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83歲義工忙不停 康復後49年感恩還“血債”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9日 1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9年前,他突發心臟病,是手術醫生及時獻出300毫升血,把他從死神手中拉回來。 

  為了還這筆“血債”,康復後,他在醫院當起義工。如今,83歲高齡的他,每天仍樂此不疲地幫患者掛號、繳費、聯絡醫生,用電話安慰、鼓勵病人……   

  83歲義工忙個不停 

  前日早晨7點51分,江津城區雷雨交加。83歲、滿頭白髮的張沛然剛出現在江津區人民醫院門口,一神態焦慮的男子衝到他面前:“你是不是張老師?”“是,小夥子有病人需要幫忙?”得知對方的愛人得了子宮肌瘤,急需手術,來不及擦拭滿頭雨水,張大爺立即上前幫忙。 

  9點05分,將需要做B超的病人帶到綜合樓婦産科交給醫生,張大爺又快步走向隔壁大樓的傳染科。64歲的肝癌患者張瑞華,在那裏等着他代為辦理住院手續。 

  11點47分,他折回綜合樓腦外科,給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張登春喂飯。 

  “全靠張老師幫忙,要不然,在這裡我們兩眼一抹黑,不曉得要走好多冤枉路。”説起父親就要出院的事,張登春27歲的兒子張林説,他是在父親生病後抱着試試看的心態,給張大爺打求助電話的。“結果,他包辦了入院的所有事宜。” 

  “這樣的好人,我們一輩子也不能忘。”張登春説。 

  因為忙,張大爺給兒子打電話,讓他不要來接自己回家吃午飯了。 

  匆匆在醫院旁的麵店吃了一碗小面,張大爺又回到“崗位”上…… 

  白天在醫院忙碌,晚上,則成了張大爺煲電話粥的特定時間:或是接受病員的求助預約,或是給服務的患者打電話,安慰、鼓勵他們與病魔抗爭。 

  只為償還一筆“血債” 

  49年來,張大爺執著地在醫院為病人排憂解難。他説,這是為了還一筆“血債”。 

  1955年,從南京郵電學校畢業後,張沛然被分配到青海省郵電局上班。 

  1959年9月,他突然患病臥床不起,當地醫院診斷是肝癌。“以為時日不多,我向組織申請回老家重慶。” 

  1960年初,張沛然在新橋醫院復診,得知患的是心臟病,急需手術。手術中,急需再輸血。此時,醫院卻沒了與他吻合的血漿。危在旦夕時,給他做手術的李醫生獻出300毫升救命血。“醒來知情後,我暗下決心,一輩子在醫院當義工,償還這筆‘血債’。” 

  半年後,張沛然身體康復,並調到江津郵電局工作。他開始踐行諾言:每天下班後到醫院蹲點,哪個病人需要幫助,就主動迎上去。“最先只是幫忙指路,慢慢發展成代為排隊、繳費、找對應的醫生等。” 

  多年下來,張大爺的人脈越來越廣。現在,不要説江津本地的醫院,就是主城的新橋醫院、西南醫院、大坪醫院等大醫院,張大爺也認識很多專家、教授,只要他帶去的患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對應的醫生。 

  不僅幫助病人尋醫問藥,就連醫護人員,也有“求助”張大爺的時候。工作繁忙時,他們請求張大爺代為繳納電話費。   

  單位為他配小靈通 

  只要是患者求助,張大爺總是有求必應。而本單位的同事、家屬生病,到醫院的事,更是被他“承包”。 

  1999年3月一天深夜,同事家屬、年近8旬的舒琴芳肺心病發作。接到電話,張沛然掏錢叫來擔架,泥一腳水一腳將老人送往醫院。老人從昏迷中醒來,已是凌晨2點。她想吃小白糕和蜂蜜,張大爺又一頭衝進雨中。 

  單位一女工的小孩突發高燒,找到張大爺帶到醫院住院部看急診。住院部晚上不發藥,他就讓母子倆坐三輪車先回家,自己到門診部去劃價取藥,然後摸黑送藥上門。途中,他不小心滾下15級臺階,摔得鼻血滿面,臉部腫得像葫蘆。沒過兩天,他又堅守在“崗位”。 

  歷年來,張大爺幫助的患者,他自己都記不清具體數目。此外,他還為生病的同事、陌生患者墊付不少醫藥費,“至今,還有上萬元債務無法討回。” 

  為了支持張大爺,2003年,單位給已退休的他免費配備了一部小靈通。每晚,用小靈通關心、鼓勵病人,成了張大爺雷打不動的習慣。“現在,每天我都要忙到凌晨一兩點才休息,早晨7點前就起床。”   

  兒子買車接送老爸 

  2007年4月17日前,張大爺天天借助公交車,從西城的家趕赴東城的醫院。 

  “那時,他中午都不回家,我們下班時,總看到他仍然忙碌的身影。”37歲的賴潔在江津區人民醫院工作了16年,她的記憶裏,無論颳風下雨,張大爺幾乎沒有缺過“崗”。 

  該院副院長代國華説,20年前,自己到醫院報到的第一天,就看到當義工的張大爺,如今,他依然在義工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編外白衣天使,對他來説的確名副其實。” 

  開始,見年邁的父親每天這樣忙碌,兒子張建屢次提出反對意見,但沒用。為了孝敬父親,2007年4月17日,他“狠心”買了一輛小轎車,“目的明確,就是接老爸上下‘班’。” 

  早晨7點20分出門,中午打電話,如果父親不忙,就接他回家吃午飯;下午6點30分再次打電話給父親,確定到醫院接他的時間。成了父親的專職司機後,如今,張建每天到醫院“報到”也“上癮”了。 

  問及“退休”時間,張大爺回答:“做到不能走動的那天。”張建也表態:“只要爸爸高興、精神有寄託,我們就盡所能為他當好後盾。” 

  記者 董億 文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重慶晚報》,時間為2009年7月1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張沛然
  • 重慶
  • 義工
  •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