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反貪人員學讀臉術:男人抖右肩代表説謊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5日 1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高健

  姜振宇博士左手托著下巴,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顯示器,右手時而在紙上勾勾畫畫。昌平檢察院反貪局局長楊琳坐在一旁,有些焦慮。

  屏幕上,檢察官正在審訊,40多歲的嫌疑人,被控貪污,但拒不認罪,有一搭無一搭地應付著檢察官的訊問。

  專門研究微反應的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姜振宇博士是楊琳搬來的“救兵”,希望能從嫌疑人表情、語言、動作的細微變化,發現蛛絲馬跡,使訊問取得突破。

  一個小時的訊問視頻,姜振宇已看了四個多小時,但仍然一言未發。楊琳有些擔心,起身踱步。此時,姜振宇説話了:“這個人犯罪可能性很大,而郵政儲蓄卡是案子的關鍵。”

  姜振宇按記錄好的時間點,回放視頻,“這個人一開始有氣無力,身體歪歪的,眼神不與檢察官對視,表現出厭惡的情緒。”姜振宇繼續拖動視頻,“檢察官説了三十多分鐘,他只‘嗯'了一聲,説明他對訊問有所恐懼,避免和檢察官交鋒。”

  視頻播放至42分鐘時,檢察官説出李化(化名)這個名字時,嫌疑人右肩輕微抖動了一下,眼睛看向檢察官,持續不到1秒,嫌疑人又恢復原樣。“男人右肩抖動一般表示説謊,這證實檢察官説出的人名刺激了他。”姜振宇分析,嫌疑人和李化關係不尋常,絕非嫌疑人説的只是同事。

  視頻又放了5分鐘,檢察官問道:“郵政儲蓄卡還在你手裏嗎?”嫌疑人抬頭盯著檢察官,然後重復道:“郵政儲蓄卡?”隨後,嫌疑人不再沉默,反復解釋儲蓄卡並非自己所辦,現在不知道在哪等等。“生硬的重復問題,代表準備説謊。郵政儲蓄卡是這個人的軟肋,只要突破這點,案子就能解開了。”姜振宇做出最後推斷。

  “成功!”一直沒有發言的楊琳露出會心的微笑,挑起大拇指。

  原來,姜振宇看的視頻是一件已經審結案子的訊問記錄,嫌疑人叫韓某,涉嫌夥同李化貪污工廠40多萬元公款,二人每次都用郵政儲蓄卡轉賬。李化承認罪行,但韓某否認犯罪。最終,檢察院認為形成完整證據鏈,以零口供公訴韓某。法庭上,伴隨著檢察官出示證據,韓某心理防線崩潰,承認犯罪,並交代郵政儲蓄卡是他辦的,藏在朋友那裏。

  韓某自行交代的案情,和姜振宇分析的近乎一致。

  “如果當時檢察官掌握微反應分析方法,也許就能看出嫌疑人的破綻,迫使其主動交代罪行,避免零口供公訴。”楊琳感嘆道。

  “微反應屬於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歐美已經運用到司法實踐中。這門學問能夠提升檢察官的訊問能力。”楊琳説。去年3月,昌平檢察院反貪局和姜振宇的研究團隊達成合作協議:姜振宇通過微反應分析已經審結或偵結的疑難案件,由此總結出司法方面的微反應理論。

  韓某的貪污案是該檢察院首次進行的微反應分析案件,以驗證微反應理論的準確性。為提高難度,楊琳只告訴了姜振宇案件的涉嫌罪名。最終,在不了解偵查進度、掌握證據和判決結果的情況下,通過審訊錄像,姜振宇對韓某微反應的分析,與案件關鍵證據和案情重要細節高度一致。

  新聞進展

  偵查人員培訓微反應理論

  目前,微反應審訊試點工作已經在昌平檢察院反貪局全面展開。市檢察院也計劃邀請姜振宇參加檢察機關的大比武,由他對全市檢察機關反貪偵查人員進行的模擬演練進行現場指導。“面對嫌疑人沉默、狡辯、説謊,我能看穿你!”楊琳如此描述檢察官培訓的目標。

  姜振宇認為,檢察官基本都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一旦接受微反應理論培訓,憑藉無數實際案例的印證,他們更容易掌握微反應原理,大幅提高審訊技巧。

  據了解,昌平檢察院已有檢察官憑藉“讀臉術”,成功破案。

  昌平馬池口鎮某村委會副主任徐某利用職務便利,通過中間人王某,接受胡某的請托,幫助胡某偽造宅基地證明,辦理戶口遷入手續。徐某、王某共同收受胡某賄賂款15萬元。

  徐某、胡某都認罪,但王某否認。審訊時,王某説話顛三倒四,胡編亂造,訊問難以正常進行。當檢察官王國輝無意間提到“律師”時,王某輕輕吞咽了一下口水,瞟了一眼王國輝。王國輝敏銳地捕捉到王某的微反應,主動提出可以聯絡家屬聘請律師,朋友也可以代為聘請律師,這時,王某又吞咽了下口水。最後,一名朋友幫王某請了律師,律師會見後,王某主動向檢察官承認罪行。

  王國輝説,王某開始的態度明顯是抗拒並帶有恐懼,聽到“律師”、“朋友”時,“吞咽口水”等微反應證明王某動心了,證明他信得過朋友,希望得到律師的幫助。最終,在律師梳理案件、闡明法律責任後,王某解除心防,主動認罪。

  新聞追問

  記者:什麼是微反應?

  姜振宇:微反應,即心理應激微反應,是人們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剎那,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的不受思維控制的瞬間真實反應。

  人有平靜、悲傷、厭惡、恐懼、喜悅等7種狀態,首先要設定情緒基準線,以得到真實的反應。司法實踐中無法設定全部情緒的基準線,但審訊前,可以通過先聊一些有關孩子、工作等與案情無關的話題,取得被審訊人的真實反應,設立平靜、厭惡、恐懼等基準線。進而,檢察官就可以通過嫌疑人在審訊中表現出違背真實反應的微反應,推斷其是否説謊。

  記者:微反應能不能成為定罪依據?

  楊琳:微反應是一種主觀分析方法,對於捕捉嫌疑人心理動向和豐富案件線索有所裨益,但是不能由微反應摘出等式並確定結論。微反應屬於輔助的偵查技術,主要功能是幫助檢察官明確偵查方向和選擇案件突破口,不能以此作為判斷嫌疑人有罪的依據。

  但目前專家尚不能直接介入在偵案件。因為偵查審訊權是國家法律賦予偵查人員的特定權力,雖然專家分析得更準確、迅速,但是其並非偵查主體,所以無權介入在偵案件。不過,檢察官在不洩露案情的前提下,可以就專門問題向專家諮詢。

  記者:為何在反貪領域率先引入微反應?

  楊琳:貪污賄賂犯罪日益隱蔽化、智慧化,而且涉案人員反偵查能力較高。希望可以通過微反應更準確地發現嫌疑人弱點,以此快速破案。

  檢察官掌握了微反應審訊技巧後,更容易取得嫌疑人口供,減少零口供訴訟,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

熱詞:

  • 昌平馬池口鎮
  • 偵查主體
  • 反應原理
  • 嫌疑人