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森林瞭望員余錦柱:青山衛士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15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物小傳

  ■經歷

  余錦柱,現年46歲,1978年子承父業,任湖南省江華縣尖子嶺瞭望臺瞭望員至今。

  ■榮譽

  曾連續多年被評為湘粵桂三省(區)邊界護林防火先進工作者;獲得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優秀鄉村護林員等多項榮譽稱號;2003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站在海拔1400米的尖子嶺山巔,余錦柱每隔一小時就用望遠鏡瞭望四週,看50萬畝林區內用火點是否正常。這是他的習慣,也是他的工作。

  從18歲起到現在,老余已經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裏度過了28個春秋。

  接過勞模父親的班,他走進大山

  老余領上這份苦差事,都歸因于他父親。

  父親余德明,是共和國初期第一代全國林業勞模,1978年因年邁眼花走下堅守了近30個春秋的尖子嶺。當時,父親培養的“接班人”跑了,其他人都不願意幹,剛剛高中畢業的余錦柱被父親叫上了山。那年他只有18歲。

  一間8平方米的簡易平房,一張父親睡了近30年的木床,一架陳舊的高倍望遠鏡,一疊發黃的記錄紙,還有一對用來挑水的竹桶,這些就是余錦柱工作和生活用的全部家當。

  沒有電,自然看不上電視,多虧有父親當上全國勞模時縣林業局獎的那臺老式晶體管收音機聊慰寂寞。

  上瞭望臺的山路鮮有人走,雜草沒膝,毒蛇出沒,防不勝防,余錦柱被蛇咬傷多次,幸好父親教過他用草藥治療,才倖免于難。

  瞭望臺地勢高,春夏之交多雷電,余錦柱曾4次被雷電擊倒,所幸大難不死。

  生活艱難還在其次,孤獨、寂寞卻真叫人難耐,成家前連説話的伴兒也沒有,老余説:“實在悶不過我就唱歌給自己聽。”

  他監守的瞭望臺成為森林的“眼睛”

  春秋兩季,是林火多發期。每年這兩個時節,老余整天坐立不安。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老余太年輕,缺乏經驗,望著重重疊疊的青山,渺渺茫茫的林海,一時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更甭説從煙柱的大小、形狀、顏色等判明火情了。

  為全面掌握管護區的情況,老余在雨天初晴不易發生山火的時候,登過70多座高山,翻越3000多條峽谷,踏遍瞭望臺周圍60多平方公里的林區。監護區內的山頭地形、交通道路、撲救勞力等的具體分佈情況,乃至15公里範圍內每座山頭的小地名,老余都瞭如指掌。

  熟悉了地形和地名,並不等於能夠準確地報出山火的性質,老余將父親總結的“觀兩面,察濃淡,分季節,析晴雨,測遠近,觀動靜,別粗細,區緩急”二十四字訣細加揣摸,使自己對火情性質預報準確率高達99.7%。

  2006年4月4日下午,老余半小時接連觀察到兩起火情,立刻用無線電向指揮部準確報告著火地點。撲火隊伍迅速開進火場,一個多小時便撲滅了山火。

  江華縣的領導説,余氏父子監護的那片林區,從來沒有誤過事。老余每年監測各類森林用火700次以上。他監守的瞭望臺真正成了森林的“眼睛”。 

  “我對得起組織,卻對不起妻子”

  老余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各種榮譽接踵而來。他説,這其中的功勞,一大半要歸功於他的妻子趙運英。

  1984年兩人結婚時,趙運英就對老余説:“家裏的事交給我,你放心在臺上工作吧。”這話説來容易做來難。趙運英分娩的時候,老余在瞭望臺上值班,連一句安慰的話都聽不到;照顧臥床的父親和幼小的兒女,老余一點也幫不上忙;每年進入森林防火戒嚴期,各瞭望臺要保證24小時值班,老余一連幾個月不能下山,生活用的糧、菜、油、鹽、水,都由趙運英送上山去。

  老余以瞭望臺為家,28年間有20個春節是一個人在山上度過的。這一切,趙運英默默地承受著。老余説:“我對得起組織,卻對不起妻子。”

  為了改善老余的工作條件,現在組織上為瞭望臺配備了對講機、汽油發電機、望遠鏡等設備,安裝了避雷針和鐵門,還買了電視機。不過,看電視要動用汽油發電機,成本太高,老余捨不得常看。過去,他照明靠點煤油馬燈,現在用上了更方便的煤油手燈,他説:“這下心滿意足了。”

  4月的尖子嶺,山青林綠。老余佇立在瞭望臺上,神情就像一名執勤的衛士……

  採訪手記

  余錦柱所在的江華縣,設有7處森林火情瞭望臺。其他6個瞭望臺上,沒人能堅持上一兩年,更沒人能像老余那樣練就火眼金睛,工作不出紕漏。

  老余説,幹這活兒比做和尚撞鐘更乏味,現在的年輕人耐不住寂寞呀!他曾有心培養自己的兒子接班,兒子卻跑到深圳打工去了。嘮叨這些時,老余一臉的無奈。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人民日報》,時間為2006年4月28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余錦柱
  • 湖南
  • 瞭望員
  •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