扎上綁腿出發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他把防區內24.5公里的邊境線走了10多遍,對26塊國界碑量了再量,對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記了再記。幾個月後,就是閉著眼,陸蘭軍也能絲毫不差地走完邊境線;只要看一眼,就知道界碑動沒動。

  如果説當初上哨,只是出於不能辜負了父兄的託付這樣一種最質樸的感情,那麼,讓陸蘭軍一年一年堅持下來的,是這條邊境線傳達給他的一種神聖和使命,是對祖國的忠誠,是對國土的摯愛。

  一次,鄰國邊民準備在某號界碑附近修一條百米長的羊腸小道,越過我邊界3米。“別説是3米,就是1毫米也不行!”陸蘭軍當即帶領哨兵,依據相關法律條款,及時阻止了這起越界事件的發生。

  漸漸地,陸蘭軍愈發覺得自己幹的工作了不起。他説:“我們壯族有句‘放羊人不能丟了羊’的俗語,作為一位哨長,我決不能把祖輩留下來的基業守小了,守丟了!”

  “人在哨所在!”多年來,哨兵們換了一批又一批,陸蘭軍卻用錚錚誓言把自己鉚在了哨卡上,長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人跡罕至的邊境線上,精心呵護界碑,守衛著祖國的神聖領土。

  防城港軍分區政委蔡高才告訴記者:“其實,陸蘭軍從未孤單過。2003年,他的侄子陸永興來到哨所,成為他們家的第三代哨兵。哨所設立33年來,陸蘭軍所在的尚義村400戶人家中,已有350人來當過哨兵,其中堅守5年以上的就有220人,堅守10年以上的有15人。”

  一邊是艱辛巡邏路,一邊是繁華邊貿點——

  “山下數票子離不開山上守卡子”

  這是一條充滿著艱辛與生死考驗的巡邏路。

  尖峰嶺哨所地處亞熱帶地區,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是雨霧天氣,夏季室溫在40攝氏度以上,毒蛇、蜈蚣等不時出沒,令人防不勝防。哨兵們冬天一身汗,夏天一身泥,一次巡邏好幾天,全靠鐵腳板。防城區人武部副部長鄧速發告訴記者:“在哨所,人人都有‘曆險記’,而陸蘭軍是經歷最多的一個。”

  一次,陸蘭軍帶隊巡邏,路過一個高達15米的懸崖邊。走在前面的他一個趔趄摔下去3米多,摔得鼻青臉腫,差一點就掉下懸崖。半天才緩過勁來的陸蘭軍開口第一句話就是:“爬也得爬到界碑旁。”

  就是這樣一條巡邏路,陸蘭軍帶領哨兵每月要例行巡邏4次,每次往返49公里。22年來,他在高山密林中行走了5萬多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圈多。當哨長16年來,他離開哨所最長的時間從未超過24小時。

  守邊20多年,日曬雨淋,風餐露宿,陸蘭軍患上了風濕病,右腿肌肉萎縮,眼睛看上去,明顯一條腿粗,一條腿細。才40多歲,他已經是滿頭花白。

  與平凡的堅守相伴的往往是清貧的生活。陸蘭軍的家就靠妻子割松脂和他每個月的工資生活,而他的工資最初只有每月200多元,如今也不過是1380元。陸蘭軍家為了建房子,至今還背著1萬多元的債。

  致富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陸蘭軍家所在的峒中是國家二類口岸,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村民就搞起了邊貿,就是在口岸拉板車,一天也能賺上百元。陸蘭軍的不少同學做生意富起來了,有人勸他趁著身強力壯也下山去“淘淘金”。陸蘭軍曾帶過的哨兵、如今已當了老闆的黃世忠,熱心邀他下山“加盟”,但陸蘭軍説:“都下山去發財數票子,誰來守邊防?邊防不穩固,邊貿怎能火?”

  陸蘭軍看到鄉親們蓋起了新樓房,開上了小汽車,心裏甜著呢。他覺得自己這個苦吃得值。

  2011年6月1日,是陸蘭軍最悲痛的日子,這天父親永遠地離開了他。那一刻,他正在巡邏的路上。就是在父親病重的日子,他還在忙著哨所的工作。一次,他好不容易抽出半天時間回家探望父親,深明大義的老人硬是把他攆走了:“你守好哨所,才是最大的盡孝。”就是這次見面,成了父子的永訣。

熱詞:

  • 陸蘭軍
  • 廣西
  • 一家三代
  • 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