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三季度經濟數據18日公佈 GDP增速或回落至7.5%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8日 0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日,國家統計局將發佈2012年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市場普遍認為,三季度GDP增速在7.5%左右,經濟築底信號明顯,持續下滑態勢將就此終結。

  中新網10月18日電(財經頻道 種卿) 今日,國家統計局將發佈2012年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除將揭曉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簡稱GDP)走勢以外,還將公佈包括9月份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月度經濟數據。10月以來,多項已公佈的重要宏觀經濟數據都有所回升,市場普遍認為,三季度GDP增速在7.5%左右,經濟築底信號明顯,持續下滑態勢將就此終結。

  GDP增速或將“築底”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上漲1.9%,再次進入所謂的“1時代”,通脹水平得到明顯緩解;甚至有學者預計,中國經濟即將有陷入通貨緊縮的可能。

  與此同時,隨著歐美等國對聖誕産品需求的增加,我國9月份出口的強勢回暖,也讓三季度GDP增速的預測更為樂觀。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450.3億美元,同比增長6.3%。其中,出口總額超過1863億,同比增長9.9%,創下我國單月出口規模歷史最高值。

  因此,《中國證券報》17日報道稱,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由於9月部分經濟數據向好傳遞出積極信號以及去年四季度基數較低等因素,三季度將是今年經濟的底部,四季度GDP增速或將小幅反彈。

  市場普遍預計,三季度GDP增速可能是7.5%,弱于二季度的7.6%,四季度經濟肯定會回升。據《京華時報》11日報道顯示,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報告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5%左右,環比增長約1.8%。其中,光大銀行預測的同比增速則為7.1%,為預測中的最小值,申銀萬國預測增速為7.6%,為預測中的最大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認為,三季度是今年經濟的底部,四季度經濟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會好于三季度。因為經濟的去庫存因素消除,國際形勢好轉,再加上去年四季度的經濟數據較差,基數較小,預計四季度經濟會穩住略有回升。

  無獨有偶,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近日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目前來講,中國經濟還是比較求穩的狀態,此前實施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還是成功的,隨著經濟的逐步企穩,第四季度宏觀調控的空間更大,再度出臺一些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針對今年四季度的經濟走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曾預計,受政策刺激和基數效應影響,四季度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8.2%,全年中國GDP增幅為8%左右,略高於7.5%的調控目標。

  政策預調微調力度或加大

  雖然四季度經濟回暖已成各預測機構的共識,但業內專家並不看好反彈的持續性。陳道富就指出,四季度經濟出現反彈但不一定穩定,對明年經濟保持謹慎樂觀。明年的各種因素複雜程度會提高,壓力會增大,經濟可能呈現震蕩走勢,要企穩回升還需要政策的進一步配合,保持現有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

  就此,《中國證券報》8日消息就指出,當前政策主基調仍是“穩中求進”,預調微調力度會有所加大,但不應過於激進。當前總體流動性較為合理適度,可以滿足實體經濟增長需要,這種“緊平衡”格局也有助於應對潛在通脹壓力。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7.4%,因此,貨幣政策可能會相應推出降準、降息的對策,但考慮到此前兩次降息後,房地産出現“三載調控一日回復”狀態,以及當年日本泡沫經濟生成機制,並不建議繼續降息。他強調,可考慮引導金融機構利用浮動空間調節作用,適度容忍經濟調整,更多采取市場化手段。

  然而,綜合來看,過多的經濟刺激政策對流動性影響加大,在潛在通脹壓力仍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不易過多的調整和放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近期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也表示,“穩增長”是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但鋻於物價運行變化和外圍流動性寬鬆格局等因素的影響,未來通脹壓力也不容忽視。因此,未來貨幣和信貸增長應保持平穩適度,既要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又不宜過快。(中新網財經頻道)

熱詞:

  • 三季度
  • 經濟數據
  • GDP
  • 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