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河北一支書為村民找水23年 百萬富翁變“負翁”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30日 1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張家口8月26日電(譚地 劉永剛)河北省蔚縣有位村黨支部書記叫楊聖滿,他用23年時間演繹了一部為民求水的傳奇故事。

  “能喝上一口乾凈水”,是幾代人的夢想

  在河北蔚縣,有一個叫柳河口的小山村,全村210戶、800余人,由於自然條件限制,飲用水極為缺乏。夏天,村民喝的是水虱成群、漂浮著牲畜糞便的麻沆水;冬天,只能吃積雪融水或到6公里以外的地方馱水。

  楊聖滿就出生在這裡。

  説起當年吃水的困難,58歲的村民楊佔旺深有感觸。據他回憶,當年,他們都到6里外的地方挑水吃,因為打水的人多,一天一戶最多只能打一桶水,缺水時兩天也輪不上打一桶,而且常常是一桶水半桶泥。男人男孩都很少洗臉,就是家裏的女人們也是合用一盆水輪流洗,洗臉水還要用來洗衣服、喂牲畜。因為沒有水,村裏的閨女都嫁到了外村,而嫁進柳河口的媳婦卻幾乎沒有……

  村主任楊桂花説,因為沒有水,很多村民都搬離了村子,離鄉背井只為喝上一口乾凈水。

  為解決飲水問題,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柳河口人就四處找水,先後挖井20多眼,從未打出一滴水。曾有專家斷言,柳河口村為石灰岩結構,沒有地下水。

  楊聖滿決心離開柳河口村,為的就是“能喝上一口乾凈水”。

  上世紀八十年代,楊聖滿開始涉足木材生意。他在縣城建起了全縣最大的木材經銷站,攢下了上百萬元的身家,並將全家人都搬進了縣城,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但每到夜深人靜、輾轉難眠時,家鄉缺水的場面和鄉親們挑水的鏡頭就一幕幕再現,他決心為柳河口村解決吃水難題。

  一曲演繹了23年的求水傳奇也就此拉開大幕。

  回鄉,為村民找水

  1988年,楊聖滿撇下妻兒老小和蒸蒸日上的木材生意,回到家鄉——柳河口村擔任村主任。上任第一年,他為村裏通上了電。但找水始終是他揮之不去的一個心結。經過考察,他相中了相隔八華里的南梁莊村,那裏水源充足、水質好。他決定從相隔8華里外的南梁莊村租井引水。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打槽、挖渠、鋪管、建揚水站。八華里不算長,但對於靠簡單農具生産的村民來説,每修一米都異常艱難,長年沉睡在河床底的每一塊大石頭,都是一隻巨大的攔路虎。他帶著鄉親們一塊一塊地挖,一尺一尺地往下刨,披星戴月,2個月過去了,一股清泉終於流到了村口。

  看著清澈的井水從水管流出,看著老人孩子高興的笑臉,楊聖滿第一次體會到為鄉親們辦事的欣慰和快樂。

  短暫的快樂並沒有讓楊聖滿感到卸下了求水重擔。租井引水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面是租用的水井水位下降;另一方面也影響鄰村村民的用水。久而久之,另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在楊聖滿心中産生了。

  他要打井,一口屬於柳河口村的水井。

  打了六口井,鑽了1000米,但一滴水也沒有流出

  2003年3月,楊聖滿根據收集的打井信息和資料,請大同地質打井隊在村口50米處開鑽打第一眼井。

  2003年8月,在南梁莊村村口打井150米,無水;

  2003年9月,第三次緊挨鄰村水井下鑽,打至150米,機井報廢。

  2004年,他聘請保定一位水利教授再探,在村口再下鑽到180米,依然失望而歸。

  2005年,他請河北地質一隊五下鑽頭,打到180米,無水。

  2006年,倔強的楊聖滿第六次把鑽頭伸到了井下200米處,打出來的依然是堅硬的岩芯。

  在之後的幾年裏,楊聖滿先後聘請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多個探測隊和機井隊共打機井6眼,總距離達到了1000多米,但沒有一眼機井能源源不斷流出他渴求的清澈井水!

  在打井的時間裏,他把家搬到了井架下,把鋪蓋帶進了工棚裏。需要小工,他挽起袖子,自己就是小工;需要墊石頭,他甩開膀子扛;需要膠土,他就把自家的卡車調來,從20公里外的西合營拉。即使是閨女結婚的前一天,老楊也沒有離開自己牽掛的井架旁……

  這一次,他個人又墊付了12萬元。

  那些日子,他像守望者一樣,守在井架邊等待著機井出水,可結果卻總讓他失望而歸,而這些打井費用也讓他幾乎耗盡百萬家財。家裏人和親戚朋友都勸老楊,“別再打井了,錢都花完了,家裏的日子可怎麼過呀!”

  打井不成,第二次引水

  讓村民“能喝上一口乾凈水”成了楊聖滿的信念,他倔勁上來,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我總有一天要打出水來,到時候我死也瞑目了。”

  2006年8月,楊聖滿開始謀劃新的找水方案。經專家論證確定了從柳河口峪螺絲溝山泉處引水下山的方案後,他個人籌資20萬元帶領鄉親們硬是在堅硬的岩石縫裏鑿出了一條山路,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柳河口村,並建起兩個揚水池和兩個蓄水池,村民喝上山泉水。

  然而,命運再次作弄了他。楊聖滿發現,引山泉水解決了村民的夏季飲水,而一到冬季,管道受冷結冰,山泉水便無法供應。

  打井,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花光積蓄的楊聖滿又舉債繼續打井。此後幾年,他又先後打了4眼機井,卻都沒有出水,他也由百萬富翁變成了“百萬負翁”。可“一根筋”的老楊仍然到處打聽打井的信息。

  23載,甘甜井水流入尋常百姓家

  楊聖滿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2011年春節,為楊聖滿多次打井的易縣打井隊向他推薦了馮更辰,河北省地礦局第十一地質大隊總工程師。楊聖滿連夜坐車奔赴邢臺,尋求馮更辰的幫助。馮總工聽到他二十多年個人墊資為老百姓打井的事跡後,立即答應去柳河口村勘探,併為該村派來了擁有國內頂級鑽井設備和先進技術的銀河水利鑽井工程隊。

  聽了老楊的事跡,隊長老呂激動地表示:“我打井28年,從來沒有碰到像老楊這樣執著的人。這次打井,不出水我們絕不收兵!”

  鑽井隊4月6日開始進村,隨著潛孔錘一次次重重的落下,4月16日下午5時,忽然間,20多米高的水柱噴射而出。

  “出水了!”“成功了!”打井隊員們歡呼起來,鄉親們奔走相告,小山村沸騰了。

  望著晶瑩剔透的水柱,楊聖滿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這一刻,來得太不容易了。為了打井,楊聖滿先後墊資280多萬元,欠下了114萬元的外債……

  此後,楊聖滿又把機井拓寬,還籌借資金30萬元購置了水泵、變壓器,鋪設了管道。7月19日,將清澈的井水引進了家家戶戶。

  這是一個讓柳河口村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全村幾代人的吃水夢在那一天變成了現實。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中新網,時間為2011年8月26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楊聖滿
  • 河北
  • 支書
  • 找水
  • 村民
  • 搜索更多楊聖滿 河北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