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中國新能源發展須突破技術機制雙重瓶頸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4日 2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龐無忌) 近年來,在官方的大力推動下,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展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但風能、太陽能固有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接性等特點所引發的技術和機制限制逐漸成為新能源發展的瓶頸。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儲能技術、並網難題、調峰能力等技術桎梏成為制約中國新能源的發展的關鍵。他認為,創造良性的創新機制,在能源之間實現自由切換,提高便利性是中國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國官方24日發佈《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稱,2011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核電機組在建規模、風電並網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白皮書預測,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

  雖然近幾年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但其目前在中國整體能源供應中僅佔8%,還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而且,伴隨著新能源發電量的上升,其對相關配套措施的要求也日趨上升。

  以在風力資源豐富的中國冀北地區為例。截至2012年9月底,冀北地區風電裝機容量達564萬千瓦,較“十一五”初期增長近60倍。但冀北電力公司副總經理李欣表示,這些數字已遠遠超出了冀北電網的消納能力。

  王震認為,解決目前並網、調峰等技術瓶頸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不一定要將所有的電量都匯集到主幹輸電網絡中。可以考慮將多種能源相結合,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例如此前國家電網推出的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相結合的分佈式能源示範項目。

  李欣則表示,從根本上提升電網的消納能力,必須大力推進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建設,徹底破除市場規模小、跨區輸電能力不足的制約,推動清潔能源在更大範圍內的統一平衡和消納。

  不過,在一些專家看來,相比于硬體升級,中國當務之急是突破制約新能源發展的制度障礙。

  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副所長王仲潁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雖然中國新能源發展確實面臨一些技術難題,但地方和壟斷電企的利益割據等存在於體制機制中的問題才是當前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最大瓶頸。

  王仲潁解釋説,某些地方或者一些企業出於利益考慮,傾向於使用本地或本公司生産的電力。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新能源富集區域的能源無法輸入耗能、需能的地區。

  但令人欣慰的是,24日發佈的白皮書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放在顯著位置。白皮書指出,到2015年,中國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4000萬千瓦;將建成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以上;中國風電裝機將突破1億千瓦。

  王仲潁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為300萬千瓦,3年後要實現2100萬千瓦的目標並不容易。不過,這樣的安排體現了官方對新能源加速發展的希望,將為相關産業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熱詞:

  • 中國風電
  • 新能源
  • 風電裝機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