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高密稱6.7億種萬畝紅高粱報道失實 原文作者反駁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1日 11: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高密10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有媒體報道近日,莫言老家山東高密“計劃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種一萬畝紅高粱,每畝地補貼一千塊錢”等,高密市新聞中心主任王有志今天(21日)回應稱,部分媒體的報道存在失實、誇大之處。

  然而,曾經採訪報道這件事的新京報記者卻表示,當時高密“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管委會”給記者出示了文字材料,其中明確提到要“計劃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而且接觸的也的確是負責人。作為記者,他表示願意與當地有關人員當面核實有關信息。

  據國內某媒體報道,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的家鄉高密計劃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打造特色旅遊帶,並拿出1000萬種植紅高粱。就此,記者採訪了高密市新聞中心主任王有志,他對這些描述給予了否定回答,認為一些媒體的部分報道有些誇大、失實,“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的傳聞並不準確。

  王有志:不是很屬實,沒有這樣的計劃,沒考慮這個事。因為規劃開發需要經過科學論證,要結合高密開發實際,我們短時間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舉動。

  對於報道中所提到的“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管委會”,王有志表示確實存在,但採訪的負責人並不是主要負責人,他説的話也不能代表管委會的官方回應。而對於報道中所提及的規劃,王有志則表示,這只是一個長遠規劃,目前只是停留在設想上,沒有經過調研,更沒有形成書面文字,不算數。

  “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的報道真的存在誇大、失實的問題嗎?面對山東高密市的質疑,文章原作者,新京報首席記者張寒,回憶起了當初的過程。

  張寒:我當時看到他們的回應是説我採訪的范琿不是管委會的主要負責人,不能代表管委會的官方回應。當時我採訪的是“膠河疏港物流園區管委會”,他同時兼任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這個人是當時我向宣傳部提出申請説要採訪管委會的負責人,他們安排我過去採訪的,所以“不是主要負責人”這一點我不能同意。另外,當時採訪的時候他給我出示了一個書面的打印的東西,上面寫的是“弘揚紅高粱文化,打造半島特色旅遊帶”,范琿跟我説的是,莫言獲得諾獎之後他們整理出來一個計劃書,希望政府那邊能夠同意這個項目,計劃書裏面明確寫到的是6.7億元萬畝紅高粱。至於如何種萬畝紅高粱,當時範琿跟我説紅高粱現在已經不種了,如果要種的話會採取一個補貼的方式。我問大概會是怎樣的一個補貼,范琿當時説的是如果想種的話就需要每畝地給農民補貼一千元,這樣算下來的話,一萬畝大概就需要一千萬。

  張寒認為,所有的採訪都是親自採訪到人,所提及的人物、數字全部都是真實的,對於山東高密市報道失實、誇大的説法並不認同。

  張寒:我覺得我的整篇文章的報道肯定沒有失實的部分。關於范琿這一點,關於萬畝紅高粱,包括前面文章裏面所有提到的,首先我都是採訪到人,這都是他們的一些原話,包括裏面的一些數字,全部都是真實的,所以我就不知道他們指的“失實”是什麼?我看到他提出來兩點,一個是説范琿不是主要負責人,另外一個這可能是管委會未來5年、10年的一個長期規劃,但是目前留在設想上所以不算數。所以我覺得説報道“失實”的話,我不能同意。

  近日,莫言在北京公開亮相,有記者就“家鄉高密準備種植萬畝紅高粱”的消息向莫言發問。他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莫言:風風雨雨,我都沒聽過,不可當真了。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有的是誤傳,有的可能是開玩笑,各種情況都存在。

  “投資6.7億元,弘揚紅高粱文化”,“種一萬畝紅高粱,每畝地補貼一千塊錢”,計劃如此宏大,很難想像一個記者能有這樣想象力。

  我們暫且把到底是誰在誇大放在一邊,只是設想到底應該如何對待諾貝爾文學獎,紀念是應該的,學習也是應該的,但是只是想著如何把諾獎變成效益和政績就違背了文學的本意了。文學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心靈與感受,還是遠離金錢的左右為好。

熱詞:

  • 紅高粱
  • 王有志
  • 諾貝爾文學獎
  • 疏港
  • 搜索更多紅高粱 王有志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